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勒主宰“进行时”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手下败将说抱歉
  
  在外人眼里,凯特十分神秘,她的胜利来得太容易了,生活中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为美国游泳队的金牌选手,能和菲尔普斯、考芙琳这样的优秀选手并肩战斗,凯特至今都觉得受宠若惊:“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娜塔莉·考芙琳和迈克尔·菲尔普斯。没想到我居然可以和他们站在一起。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真有这么厉害吗,能和心中的英雄平起平坐?”每次有人来问凯特索要签名,她都一脸惊讶地望着人家:“你是要我的签名?你知道我是谁吗?”事实上她第一次代表美国队参加国际比赛时,就有人找她询问,“你是美国队的吧,给我签个名。”凯特答应后,就在纸上随便签一个队友的名字,而不是自己的名字。“反正他也不认识我。我哪里是名人啊!”
  2005年底,当美国游泳界的最高荣誉“金泳镜”奖揭晓时,凯特击败了其他女将而获奖,她竟然只有简短的几句致谢词,以至于所有人都难以置信:“我说什么好呢?感谢我的家人,嗯……对,我还要感谢我的教练,和所有支持我的人。谢谢!”全场观众本来准备听听她的肺腑之言,没想到只有不足30秒,大家愣了足有一秒钟,随后才爆发出祝贺的掌声。
  你见过获胜后,还会对手下败将连连说抱歉的冠军吗?凯特就是这样的人。
  只有在泳池里,她才是勇往直前、追求极限的小飞鱼。一旦以胜利者的身份结束战斗,离开泳池后,她就变回了那个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小姑娘,总是对那些年龄比自己大、经验丰富的老将们心怀愧疚。据熟悉她性格的俱乐部教练透露:”当凯特获胜后,她当然会在第一时间为自己的成绩高兴,但同时,她会非常难过,认为自己让其他选手难堪、出丑了,她会为此而感到抱歉,一见到人就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真是可爱!”
  
  “一根筋”的牺牲精神
  
  在齐格勒一家人的心里,凯特是个典型的“一根筋”,对自己认准的事情坚持到底,绝不动摇。在凯特即将7岁的时候,他们用一件漂亮的新泳衣来诱惑她学习游泳。结果,凯特很争气,很快就学会了不沉到水里去,进步速度惊人,从简单的入门课,到加入游泳队,再到13岁时登上成人俱乐部比赛的最高领奖台,她只用了6年。这速度实在太快了,超乎父母的想象。要知道,凯特的哥哥和姐姐都非常出色,哥哥大卫2003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姐姐是华盛顿大学的学生,都参与过很多运动。
  对齐格勒夫妇来说,是培养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体育明星,还是涉猎广泛、对什么都感兴趣的正常孩子,他们更倾向于后者。凯特的父亲说:“没有人指望着家里会出个体育明星。凯特身上的基因好像出错了。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尝试各种不同的事情。”不过,凯特让他失望了,从她踏进游泳池的那一天起,至今12年过去了,他们仍然在苦苦等待,带着小女儿去开辟一块新天地。
  凯特每周训练8次,父母的时间表也围着她转,每天早上从家到俱乐部,再赶到学校上课,下午课后再下水训练:之后回家。每周二和每四,她的起床时间都是早上3点55分!她要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游程4英里。然后她去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再完成3个小时、大约6英里距离的训练。在学校游泳季节时期,她经常是从下午的训练直接游到晚上的比赛。早饭和晚饭基本都是在爸妈接送她的车上迅速解决。一般情况下,她晚上7点由父亲接回家,在两个小时内赶完作业,然后上床睡觉。
  多年来,凯特始终早起训练,而且从不用父母“威逼”。她用什么来鼓舞自己呢?“说出来,可能很可笑,我和我的俱乐部队友们每天早上训练结束后都会到一家餐馆一起去早餐,这是让我起床的理由和支柱。因为和伙伴们在一起的感觉特好玩!”说这话时,凯特像个孩子似的开心。不过,真情告白在后面:”说实话,我那么早起床,是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我才会更加优秀,更加进步。为了我的理想,我必须这么做!要知道,我所有的对手也都是这样的训练方式。如果我想成为最好,我必须起床!尽管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确实非常、非常痛苦!”
  凯特的理想是成为像珍妮特·埃文斯那样的伟大运动员。“她是历史上最出色的女子长距离选手,成绩出类拔萃。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改写她的成绩,只要是接近一点,我就心满意足了”当凯特打破了埃文斯的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后,她依然对偶像心存敬意。“埃文斯创造这项世界纪录的时候,我才刚刚出生。她能把世界纪录保持这么久,真是了不起!”
  在凯特教练贝耐基心目中,他的训练计划就像电脑系统方程式那样运行,绝对不可以改变。别人对于凯特能多年来坚持教练的“魔鬼训练法”感到“不可思议”,只有那些亲眼看过她训练的人,才会意识到,是凯特自觉自愿地进行“魔鬼训练”。长期指导凯特的体能专家卡伦认为:“她的训练计划看起来很疯狂,但是她自己才是那个给自己加班加码的人。”美国游泳队顾问伊拉指出,凯特是美国年轻一代运动员中,少见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
  为了游泳,凯特放弃了进入全美任何一所高等学府的机会,也放弃了丰厚的奖学金,只留在家乡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就读,理由是她可以继续跟随她的教练贝耐基训练,而不用承担更换教练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
  为了游泳,凯特牺牲了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别人都相约去看电影、聚会,她只能在训练结束回到家后再给朋友们电话,可怜巴巴地询问大家玩得是不是开心。好在俱乐部里,她也有一大帮朋友,大家都是这样训练、生活、学习。每当有新人要求加入游泳队时,他们的理由是,“我想和像齐格勒这样的金牌选手一起训练”。
  
