“微信一站式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增强课堂吸引力,高职教学方法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显现出特色,满足当代高职学生随时、随地非正式学习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微信一站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设计其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以高职《进口业务操作》课程为例进行了需求分析,进行了教学场景、教学活动、技术环境等设计,并介绍了教学资源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表明,“微信一站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35-02
  一、引言
  随着通信3G、4G技术的应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为教育增加了新的传播形式[1], 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渠道拓宽,师生获取资讯渠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兴趣。鉴于上述,本文提出应用“微信一站式教学”实施高职课程教学。
  二、总框架设计
  “微信一站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设计思路及方法基础上发挥移动技术的优势,设计如图1所示的总体框架,即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教学情境、学习活动、互动环境、教学资源等,在微信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本质性问题探究和自主探索的机会,从而体验和内化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需求分析
  虽然微信具有强关系链、强化信息、高忠诚度的特点[2],可随时随地互动交流、获取资讯。但是,调查发现有些学习并不适合通过微信开展移动学习,有些内容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就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应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参与,可能会导致浪费资源、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等弊端。所以,要进行需求分析,其分析对象应包括开发者、设计者、教师和学习者,分析内容应包括不同对象的愿景、技术约束条件、学习者的驱动力以及可能的计划方案等。
  本文以《进口业务操作》课程教学为例,“微信一站式教学”需求为:查询最新信息与相关知识、发布个人作品成果、开展有益的互动交流等。
  四、教学设计
  1.教学场景
  “微信一站式教学”要尽量建立与实际工作情境接近的虚拟场景,围绕实际工作内容、流程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尽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应用移动设备解决实际问题。
  《进口业务操作》课程采用分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小组组员均担任不同职务,以促进学生协作学习、讨论问题。之后,教师为每组下达学习任务,由组长负责组内的学习交流,具体的学习场景如图2所示。
  2.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包括工具、资源、对象、场景等)之间进行的有预定目的的交互活动[3]。“微信一站式教学”如图3所示,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开展移动学习活动,如阅读、讨论、案例分析、练习测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进口业务操作》课程教学活动如图4所示,课前师生登录微信公众平台,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学生查阅学习资讯;课堂上师生利用平台交互反馈;课后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要求登录平台查阅资源、开展互动交流、上传任务作品。
  3.技术环境设计
  “微信一站式教学”系统体系结构如下:表示层主要是使用者利用移动设备实现与系统的交互,为不同角色提供相应的交互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对表示层的请求进行判断、处理和调用数据,并及时向表示层返回结果;数据服务层为系统提供数据资源,包括用户信息、教学管理信息、教学资源等各种信息。
  4.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纽带,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基于微信的教学资源要满足移动学习的需要。
  《进口业务操作》“微信一站式教学”资源结构如图5所示,在资源建设中遵循符合移动学习、能快速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尊重学生差异性、支持自主学习和小组间协作学习等原则,从而满足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
  “微信一站式教学”使学习者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让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得实用性信息、资源和服务,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趣味性,提高其学习热情,从而实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傅钢善,李婷.3G时代基于专家系统的移动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4):106-111.
  [2]梁瑞仪.手机移动学习在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11.
  [3]程志,龚朝花.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21-26.
  (编辑:鲁利瑞)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平台的环境下,建设适合医学院校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平台,实现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融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将医学院校的数据库课程与医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寻求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可实现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自定义时间和步调来学习,并在项
摘 要:本文以冬天的乐趣为例,阐述了乡村小学利用张掖教育空间为主的web2.0网络平台开展综合活动课的做法,实现了综合活动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整合,提出了乡村小学利用乡村优势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综合活动;张掖教育空间;冬天的乐趣;开放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51-02  一、背景  乡村小学具有优良的自然环
摘 要:教育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是关键。杭州市西湖区通过实施录播教室建设,借助一键录播的功能,实现了无干扰的课堂教学实录,对于实施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强化集体研磨,提高教学技能具有极强的辅助效能。通过实施区域录播系统部署,有效汇集了各校的优秀教育教学视频资源,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借助这一平台,打破了地域和时空限制,为西湖区“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和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摘 要:《Flash程序设计》是浙江省高职高专优势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对综合培养学生的逻辑设计与艺术感知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分析了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游戏案例为载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程序设计;Flash游戏;案例教学  
摘 要:针对中小学成绩管理的现实需求,本文探讨了基于Access查询对象和VBA编程进行成绩查询与通知单打印管理的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案,并重点介绍了采用VBA ADO方法连接和读写数据库的实现原理,以及基于交叉表查询和VBA编程的成绩单打印原理。  关键词:Access;ADO;成绩查询;批量打印;邮件合并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仅改善了传统教学方式,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更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地处西北的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及七里河区西站小学的课堂教学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教师们大胆创新、灵活高效地使用IT设备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让西部地区的孩子们接触到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感受到了城市课堂同样的魅力。  走进名校课堂数学课不再枯燥单调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创建于19
摘 要:PowerPoint以其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等优点成为各级学校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然而PowerPoint课件中的交互问题一直以来都广为诟病。文章通过选择题实例的研究,分析了用ActiveX控件和VBA实现交互的方法,旨在给广大课件制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PowerPoint课件;ActiveX控件;VBA;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
10月23-24日,第十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苏州召开。“信息化促进区域发展”作为其中的主题论坛,与会专家、区域教育主管、企業代表围绕主题展开了充分的探讨与交流。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主持。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三 作了题为《教育信息化与区域教育创新》的报告。他指出,在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个概念,信息技术成为教育的要素是
摘 要: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优质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的主要特征,而生活节奏的加快让生活步入了微时代,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教育资源多元化、碎片化、开放和共享,使教育也进入了新型学习潮流。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的鲜明特征,得到了广大中小学以及某些高校的青睐,引发了微课教学热潮。文章将微课教学引入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中,能够
摘 要: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实时记录、交互便捷、易学易用等特点,职业院校构建基于云平台的网络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手段,推进精细管理。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现有功能,进行再次开发,实现了教学管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存储,真正达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效果,提高了管理效能。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空间;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3 文章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