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气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go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营造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
  预备铃响后,教师可以让班干部带领全班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其他班级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聊聊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微笑授课,塑造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面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你的亲近。那样的话,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教师要用微笑面对学生,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如沐春风。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也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想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那就先要让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愉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带动气氛。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它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讓别人看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德国街头的美景。我寻找一些相关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德国街头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四、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像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教学中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又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老师总是总结“一二三”式的方法,学生听得太多,投下去的石头也就不会产生多大的涟漪。
  五、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个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同学们并不比老师差,我们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荒谬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力、个性特长都能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发挥,让学生乐学。指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对学生讨论中争议大的问题答疑、解惑,使学生逐步进入善学的境界。
  总之,努力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努力的工作方向。所以,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来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和现实生活,科学设计的课堂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
【摘 要】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本文通过对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的分析与研究,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的能力不光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我们进行其他学科以及知识的学习时一种基本能力,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更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用到的一种技能,对我们的口语交际和表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
说课就是教师用语言阐述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课堂效果与课后反思,即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
摘要:  报纸广告是一种有效地产品宣传方式,也是现代营销手段的一种,广告设计与广告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当前的报纸广告设计中,不仅有着产品宣传的商业成分,还有一些审美成分。基于此,文章对报纸广告设计的审美创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报纸广告;设计;审美创意  报纸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媒体,报纸广告在所有的广告媒介中占据着很大权重。与其他媒体不同,报纸由于其及时性、权威性和新闻性一直被社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各项才能。素质教育是根据人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前提。而在高校中开展音乐欣赏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欣赏;素质教育;作用  音乐在人类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
介绍了由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形成立体像对的量测与测图的核心工作程序的设计原理 ,并依据这一原理建立了一套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利用航天 SAR影像进行测试 ,取得了满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