  家人与严师的两次“冲突”
  
  每个星期,凯特的训练时间都超过20小时,游程大约50英里。每天仅有的一点自由时间,用爸爸的话总结,那就是“吃饭、写作业和抻抻腰的功夫,这一切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剩下的时间她不是在水里,就是为了下水在做准备。”
  凯特自己也说:“我的家人总是认为我练得太多了,我妈妈总是劝我,咱们今天别去训练了,就在家休息,缓口气。但是我觉得要是没有艰苦训练,就没有我现在的成绩。”
  凯特的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缺席训练至今让她记忆犹新。那时她还不满14岁,一个礼拜天,是哥哥的21岁生日,她有一篇周一必须要交的论文。她有充足的理由不训练,于是,她和家人们过了一个愉快和舒服的周日。没想到,这令教练贝耐基大发雷霆。妈妈说:“给哥哥过生日,完成自己的论文,这是个再正常不过的周日安排了。可是,贝耐基却大动肝火,那声音直到现在还在耳边回荡:‘我无法相信,她竟然会因为任何理由而缺课。这绝对不可以,周日的训练非常重要!’”
  在与教练的这次“较量”之后,凯特再也没有缺过课,尽管她父母经常和贝耐基“唱反调”:每当天气不好或是下雪的时候,凯特父母想以“道路危险”为借口,替女儿逃课时,贝耐基总会亲自驾车上门接送她,让她无处可“逃”。
  凯特和教练贝耐基相处时间甚至超过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对她来说,教练是导师、朋友、理疗师、心理专家、更像是父亲。不过有一次,她和父母又“触怒”了贝耐基。
  每年8月,凯特都有为期三周的假期,这是一年内她唯一的放松机会。有一年,齐格勒全家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小木屋里度过了一周,这是她第一次远离泳池,成了完全的“陆地动物”,把贝耐基留下的“至少每两天下一次水”的指示丢到了脑后。休假结束后,凯特的水性全无,体力疲惫,用了很长时间才投入训练。贝耐基毫不客气地对齐格勒夫妇讲:“你们这是在让她大踏步地倒退!你们全家都应该意识到,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休假!要休息也得找个好地方,一定要找能够游泳的地方。游泳必须是休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这是齐格勒家人和教练贝耐基仅有的两次“冲突”,这并不影响凯特对家人和对教练的热爱,以及彼此间的情谊。“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从来不给我压力,要我去赢得比赛,或是必须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他们要我去赢得体育之外的东西,比如说交朋友,态度积极上进。他们只是想让我享受体育。每次比赛前,他们对我说的都一样:‘玩得愉快!尽力而为’。我爱他们!喜欢他们这样说,喜欢他们给我的拥抱和支持。”
  贝耐基也是对凯特赞不绝口:“不管什么时候,她永远都是最后出水的那一个人!”凯特会调皮地插嘴:“是啊,那是因为你在身边监督我,就好像我有50亿个小时可以训练似的。”“这对你有帮助,难道不是吗?”师父笑着反问道……这样的师徒对话还有很多。
  相信在北京奥运会上,凯特·齐格勒还会出现在冠军领奖台上,只是不知道,那时候,她会把世界纪录提高多少?
  
