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继衍生出了大量的现代电视新闻媒介平台,例如,微信、QQ、微博等新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新技术平台,只要有互联网,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网络平台,浏览各种类型的新闻资讯,大大方便了受众群体。同时,传统电视新闻,主要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由于现代新闻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电视新闻受到了很大冲击,市场占有率、受众规模、社会影响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随着电视新闻不断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在当前的电视新闻世界中,更多的呈现出多元化的综合运用特色。因此,传统电视新闻要着眼互联网发展大势,综合运用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结合最新的电视新闻媒介自媒体、微博、微信網络传播方式,更好的实现传统电视新闻向现代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传统;现代;电视新闻;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352-01
引言:
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各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越来越深,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在信息技术发展大潮下,实现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成了当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新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的不足和现代电视新闻的优势展开的,最终落脚到传统电视新闻实现创新发展这个角度。
一、新发展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在时效性表现上存在着明显滞后的特点。无论是传统电视新闻,还是现代电视新闻,都把时效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用专业术语表达,时效性就是电视新闻的生命线。时效性就是对新闻现场或通过文字材料的提炼整理,迅速及时处理各种复杂的新闻信息,形成简短明了的新闻表达,让新闻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新闻情况,在这一方面,现代电视新闻手段,例如微博、微信等表现的就非常突出,各种新兴电视手段能够以大量图片、视频等简洁直观的形式对新闻现场进行“直播”,快速传达出了新闻现场的基本情况,方便受众准确无误的了解新闻情况,进而更好的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传统电视新闻主要依托的电视、报纸、收音机等,需要经过新闻采编人员到现场进行信息采集,集中加工,领导审核……直到刊发,虽然新闻价值比较高,但是内容、程序等过于复杂,往往在某个时间发生一段时间后才能传播到受众,不能满足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需要。同时,网络媒体、移动电视等播报的电视新闻,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元化、信息化、快捷化的特点,这些都是传统的电视新闻所无法抗衡的,总体来说,现代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在市场占有率、受众群众规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在表达新闻主题上,传统电视新闻还存在着贪大求全的现象。由于政治、经济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传统电视新闻在新闻主题表达上,还是沿用相对刻板的模式,对某个社会事件,往往需要从其发生的社会背景、起因、经过、影响、后续跟进、经验教训等多个层面展开,内容详实,往往需要多个角度更加突出对主题表达的全面刻画和明确性。从整个传统电视新闻上看,无论是前期的新闻策划还是后期的制作宣传还是相对固定的播出时间,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受众往往是跟着传统电视新闻走,很难发表自己对于当下正在发生事件的基本看法,更不能有效的表达个人的主观诉求,而现代电视新闻也有效的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例如微博、微信,受众在了解了基本的新闻信息之后,可以结合自身的认识程度在新闻信息下添加个人的评论,表达自己的新闻看法,这有效提高了受众对新闻的认可度,参与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现代电视新闻中弃恶扬善的正能量引导作用也明显加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电视新闻所无所比拟的。
二、现代电视新闻相比传统电视新闻的几个明显优势
(一)信息发布量非常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优化,各种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出,现代新闻传播与发展的方式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尤其是当前很多新闻平台的自主化、互动化等特点,使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新闻内容无论是数量还是剪辑的图片、视频等形式也是变得越来越多,更新速度非常快,包含的新闻信息也大大超过传统电视新闻的各种形式。
(二)主题策划的准确定位。由于现代电视新闻受到政治、经济等传统社会因素的影响变小,受众可以登录各种类型的新闻平台表达个人诉求,阐述新闻观点,具有非常明显的主题风格,基于这样的新闻特色,新闻策划人敢于说真话,不易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干扰,可以通过事件本身来表达重要的思想,尤其是在许多社会热点新闻等方面就具有了非常明显的主题风格,例如,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辱母案”,微信、微博等快捷新闻媒体独领风骚,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聚集了超过亿次的点击量,相继表达了非常明确的主题观点,配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漫画、图片、视频等,大大提高了受众对该新闻的关注度,有力的引导了社会舆论。
三、传统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形势下的创新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创新应用的综合发展意识。在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中,要主动融入当前的互联网+发展大势,积极借鉴当前新兴的微博、微信等技术手段,逐步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新闻表达模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就是通过信息化的主动融入,强化各级电视新闻管理机构的创新应用的运用意识。在新闻素材选取、编辑制作、后期加工、组织传播等环节上,要逐步形成电视新闻的科学化运用,不断与时俱进,将创新意识作为提升电视新闻的主要手段和推动方式。在与当下时兴的各类新媒体竞争的过程中,传统电视新闻要在摆正态度的基础上,主动融入,敢于竞争,无论是在传统电视新闻采编、加工、传播等方面,还是技术手段,都要主动的转换方式方法,逐渐寻求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寻求突破,形成多样化、多元化、多角度的电视新闻表达方式。
(二)打造电视新闻的品牌模式。在信息化大潮背景下,要进一步围绕电视新闻和社会受众的需要,在网络化处理的基础上,重视网络技术与传统电视新闻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表达方式、主题选取、包含信息量等方面,有序将电视新闻延伸到不同的角色控制和服务管理上,突出对当前受众群体的心理和审美需要,在突出电视新闻需求、个性化体现、互动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效果。在传统电视新闻创新发展上,除了技术手段方面的进步之外,在电视栏目上也要有新的突破,把新闻的视角更加倾向于当下社会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社会难点等问题中,对这些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深度报道,构建深度拓展的新闻表达方式,在思想深度上形成主题的综合表达,进一步提高互动阅读效果。
结论: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传统电视新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现代电视新闻技术等,通过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逐步实现跨越发展,更好的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反映社会受众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亮.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10:134-135.
