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瘢痕松解联合自体小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性瘢痕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创瘢痕松解联合自体小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5~27岁,中位年龄20岁。均以针状瘢痕分离器或10 ml注射器针头,经皮潜行剥离瘢痕组织、充分松解瘢痕纤维化粘连;从腹部抽取自体脂肪颗粒,静置、分离纯化后用1 ml注射器将脂肪均匀注入剥离后间隙及其周围0.5 cm范围。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石溪瘢痕量表对治疗前、治疗后3及6个月瘢痕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计量资料如果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以

±s表示,对多时点数据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1例患者治疗后即刻瘢痕凹陷消失,6个月后观察可见瘢痕表面平坦,颜色和弹性接近正常皮肤,局部皮肤质地柔软。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11例患者满意。治疗前、治疗后3及6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7.27±1.10)分、(2.64±0.81)分和(0.91±0.54)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98, P<0.001);治疗后3及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石溪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2.00±0.89)分、(3.91±0.70)分和(4.45±0.69)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0, P<0.001);治疗后3、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患者满意度评价为(95.00±6.74)分。11例中有1例出现术后结节,经曲安奈德注射和按摩后缓解。

结论

微创瘢痕松解联合自体小颗粒脂肪移植治疗凹陷性瘢痕,可避免新的瘢痕形成及再次粘连,有效改善瘢痕的色泽和质地,操作简便、效果确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6例小脑后叶梗死患者作为
目的:评价0.5%马来酸噻吗洛尔水剂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IH)的效果,并探讨Ln *an *bn *色彩模式分析瘤体颜色的可行性。n 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富集区,区内一些重要矿山已逐渐成为危机矿山,深部找矿是当务之急.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3个典型东西向南倾矿脉的矿体厚度及品位进行处理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前肾周脂肪粘连的评估方法。方法抽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41例肾癌患者,其中肾周脂肪粘连者50例,非肾周脂肪粘连者91例。回顾性分析肾癌患者肾周脂肪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141例肾癌患者肾周脂肪粘连的发生率为35.3%(50/141),其中梅奥粘连风险(MAP)评分4分者占71.8%(28/39),5分者占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