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营造的几点看法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o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具体来说,要做到:
  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來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调动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西沙群岛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西沙群岛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 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 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 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5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陈惠珍.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4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代社会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高速发展中,时代的发展对音乐教育理念和方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当下的社会环境,分析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总结音乐课堂教育的本质规律,探索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力争在音乐属性和审美核心的维度上,对当前的音乐课堂教育提出实践性的改革设想,为今后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社会背景 音乐课堂 教育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使学生
一、引题rn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一时间,全国上下的教育部门都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我校也不例外,每一位教师都以百倍的热情参
高校的教育和教学质量与学风息息相关,一个高校的学风好与坏,能够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当下,各所高校都非常重视学风建设,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存在着
摘 要: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 相互促进 师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的发展。   一、怎样
7S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现场管理中,成效显著。职业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引入7S管理模式可行性。职业院校实训室管理引入7S管理模式是对现有管理模式的改进,
期刊
隧道穿越是长输管道施工中的关键工程。以川气东送管道工程为例,介绍了长江穿越隧道内管道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安全环保措施及施工体会。 Tunnel crossing is a key proj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部分大学生,由于中学阶段积累的学业压力得到释放,同时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又面临新问题,如适应不良、自控力差、人际交往等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容易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着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也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针对缺乏语言活力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以准确、优美的"语文"的语言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分析了农业院校中大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农业类院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凭借教学机智艺术性地应对。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预设要留有空白,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才能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人性化的预设,同时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