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raUnA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记载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勤劳智慧、思辨方法,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住数学前后衔接的节点。因此通过运用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架构的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理解掌握数学重大事件的能力。本文从构建建立思维导图的逻辑、设计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对教学的要求三方面探讨一下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学科内容复杂、知识量大,每一节课堂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课堂的时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对课本知识的外延拓展,同时考虑到教学任务,教师只能按照书本知识进行授课。由于数学知识零散性和学生课后懈怠复习总结,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运用一定方式指导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思维模式,形成规范直观有序清晰的知识思维逻辑导图,借此提高学生的数学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下文就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1 构建建立思维导图的逻辑
  1.1 课堂穿插,思维引导。
  思维导图是将教师头脑中的经验知识和对数学的理解运用具体的方式组合重建并以框架图的形式展现出来,通关关键词激活记忆触发联想,变无序的数学知识为条理清晰脉络有序的知识结构图。教师在课堂上穿插已经学习过的数学事件,同时向学生传递通过建立一定的链接建立完整的数学结构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逻辑。
  例如在讲到函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以关键词为链接组合重要知识点,以“一个主题”创建知识框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有效简介的板书协助学生做专题构建,逐渐补充完善学生自绘的知识构架,要求进行学生课后补图、查漏补缺、重点标记、温故知新。
  1.2 分组讨论,头脑风暴。
  通过分组讨论对比,充分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数学事件的理解掌握。高中数学课改后概念多,线索杂,因此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数学学习逻辑才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掌握数学发展脉络受学科和教学安排的影响,教师没有大片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回顾复习,因此通过化整为零的思维导图来建立有序的条理框架,帮助学生发现联系抓住本质,优化课程学习效果。
  2 设计思维导图
  2.1 导图设计途径
  思维导图提供了一个有效绘制思维图形的方式,图文并茂,激发人类大脑无限创意。常用的思维导图制作方法有手绘法和机绘法。手绘法,借用纸张、笔以及各种贴纸工具将头脑中的知识脉络描绘出来,主要有确定主题词,建立分支,填充细节,整理优化四个步骤,建立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方式,及时修正补充原思维导图,使之简介明了便于长期记忆。机绘法主要利用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常用的软件Microsoft Word, Powerpoint等。手绘法实用、方便、不受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机绘绘图工整、规范,但是受到技术条件和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
  2.2 导图设计思路
  思维导图的设计有规律可循,导图运用直观的图示,将相关概念事件影响逐渐展开,解决教学抽象性分散性的问题。思维导图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集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三种。集中思维是将数学所学单元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分析提取主题词,在主题词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探索副主题词、关键词,创建启发式思维链接,由简单到复杂,形成完整的的思维脉络。
  2.3 导图设计方式
  思维导图的设计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使用的是时间轴模式。时间作为数学事件横向展开的排列模式,在时间轴的基础上,以某一主题为中心,拓展比较范围的宽度,比较分析不同时间节点上一个国家内部或多个国家间一种或多种社会因素在时间轴上的变化,以此增强学生对数学横向比较能力。
  3 思维导图对教学的要求
  3.1 板书严谨、以身作则。
  思维导图的难点在于规划思路,因此如何构架一个逻辑性强、效用性高的思维导图是教学重点。构建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和教师都有清晰的思维脉络,要求板书严谨,简洁干净。教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在课堂上通过大方条理性强的板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板书习惯,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掌握本质联系。
  3.2 牵引领导,督促监查。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课业繁重的学生而言,需要教师监督督促,通过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的构建情况掌握其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作为知识的汲取者,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板书过程中构建的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要想帮助学生建立有个性、有创意的思维导图,教师就需要常常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突破教材思维定式、大胆创新、全方位系统的绘制思维导图。
  4 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幅“鸟瞰图”,既能够在宏观上纵览整个知识體系,又可以在微观上关注细节,通过关键词在大脑中建立的超链接,以关联图的形式联系着相关思维节点,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思维导图提高了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学生系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探索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还应该再继续深入,以此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卫,申招斌.思维导图高中数学(第6次修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
  [2]杨善芝,朗文涛.高中数学专题精编思维导图[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贵州省瓮安中学 贵州省瓮安县 5504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