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 学习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提高教师素质、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增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性、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等五个角度对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积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兴趣 探索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觉悟,然而由于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課不感兴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讲究方法,使他们对本学科感兴趣。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去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让枯燥抽象的课堂内容因为教师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丰富有趣进而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笔者认为作为政治科老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有选择的去学习相关知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要涉猎。如“政史不分家”,在讲到《政治生活》第六课“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实质上就是把党的执政地位确立的过程这段历史给学生们说一说。在讲到“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时谈到物理里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最怕的就是思想品德课上听的除了政治还是政治,老师滔滔不决的理论功底绝对让学生崇拜你,让思想品德课吸引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善于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平时上课之前,我们会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把预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整理出来;上好新课之后,我们也会叫学生把不懂之处收集起来,在下节课上课时把它们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上课时,学生肯定会想:这就是我不懂的地方,看其他同学和老师会怎样解答。课上要回答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我想学生上课时会认真、自觉地听课。例如,在讲“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一内容时,改变过去枯燥无味的讲授,转化为“你对邓小平理论知多少”这样一种竞赛形式。首先,把课本中涉及到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精髓、作用等知识转化为必答题、抢答题等竞赛类题型,并且在内容上适当扩展。其次,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一组为一竞赛单位,准备时间为5分钟,然后合上书本进行竞赛。知识竞赛这种电视上才出现的形式,使学生几乎忘了学习理论的枯燥和乏味,在既有竞争又有娱乐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久违了的学习热情被重新点燃了。
三、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看看可能联系一些有趣的事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量变和质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举个“愚人吃饼”的例子。在讲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可以举个“邻居借钱”的故事。有些事例我们可以在相关的资料上查阅获得,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老师自己在生活中去发现有趣味的东西,然后与所学政治知识相结合去给学生讲解。另外上课时还要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对一个调平到底。如果你的课堂如大江东去波涛汹涌学生也就会随你一起潮起潮落他们还怎么会呼噜一片。另外教学语言要幽默要充满艺术性可以配点适当的肢体动作。幽默可能有时有点天生的成分如果此项不强就要在内容、声调等方面多下功夫了。
四、增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
中学思想品德课之所以不受欢迎,其教学方法单一、手段陈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象及计算机教具等辅助教学,教学用具的具体选择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思想品德课涉及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论性,要使学生真正理解一定的抽象理论知识,决非易事。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利用电化教学等技术手段,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述手写进行教学,他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即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些还的教学新法值得我们认真消化、吸收。例如,幽默教学法就可以极大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兴趣,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快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思想品德课堂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大量实践证明政治教师经常运用幽默、漫画、风趣语言进行教学,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讨论式教学法等新教法不断涌现,给思想品德课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博采众长,形成适合教师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五、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教学的重要一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发表意见、看法的机会。如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担任角色,点染其青春的活动力,使其深切感到老师不仅没有把他们遗忘,而以更大的热情关注着他们,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要经常找同学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特别是要向学生谈谈自己在中学时代学习政治的感受,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挫折,这些困难挫折又是如何得到解决,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人,愿意同你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愿意对你诉说寻求解决的方法。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于老师有了思想情感自然而然就喜欢你所任的科目,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兴趣 探索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觉悟,然而由于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課不感兴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在教学时就必须讲究方法,使他们对本学科感兴趣。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去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让枯燥抽象的课堂内容因为教师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丰富有趣进而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笔者认为作为政治科老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有选择的去学习相关知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要涉猎。如“政史不分家”,在讲到《政治生活》第六课“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实质上就是把党的执政地位确立的过程这段历史给学生们说一说。在讲到“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时谈到物理里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最怕的就是思想品德课上听的除了政治还是政治,老师滔滔不决的理论功底绝对让学生崇拜你,让思想品德课吸引他们上课的兴趣。
二、善于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平时上课之前,我们会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把预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整理出来;上好新课之后,我们也会叫学生把不懂之处收集起来,在下节课上课时把它们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上课时,学生肯定会想:这就是我不懂的地方,看其他同学和老师会怎样解答。课上要回答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我想学生上课时会认真、自觉地听课。例如,在讲“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一内容时,改变过去枯燥无味的讲授,转化为“你对邓小平理论知多少”这样一种竞赛形式。首先,把课本中涉及到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精髓、作用等知识转化为必答题、抢答题等竞赛类题型,并且在内容上适当扩展。其次,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一组为一竞赛单位,准备时间为5分钟,然后合上书本进行竞赛。知识竞赛这种电视上才出现的形式,使学生几乎忘了学习理论的枯燥和乏味,在既有竞争又有娱乐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久违了的学习热情被重新点燃了。
三、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看看可能联系一些有趣的事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量变和质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举个“愚人吃饼”的例子。在讲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可以举个“邻居借钱”的故事。有些事例我们可以在相关的资料上查阅获得,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老师自己在生活中去发现有趣味的东西,然后与所学政治知识相结合去给学生讲解。另外上课时还要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对一个调平到底。如果你的课堂如大江东去波涛汹涌学生也就会随你一起潮起潮落他们还怎么会呼噜一片。另外教学语言要幽默要充满艺术性可以配点适当的肢体动作。幽默可能有时有点天生的成分如果此项不强就要在内容、声调等方面多下功夫了。
四、增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
中学思想品德课之所以不受欢迎,其教学方法单一、手段陈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象及计算机教具等辅助教学,教学用具的具体选择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思想品德课涉及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论性,要使学生真正理解一定的抽象理论知识,决非易事。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利用电化教学等技术手段,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述手写进行教学,他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即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些还的教学新法值得我们认真消化、吸收。例如,幽默教学法就可以极大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兴趣,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快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思想品德课堂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大量实践证明政治教师经常运用幽默、漫画、风趣语言进行教学,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另外,讨论式教学法等新教法不断涌现,给思想品德课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博采众长,形成适合教师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五、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教学的重要一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发表意见、看法的机会。如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担任角色,点染其青春的活动力,使其深切感到老师不仅没有把他们遗忘,而以更大的热情关注着他们,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要经常找同学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特别是要向学生谈谈自己在中学时代学习政治的感受,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挫折,这些困难挫折又是如何得到解决,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人,愿意同你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愿意对你诉说寻求解决的方法。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于老师有了思想情感自然而然就喜欢你所任的科目,从而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