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其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综合发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为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促进小学生的素质提升提供建议。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讲授者,学生则是像海绵一样汲取着教师所讲的知识,缺乏自身的思考与品味,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转变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进而实现新课标倡导的有效教学,强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不仅伴随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还转变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角色。教师由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而学生由传统的接受者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生本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出来,使其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就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剪出一个四边形,并让每个学生都剪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在剪四边形的时候都是随意剪的,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四边形,但是在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他们发现不能随意剪了,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四边形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如长方形的长与宽是相互垂直的,而且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分别相等的,如果他们随意地剪,剪出来的图形就不是长方形。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他们发现了图形的规律,认识到了不同的图形的内涵。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操作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生本教育理念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小学生大都具有爱表现、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讨论过程中,他们都想要积极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这就会促使学生更积极认真地进行学习,并认真动脑思考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渠道,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与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一节内容时,我就让学生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我让不同的小组分别统计班级内学生的出生月份、早起的时间、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最喜欢的水果等,每两个小组统计的项目是一样的,以互相检验统计结果的正确性。每个小组有四名同学,小组内的成员在进行统计时,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一个小组统计男生,一个小组统计女生,并且每个小组的两名成员一个负责询问,一个负责登记,分工合作,最后再进行汇总整理。这样的统计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统计效率,还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认识到合作共赢的意义。
  三、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与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意义,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生会自发主动地思考问题,进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将生活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悟生活。
  例如,在教学《位置》这一节时,我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座位为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位置坐标,并以电影院里位置的确定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位置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将这节课的学习重视起来。接下来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游戏,即我说出一个位置坐标,学生要说出那个位置上同学的名字,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在欢快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使课堂教学充实而有效。
  总之,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又是素质教育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与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高效学习,进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淑玲.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2]阙海丰.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2).
  [3]殷婷.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参与型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
  [4]吴德贵.与时俱进——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路的思考[J].教师,2014(16).
其他文献
摘 要: 变式教学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是落实有效教学的主要抓手.如何把握变式设计的度是实施变式教学的关键,本文研究得出应从七个维度把握变式教学的度。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 适度  搞好变式教学设计,关键是把握好变式的度。目前已初步弄清这个度包括难度、离散度、跨度、参与度、梯度、密集度、相似度。  1.难度。就是变式后的问题相对于原问题学生解决起来是难还是易;是难度加深了,还是与
乳腺癌辅助化疗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但是绝对死亡率的减少仅为10%-12%。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临床医师均依据循证医学指南经验用药,对于病理类型和分期以及个别乳腺癌相
在导数的应用中,多变量问题是高考中一个难点问题.顾名思义,多变量问题在试题中会设计两个或以上的变量,考题可设计为求参数范围、不等式证明、存在性探讨等问题,学生若能理解并掌握多变量问题的常见解法,对高考中提高分数应该有很大帮助.下面笔者从历届高考题中筛选了几个重要题型进行了分类总结,希望能对学生解题有所帮助.  一、利用换元“消元”法  【评】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了换元法(b-a=x)构造函数g(x),
摘 要: 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各个学校、各科老师都在进行着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本文针对职中课堂数学教学进行探究,面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职中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建议  1.职中的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1.1学生的自身水平层次不一  就职中的教学情况来看,它招收的学生一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而另一部分是一些初三分流过来的学生,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水平处在不同层次,而且针对学生基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rokinase-plasmingen activator,uPA)与雄性生殖系统关系密切,能够多方面影响精子功能,涉及精子排放、运动功能的获得、活力改变、获能、顶体反应以及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本文对初中数学学科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初步探究,内容主要涉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所给问题的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学习方式,并初步探究了它们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行动探究 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适合当前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也是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做了初步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历史
摘 要: 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践行新的标准才能得以实现,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必须有效地约束我们在课堂上的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越来越好。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有所收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们可以简单做一下研究,希望对各位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行为  一、教师把
研究背景及目的: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经成为全球致死与致残的首要原因,心肌梗死作为其中的危急重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心肌重构作为心肌梗死病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