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写作思维清晰可见——以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的教学为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使思维可视化,让表达情境化。针对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思维混乱、作文不生动的现状,教师可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的规律,发散写作的思维,并形成规范的、有序的表达。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猜猜他是谁”,可综合运用“气泡图”“手状图”“树状图”等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搭建支架、细化表达,使学生轻松完成习作,获得表达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与音乐、绘画等艺术本是一体的,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语文课堂中融入音乐,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写字教学、朗读教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用音乐来营造学习氛围,激活、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丰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写字;朗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体验是学生真实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体验学习;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众多,学科教学设计需要有更多的对接和观照,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对接,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如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创优信息化教学方法、创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创新信息化教学训练等策略,都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的动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劳动技术学科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传授更多劳动技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模仿、制作、研究、对接、归结等中完成认知构建。教师要在课堂导学、示范引领、活动布设、展示组织等环节,对学生展开技法传授,对技术点合理定位,有效落实教学措施。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技术点;定位落实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艺术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南宁市秀厢东段小学以艺术教育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校园剧特色为切入点,探寻一条以校园剧特色推动美育的新途径,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彰显了学校的艺术特色。
在教育生活的整体关照下,将校本研修学习和教师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研修模式,建立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和能动体验性,聚焦激发内驱动力、发展自我建构能力,探索校本研修实施路径,实现教师个体的自主自觉成长和教师群体的持续共生发展。
落实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目前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时,存在教条化、机械性以及孤立性等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语文要素进行整合、建构、联结,并迁移运用,帮助学生把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编排了丰富的“助学系统”。教学中立足单元导语,有助于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梳理阅读方法,完善教学流程;善用各类提示能够助力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为阅读设置梯度任务,引领学生的阅读思路;活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在补足学生想象的同时,辅助学生达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这样教学,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摘 要]图文并茂的绘本,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巨大。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绘本的巨大价值,借助绘本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让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词,拓展广阔的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储备,提升语言能力。教师可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有效挖掘绘本的教学价值、育人功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绘本价值;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