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胚质量对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策略选择的影响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x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囊胚质量对冻融周期中单囊胚移植策略选择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施行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囊胚质量将单囊胚移植的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AA组(765个周期)、AB/BA组(645个周期)、BB组(1 005个周期)、BC/CB组(26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临床结局不理想的BC/CB组改行双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

结果

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AA、AB/BA、BB和BC/CB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61.4% (470/765)、51.2% (330/645)、40.5% (407/1 005)、22.9%(60/262),活胎分娩率为52.2%(399/765)、41.2%(266/645)、30.4%(306/1 005)、13.7%(36/262),而流产率分别为13.6%(64/470)、16.7%(55/330)、21.4%(87/407)、35.0%(21/60);随着囊胚质量的下降,临床妊娠率、活胎分娩率也显著下降(P<0.01),流产率则显著上升(P<0.01)。当移植1个评级≥BB级囊胚时,获得了可接受的临床妊娠率(均>40%)和活胎分娩率(均>30%),而移植1个BC/CB级囊胚时的临床妊娠率和活胎分娩率仅为22.9%和13.7%,显著低于评级≥BB级囊胚的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比较单个与2个BC/CB级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后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8.5% (67/174)、22.9% ,P<0.01 ]、活胎分娩率[分别为30.5%(53/174)、13.7%,P<0.01]明显升高,流产率则由35.0%下降至17.9%(1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的临床结局与移植单个BB级囊胚者(BB组)相似(P>0.05 ),但多胎率增加达23.9%(16/67 )。

结论

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随着囊胚质量的下降,其临床妊娠率和活胎分娩率也显著下降,而流产率则呈显著上升趋势。当囊胚评级≥BB级时,均可考虑施行单囊胚移植。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自制的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RTS)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5具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T11至L6)固定在工作台上,参照Gurr等的方法制作前中柱损伤骨折模型。应用RTS固定,测试标本在轴向压缩、屈伸和扭转试验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将RTS应用10.0 ~ 11.5 N • m的锁紧力安装到钛棒上,用平口钳固定在工作台上,测试该产品固定后抓棒力、抗扭力的力学性能,并与进口同类产品进行比
目的探讨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8例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资料,男50例,女28例;年龄23~60岁,平均(43.6 ±2.9)岁;均为AO分型A型损伤。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采用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组(A组,40例)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B组,38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平原与高原地区成人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平原4所医院与高原6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损伤AO分型等数据。将平原地区4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高原地区6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共收集4 234例成人踝关节损伤,男女比为1.73:1;损伤高发年龄段为21 ~ 30
目的探讨双穿支蒂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双穿支蒂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1例小腿上段、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为18 ~65岁,平均39岁。损伤部位:膝部创面9例,小腿上段前外侧创面1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 cm x4 cm ~ 15 cm × 11 cm,平均8.6 cm × 8.1 cm。结果2
期刊
目的建立宫骶韧带和主韧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宫骶韧带和主韧带的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选择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及健康女性志愿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前位子宫组和后位子宫组,选择两例POP患者及两例志愿者分别入组前位子宫组和后位子宫组。对两组妇女进行盆腔MRI扫描,基于MRI原始数据集,应用Mimics、ANSYS等软件构建宫骶韧带和
目的探讨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McDonald子宫颈坏扎术的单胎妊娠孕妇116例的临床资料,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且妊娠至28周后分娩活婴者为环扎术成功组,妊娠28周前流产者为环扎术失败组;并根据手术指征分为预防性环扎组和治疗性环扎组。分析各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1) 116例孕妇中,环扎术失
目的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NGS-CNVA)技术在流产胚胎组织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74例(孕6~ 13周),对其流产组织物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和NGS-CNVA;对NGS-CNVA结果进行染色体核型的复核,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不同临床应用特点。结果(1) 74例患者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分辨率均在32
目的探讨盆腔动脉栓塞术(PAE)在治疗原发性产后出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36例因原发性产后出血接受PA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AE的有效性及失败原因,并随诊患者的PAE相关并发症。结果(1)产后出血原因:36例患者中,21例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15例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组)。产后出血原因中,以宫缩乏力为主26例(72%,26/36),其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不同剂量服药时不规则子宫出血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将确诊的1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于月经第1~ 5天开始服药,2.5 mg/次。每周2次组:67例,每周给药2次,连用3个月;首月加倍组:67例,每周给药3次,连用1个月,后改为每周给药2次,连用2个月;每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