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发区跨国公司投资成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tl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市场位置、人力资源、政府的态度及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开发区跨国公司投资成因。进而提出北京开发区利用外资的相应对策即协调双方利益,实现“双赢”,引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积极组建战略联盟,造就一批高科技的产业集团,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吸引跨国公司来京发展,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向重点行业和区城。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投资成因 对策
  
  一、 北京开发区跨国公司投资情况
  落户北京的跨国公司主要来源于日本、美国和欧洲, 国际著名的大公司较多,如日本的三菱、日立、住友、松下、伊藤忠、夏普;美国的杜邦、微软、百事、福特、朗讯;德国的西门子、大众;芬兰诺基亚;瑞士ABB、雀巢;瑞典爱立信等。这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投资北京,不仅扩大了北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其他跨国公司来北京投资。跨国公司投资领域相对集中于制造业,占总数的44%,主要集中在电子通讯、机电设备、交通设备、生物医药等行业;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商业、物流等服务业也是跨国公司在京投资的主要行业。
  北京市开发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投产企业不断增多,经济效益十分突出,已形成了城乡结合、互相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截止到2006年末,开发区32669个企业累计项目总投资达6129.6亿元,是1992年的314.3倍,是“八五”时期末的12.2倍,是“九五”时期末的5.3倍;注册资本4411.1亿元,是1992年的459.5倍,是“八五”时期末的17.9倍,是“九五”时期末的6.2倍。
  外资企业质量不断提高。截止到2006年末,开发区三资企业3705个,合同外资金额134.5亿美元,是1992年的168.1倍,是“八五”时期末的5.4倍,是“九五”时期末的1.3倍;外商实际投资94.9亿美元,是1992年的189.8倍,是“八五”时期末的6.6倍,是“九五”时期末的2.5倍。2006年外商企业平均投资额为8230.2万元,比1995年的3890.9万元增加4339.3万元。外商投资企业呈现规模大、世界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多的特点,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0多家已进入开发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在北京开发区中占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基地和产业聚集区。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实现总收入7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利润总额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应缴税金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6%。从速度上看,上述指标分别高于全市开发区5.3、0.6和11个百分点;从比重上看,上述指标两大开发区合计分别占全市开发区的比重为81.2%、88%和78%。
  二、北京开发区跨国公司投资成因分析
  1.市场位置:在决定设厂址时,现有的市场同发展中的市场以及有发展潜力的市场,都是其考虑的因素。
  中关村科技园区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六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46.8平方公里,由科学规划的产业区、高配置的商务区及高品质的生活区构成。开发区一期规划用地15.8平方公里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将以此为基础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和凉水河以西方向发展。其中,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凉水河以西约10平方公里。
  2.人力资源:包括在投资地获得高素质、高水准的员工,也是外商十分重视的因素。他们一直在寻求一个教育与商业陛的环境,在该环境中,要有大量的人才,他们勤奋工作,在工作岗位继续学习深造。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势头也非常良好,直接或间接为开发区服务的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有24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4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3人,省(直辖市、自治区)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得者43人,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项目或课题组负责人28人,具有正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272人。
  3.政府的态度: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当地政府的服务态度、政府人员的办事效率是投资者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决定到何处投资办厂时,能否与当地政府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是投资者重点考察的问题。
  中关村科技园区在机制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实施了以“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为基本原则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并在法制环境、投融资体制、人才开发、信用制度、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体系、政府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发挥了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作用。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交易的试点工作、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创业投资等投融资改革一系列重要措施率先在中关村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市政府共建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在园区开展了全国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协会商会工作成效显著。市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园区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
  4.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北京开发区为入区企业提供了完备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和海关、商检、外汇管理、保税仓库、污水处理厂、商务中心、邮局、银行等系列配套功能,不断优化区域的工作、生活和人才环境,同时努力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目前,北京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了配套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雏形。
  三、北京开发区利用外资的相应对策
  1.协调双方利益,实现“双赢”。加入WTO使得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也是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投资的好机会。利用外资的理念也要变革,用“双赢”作为吸引外资和应对跨国公司进入的基本战略。赢利、得益、实现既定目标、保全自己、发展自己的目标往往是通过“双赢”的过程来实现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在一些部门赢了:在一些地区赢了,从形式上看我们的某些部门和行业的被淘汰了,但是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倒了一批无优势的企业,但却崛起了一批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企业,使得整个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获得更大的效益,整个国家是进步了。
  2.引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获得技术许可或转让,通过建立研发机构,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发展中国家新世纪利用外资的根本指导思想。强调引进技术的适用性,对进口技术的性质采取一种有选择的态度,从这种技术对国内技术发展的影响来检验它们的适合性,将跨国公司的技术引导到选定增长的行业。即使是在外商直接投资被排除在外的部门,为了获得必不可少的专门知识,也可以寻求外商的技术参与。使引进的技术不断被本国消化吸收,以形成自己的开发创新能力。最终产生本国的技术创新。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技术出口的良性循环,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这就是所谓的“引进型创新”。
  3.积极组建战略联盟,造就一批高科技的产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设想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企业集团实施特定的优惠政策,既能吸收外国跨国公司进入,又能支持这些国内企业集团研究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国外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在实施这一步骤时应注意科研等生产要素的运用效果。二是国内企业,尤其是国内同一生产领域的知名企业之间建立策略性联盟,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三方面入手,并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形成全方位的合作。
  4.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吸引跨国公司来京发展。一方面积极向国家争取给予承担地区总部职能的投资性公司进出口贸易和资金调配功能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完善北京市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政策,制订一些灵活措施,在金融服务、人员雇佣、外籍人士出人境及其在京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研究关于促进跨国公司在京设立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结算中心的措施。
  5.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向重点行业和区城。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是北京市吸引外资的重点,包括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提升北京传统制造业。北京应借助跨国公司的力量,引导跨国公司投向汽车及配件、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加快北方微电子产业、顺义汽车城、通州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产业等“四大基地”的建设。充分运用跨国公司龙头产品及配套体系的聚合效应,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配套产业,延伸主要产业链条,提高北京市制造业配套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各特色区的资源和优势,加强城市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功能区建设,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逐渐形成以北京商务中心区(CBD)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地、中关村科技园区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聚集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为出口贸易中心的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王洛林 江小涓: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0,(4)
  [2]崔新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9)
  [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R].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2004,(7)
  [4]陈文敬: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走向[J].中国外资,2005,(11)
其他文献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消费者的需要从生理需要向精神需要发展。对于越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消费者越愿意支付较高的费用。为此,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市场自
0 引言大连是东北经济区最大的口岸城市,是环渤海地区和辽东半岛沿岸港城通往国外的最近点,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特别是大连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
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分析在实践中小企业运用物流银行业务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