[2] 齐柳.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J].今传媒,2016,05:100-101.
[3] 许盛循.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传统;现代;电视新闻;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352-01
引言:
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各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程度越来越深,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在信息技术发展大潮下,实现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成了当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围绕新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的不足和现代电视新闻的优势展开的,最终落脚到传统电视新闻实现创新发展这个角度。
一、新发展形势下,传统电视新闻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在时效性表现上存在着明显滞后的特点。无论是传统电视新闻,还是现代电视新闻,都把时效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用专业术语表达,时效性就是电视新闻的生命线。时效性就是对新闻现场或通过文字材料的提炼整理,迅速及时处理各种复杂的新闻信息,形成简短明了的新闻表达,让新闻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新闻情况,在这一方面,现代电视新闻手段,例如微博、微信等表现的就非常突出,各种新兴电视手段能够以大量图片、视频等简洁直观的形式对新闻现场进行“直播”,快速传达出了新闻现场的基本情况,方便受众准确无误的了解新闻情况,进而更好的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传统电视新闻主要依托的电视、报纸、收音机等,需要经过新闻采编人员到现场进行信息采集,集中加工,领导审核……直到刊发,虽然新闻价值比较高,但是内容、程序等过于复杂,往往在某个时间发生一段时间后才能传播到受众,不能满足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需要。同时,网络媒体、移动电视等播报的电视新闻,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元化、信息化、快捷化的特点,这些都是传统的电视新闻所无法抗衡的,总体来说,现代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在市场占有率、受众群众规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在表达新闻主题上,传统电视新闻还存在着贪大求全的现象。由于政治、经济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传统电视新闻在新闻主题表达上,还是沿用相对刻板的模式,对某个社会事件,往往需要从其发生的社会背景、起因、经过、影响、后续跟进、经验教训等多个层面展开,内容详实,往往需要多个角度更加突出对主题表达的全面刻画和明确性。从整个传统电视新闻上看,无论是前期的新闻策划还是后期的制作宣传还是相对固定的播出时间,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受众往往是跟着传统电视新闻走,很难发表自己对于当下正在发生事件的基本看法,更不能有效的表达个人的主观诉求,而现代电视新闻也有效的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例如微博、微信,受众在了解了基本的新闻信息之后,可以结合自身的认识程度在新闻信息下添加个人的评论,表达自己的新闻看法,这有效提高了受众对新闻的认可度,参与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现代电视新闻中弃恶扬善的正能量引导作用也明显加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电视新闻所无所比拟的。
二、现代电视新闻相比传统电视新闻的几个明显优势
(一)信息发布量非常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优化,各种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出,现代新闻传播与发展的方式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尤其是当前很多新闻平台的自主化、互动化等特点,使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新闻内容无论是数量还是剪辑的图片、视频等形式也是变得越来越多,更新速度非常快,包含的新闻信息也大大超过传统电视新闻的各种形式。
(二)主题策划的准确定位。由于现代电视新闻受到政治、经济等传统社会因素的影响变小,受众可以登录各种类型的新闻平台表达个人诉求,阐述新闻观点,具有非常明显的主题风格,基于这样的新闻特色,新闻策划人敢于说真话,不易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干扰,可以通过事件本身来表达重要的思想,尤其是在许多社会热点新闻等方面就具有了非常明显的主题风格,例如,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辱母案”,微信、微博等快捷新闻媒体独领风骚,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聚集了超过亿次的点击量,相继表达了非常明确的主题观点,配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漫画、图片、视频等,大大提高了受众对该新闻的关注度,有力的引导了社会舆论。
三、传统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形势下的创新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创新应用的综合发展意识。在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中,要主动融入当前的互联网+发展大势,积极借鉴当前新兴的微博、微信等技术手段,逐步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综合化的新闻表达模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就是通过信息化的主动融入,强化各级电视新闻管理机构的创新应用的运用意识。在新闻素材选取、编辑制作、后期加工、组织传播等环节上,要逐步形成电视新闻的科学化运用,不断与时俱进,将创新意识作为提升电视新闻的主要手段和推动方式。在与当下时兴的各类新媒体竞争的过程中,传统电视新闻要在摆正态度的基础上,主动融入,敢于竞争,无论是在传统电视新闻采编、加工、传播等方面,还是技术手段,都要主动的转换方式方法,逐渐寻求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寻求突破,形成多样化、多元化、多角度的电视新闻表达方式。
(二)打造电视新闻的品牌模式。在信息化大潮背景下,要进一步围绕电视新闻和社会受众的需要,在网络化处理的基础上,重视网络技术与传统电视新闻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表达方式、主题选取、包含信息量等方面,有序将电视新闻延伸到不同的角色控制和服务管理上,突出对当前受众群体的心理和审美需要,在突出电视新闻需求、个性化体现、互动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互动效果。在传统电视新闻创新发展上,除了技术手段方面的进步之外,在电视栏目上也要有新的突破,把新闻的视角更加倾向于当下社会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社会难点等问题中,对这些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深度报道,构建深度拓展的新闻表达方式,在思想深度上形成主题的综合表达,进一步提高互动阅读效果。
结论: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传统电视新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现代电视新闻技术等,通过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逐步实现跨越发展,更好的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反映社会受众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亮.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10:134-135.
[2] 齐柳.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J].今传媒,2016,05:100-101.
[3] 许盛循.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