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新视角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不仅要以美感人,而且要以情动人。音乐课程标准明确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音乐课程目标的首位,这是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也是由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所决定的;同时音乐自身的创造性特征又使得音乐课堂更应呈现出教学设计上的、教法运用上的以及课堂应变上的智慧。所以音乐课堂是以情促智、以智生情的场所,是以音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音乐陶冶学生情操的地方。因此,新课程下的音乐教育更多地需要用人性去建构,用智慧去实现。
其他文献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编辑而成。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成为影响深远的启蒙教材。  《弟子规》很重视利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的事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这与平日德育教育中口头的说教及处罚容易引起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逆反截然不同,有一种“润物无声”的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正在推行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广大一线教师需要重新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快角色转变,改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全面改善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维教学目标;教学改革  新课程
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笔者就几年来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让德育之花处处盛开   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整合,每个学习内容都应该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Iam sorry!”一句话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学习《董存瑞》一课时,要向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