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是购物天堂?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称的“购物”,并非只是大包小包的“血拼”,而是包括日常购物在内的零售。
  要想了解美国的购物,首先要了解美国的城市格局。与中国不同,美国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异,除了一个州主要的几座城市之外,其余的一眼望去,都是乡村,但仔细一看,一些高档超市、购物区都隐藏在茂林修竹之中,因为美国的富人区、大学和工业园,基本上都在乡下。
  如果你认为富人区在乡下,进而可以大大地“血拼”,那就大错特错了。以本人居住的庙岭镇为例,这里既是美国的大学城,也属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富人区之一,就在我们公寓的周围,大约有几家步行可达的超市和“商圈”,荒郊野岭,只能说是满足日常购物需求,决然谈不上繁华。
  细致说来,我们公寓周围大概有如下几个商圈:一个是举步可达的 Whole Food超市,这是全国连锁的高档超市,主要出售有机食物和进口食品;与此距离不远,还有一家全国连锁超市Harris Teeter,规模相仿,档次略逊;就在这家超市对面,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市场,叫大学商城(University Mall)。
  两家超市都只有一层(美国几乎没有两层楼的超市),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空地之上。但凡电器之外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里面都能买到,可选择的空间也很大,与国内超市相差无几。如果细论价格,美国超市里的蔬菜基本上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三至五倍,而打上“Organic”(有机)字样的鸡蛋、牛奶、鲜肉等,价格还会更高。大学商城则是一个乏善可陈的商场,里面有数十家不同的店铺、餐厅和一家小型超市,超市里的商品价格颇高但质量委实一般。
  在美国其他州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除了在都会市中心之外,绝大多数的购物区都是满足基本需求,如果不是真的有需要,这些购物场所很难激起购物者的消费热情。
  当然,这远远不是美国生活零售市场的全部。
  美国的服装、化妆品等“品牌货”,一般在三种地方销售:一是百货商店,如梅西百货(Macy)、贝克百货(Belk)等,这些商店里的折扣都不会太高,且装修比较简陋,有点像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商场。二是奥特莱斯(Outlets),美国一个州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两个,论规模、价位、折扣都没有太大优势。我想说的是第三种市场,叫微型折扣店,以斯坦商场(Stein Mart)、马歇尔(Marshalls)、马克斯(T.J Maxx)等连锁小商场为代表,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全美各地的商圈内,是不少美国人购买“品牌货”的主要渠道。这些店铺规模都不大,占地基本上在两三百平方米左右。主要出售各种打折的品牌服装,也兼售一些快过期的日化品。Ralph Lauren、Tommy、CK、Lee牌与阿迪达斯等各类服装在这种店铺里堆砌如山,价格从十几美金到几十美金不等。
  美国人做衣服,符合美国的“国情”,即国人的平均体型。那些三四个 “X”的大码衣服,大概可以装下两个体型匀称的人;当然还有五个“X”的巨硕服装,一般是五尺二腰围的裤子,或是袖长一米二的衬衣,恐怕连乔丹、艾弗森穿起来都可以扬起水袖。这种特体衣服当然比中国同品牌的服装要便宜不少,但却鲜有人问津。
  微型折扣店在美国可以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国内消费能力有限,而由于人力资本昂贵,使得库存费用成为许多厂商难以承受的负担。这些折扣店集中盘活了库存,将服装这种没有保质期的商品推销到全国各地,当中既有断码的商品,也有不少残次品。因此,在微型折扣店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只能靠机遇。
乔治·班克的店铺

  在美国的零售业中,除了如乔治·班克这样的老派店铺之外,其余商店的中下层和底层人员基本上是收入微薄的黑人或南美人,而中层以上直至高管则以白人居多。在这种前提下,服务员的态度比较难指望。
  到美国之前,我曾听过一个段子,说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购物,因为被多收了一美元,顾客发觉之后找服务员理论,结果惊动了经理,当天他数百美元的购物全部免单,经理还亲自驾车,将顾客送回家里。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不过我们却未曾体验过这种“超上帝服务”。
  人算不如天算,有一日,我与妻驾车从北卡州动物园旅行回家,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家沃尔玛,当时我们正好需要一箱矿泉水,于是赶紧就近停车,走了进去。超市里空空荡荡,我们买了两箱矿泉水,结账之后才发现,账单上打印的矿泉水竟然不是我们选购的那一种,价格要贵两美金多。忽然间,我如获至宝,因为传说中的“经理道歉”终于被我“等”到了。待我拿着账单走到服务员面前时,服务员竟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我有点激动地陈述完事实,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经理你过来一下。”服务员冲着收银台旁的对讲机说了几句。
  看来真的要惊动经理!
