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消费” ——从民俗文化到消费资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n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消费社会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阐释,赋予消费这一日常行为以文化的灵性,消费文化便伴随着各种物象符号的生成、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文化消费不仅满足非遗作为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承载着消费民俗文化的经济运作,就像鲍德里亚所言,它以一种符号化激发人们的联想,它是有文化符号的“商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入手,研究发现,当非遗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它便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它突出的是经济世界的结构化原则与符号化实践,可以从多元文化与消费社会、非遗效应、文化媒介传播这几个维度去理解.
其他文献
蔡正孙的诗学活动,主要表现为诗学文献的编集、类选以及诗人诗作的评释.基于以广博、详备为尚的诗选编纂理念,也出于对诗学批评客观性、公允性的追求,他不仅在编选主体、批评
针对章启群先生把“《庄子》美学”作为悖论的问题,本文将为庄子美学的合法性进行辩护.首先,本文采用了彭富春“无原则批判”的方法,以此划分庄子美学的四个边界.其次,本文辨
第一大部分阿霉素诱导的大鼠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的可能分子机制,病理意义及其干预手段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阿霉素诱导的大鼠线粒体DNA4834bp缺失突变动物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