  我兴冲冲地看着一个胖胖的女士走了过来,她似乎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左手捏着几枚硬币,看了一眼账单,右手迅速从左手的硬币中抠出了几枚,扔在台面上,脸上写满了不耐烦,涂抹猩红的嘴唇一噘一张:“这里是多收的钱,你自己拿好。”说完扭脸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没有道歉,没有鞠躬,更谈不上什么免单之类。还没等我回过神来,服务员倒是盛气凌人地看了我一眼,态度有些鄙夷,而后面几位埋单的顾客也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占了超市的便宜一般……
  回到公寓,正好遇到住在一起的一位华侨朋友,听说此事后,他倒是爽朗一笑:“你怎么可能等到他们道歉呢?就算是错的,他们也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要说购物天堂,美国还真是谈不上。”
其他文献
当你离开地球家园时,所带来的那种情感上的冲击是无法预测的。你低头俯瞰地球,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在她的上面了。这种场景令人震撼不已,随即产生超现实的神奇感觉:“我们再也不在堪萨斯州了。”我先后执行过美国宇航局的五次航天任务,总共在太空中度过了55天。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进入太空飞行并不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瞬间,而是既非常神奇又无比平淡。它拥挤嗜杂,偶尔使人不舒服。太空旅行,至少用我们今天这样的方式进行,并不
D.H.劳伦斯称赞她的作品是“天才之作”;徐志摩评价她的创作为“纯粹的文学,真正的艺术”;弗吉尼亚·伍尔芙曾在日记中写道,她的小说是“我唯一感到嫉妒的作品”。她就是被誉为“英语界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女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蜚声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一位才华卓越的女作家。在短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她用细腻、诗意的笔触,为世人写下了88篇经典短篇小说。她所生活的时代是现代派文学蓬
航班已经晚点4个小时,我漫无目的地在阿尔伯克基机场的候机楼里闲逛着, 这时候喇叭响了,“如果有人懂得阿拉伯语,请立即赶往4号登机门。”那不正是我乘坐的航班使用的登机门吗?未及细想我就走了过去。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倒在地上,大哭不止。她穿的传统巴勒斯坦刺绣长袍让我想起了我的祖母。“跟她谈谈,”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催促我,“我们告诉她航班延误的消息后,她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弯下腰去搂住她,用不太熟
金翅雀又名金翅、绿雀。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很醒目。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等农作物为食。金翅雀羽色鲜艳,叫声动听,是鸣禽中的佼佼者。  【微评】 小精灵似的金翅雀非常机警敏捷,一般情况下很难近距离地拍到它。这组片子表现出金翅雀展翅飞翔的瞬间以及在溪涧戏水的
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那条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  这就是阿莫司·奥兹的“开头”观。  读奥兹的《故事开始了》。很享受的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他对诸多小说开头所做的那些深邃而又充满新意的探求,而是,这样的一部关于小说的研究专著竟是出于一位作家之手。  因为是作家,便较之那些纯粹的评论家有了更为质感的思考。那或者来自作
日本明治时期,一些宗教思想家提出了“日犹同祖论”一说,声称“日本人的祖先是犹太人”,并在《圣经》中找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依据。乍一看,“日犹同祖论”是日本把自身与受欺侮的犹太人同化,呈现出对屡遭迫害的犹太人的友好和亲和。但实际上,这是日本在利用犹太教作为西欧基督教社会母体的优势地位来抬高身价,使日本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免遭欧美强国的歧视,只不过表面上打着亲犹的幌子罢了。  日本人和犹太人的渊源  在
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对不幸婚姻产生的恐惧感,导致不少美国男性不愿再涉足婚姻而选择单身生活。这项调查是一名49岁名叫卡尔·怀斯曼的美国人进行的,而怀斯曼本人就是单身汉。有1533名单身男性接受了调查。  怀斯曼在接受路透社的电话采访时指出,害怕跟不投缘的女性结婚的男性,是不结婚男性的10倍。特别是他们属于生活在失败婚姻家庭成长起来的一代。其中有的男性认为不结婚可能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也有的男性
面对父辈,后来人的目光多半是仰视的,这符合人伦秩序的规范要求。即使评说,也多谨遵“为尊者讳”的教诲,以免担了“弑父”的罪名。这样的观念中西概莫能外。因此,当我观看德国电视剧《我们的父辈》(2013),编导直面父辈“二战”经历,将那骄傲荣耀之下的迷失背弃摧残撕开给世人看的勇气令我肃然起敬。  《我们的父辈》是三集剧,单集90分钟,内容含量极大。编剧积多年努力,查阅大量资料,走访很多战争幸存者,从当代
一  索尔的故事,是一场对死亡的挑战。  索尔是匈牙利犹太人,集中营囚犯特遣队员。在纳粹集中营的语境下,此特遣队特指一群特殊囚犯,亦被称为“秘密搬运工”,为纳粹打扫毒气室、焚尸炉、万人坑。毒气室处死一批人,他们整理衣物和犹太人最后藏匿的贵重物品,清理堆积如山的尸体,装上拖车送去焚烧,擦洗、冲刷墙上地上的秽物和鲜血。毒气室再成“浴室”,继续“运转”,周而复始。  索尔,一个瘦削的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年
荣获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奖的爱尔兰、加拿大合拍影片《房间》(2015),片名朴实无华,拍摄手法克制平实,人物关系简单,结构也不错综复杂,而剧情演进却扣人心弦,人性的光芒闪耀其间。  该影片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的同名小说。小说出版于2010年,入围几乎所有英国文学奖,并进入布克奖决选名单。爱玛在采访中表示,虽然小说的灵感来自2008年轰动世界的一个囚禁案——奥地利人约瑟夫·弗莱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