  责编 杜 林
其他文献
这个非洲裔的英国小子加入F1刚刚3个多月,就已经创下了太多的奇迹。  这样的骄人战绩,让无论是已经退役的车王舒马赫,还是当今冠军阿隆索都望尘莫及。在此之前,没有多少人会认识到世界上会有如此出色的一位车手。  现在我们至少能断定的是,这位英国车手相比起其他人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他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加入到迈凯仑车队。在那个战斗的集体里,他学到了许多也完全释放了自己的速度天赋。  伯尼曾说:F1需要一个德
你折的千纸鹤  怎么没有把我们分手的日子拉远  如今它步步逼近  企图在六月给我们沉痛一击    你心爱的橡皮擦  怎么无法把生命记事本上的错字抹去  三年里它不断积累  于是需要我们感慨的昨天甚多    昨天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昨天我把生日卡片悄悄放进你包里  昨天你总是乘着我的单车回家  昨天我们牵手漫步在清风下  两颗心靠得很近    你用多情的文字  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记录  你说只
“那个笨蛋!”我埋怨道,“他也要一起来?”  我厌恶地看着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班尼,他正坐在父亲的车后座上。班尼今年八岁,矮冬瓜身材,金鱼眼,招风耳。现在母亲跟父亲离婚了,我每星期只能见父亲一次,但每次都有班尼在场,他净捅娄子。  我们徒步旅行,班尼就得水泡;去动物园,班尼就过敏,喷嚏连连;每次打棒球,班尼额头就会肿起“鸡蛋”。如果父亲一定要再婚的话,为什么偏偏挑班尼的母亲呢,我的意思是,后母还不
说起来不怕别人笑话,小时候的我是个特别馋的孩子。  那时家里穷,唯一可以吃的零食是母亲为我们做的红薯干。红薯干制作起来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把洗干净的红薯蒸熟,先晒到半干,切成片,等晒到快干的时候,切成一根儿一根儿的,最后晒到全干,装进一只大口袋就好了。我记得母亲蒸红薯的时候,红薯出锅了,锅底会形成一点点粘稠的糖。这可是上好的美味啊!我们不顾烫伤的危险,立刻小心翼翼地把它刮下来,连同指头一起送进嘴巴
饭桌上空的电扇,呼呼地扇去知了的聒噪,只剩下寂寞在上空盘旋。母亲夹起长长的青菜,慢慢放进我的粥里。我将它盘成一个弯弯的圈儿,一口吃掉。“你整天不说话,不难受吗?”我低头,慢慢往嘴里送青菜。“你这样闷不吭声,进入社会怎么办?”我仍旧默然,往嘴里送粥。“你看看你表妹,嘴多甜,啊,你要是……”我连忙端起碗,恨不得碗把整个脸扣住,我用筷子一直往嘴里拨粥,而后单手拿碗,大口大口往里灌,最后一口直接塞满嘴巴,
梅子涵《隔了那么久的一首诗》  赵菱《溪间明月》  邹凡凡《翼》  庞余亮《在夏令节气里》  童子《飞机飞进照片里》  廖小琴《家里来了只黄先生》  祁智《夜过》  老臣《咸旗》  寶琴《剧院之子》  韩佳童《九大碗》  2018年整整一个12月,编辑们都置身读者为心仪佳作发出的点赞声里。亲爱的读者,你们的爱执着而分散,为完成这份榜单带来了难度。但感谢大家的认真与热情,仿佛金色的秋风里飘然而至的桂
2006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不仅记取了阿加西动情的泪水和背影,也留下了“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以第59个大满贯桂冠画下的温情句号,以及她大写的31年网球人生。  玛蒂纳·纳芙拉蒂诺娃将自己2006年的行程公布在个人的主页上,方便粉丝们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拦截”自己。最后一栏,她写着“参加某人的生日聚会”。某人?其实,就是纳芙拉蒂诺娃自己。10月18日,是“女金刚”50岁的生日。在跨越这个富有纪念意义
北京城东一座住宅楼下,她如约而至,那爽朗的带着东北口音的招呼声引得旁人频频回头,却又仅打量一眼她胸前绣着国旗的运动服便转回头去。与这位年已六旬身材发福却依然挺拔、浑身肌肉紧绷如铅球运动员的老太太擦身而过的人们不会想到,从盐湖城到都灵两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超过半数的队员出自她麾下。更不为人所知的,是她千年带出奥运冠军韩晓鹏及世界杯分站赛冠军李妮娜欣慰与所经受的辛酸。  畅谈与哽咽
1.  峨溪河就在学校的旁边,隔着铁栅栏,能看见满满一河的荷叶,风轻轻一吹,荷叶也会沙沙作响。只是那响声很小,一定要全神贯注才能听到那嫩嫩的声音。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偶尔有一只蜻蜓在荷叶上盘旋,围绕着一只待放的花苞,转呀,转呀……  同桌毕露锋猛地给了我一肘,将我从沉浸的世界里惊醒。小杜老师虎着脸走了过来,问我为什么上课走神?我茫然地说,我没走神,我正在专心地看着蜻蜓去荷花家串门呢!教室里同学们笑
很长一段时间,一到春天,我都在老家的那片田野上游荡。  是游荡不是闲逛,闲逛是无所事事,我却是有事可做。我的左胳膊上挎个篮子,右手拿把镰刀,镰刀有时也放在篮子里。篮子是荆条编的,有的用蜡条,有的用紫穗槐,蜡条编的篮子比紫穗槐的结实;也有用柳条的,剥去一层青皮,编成篮子白白的,好看;竹篮很少见到,原因是老家那边不产竹子,偶尔也能见到一两只,细细的篾片,看着都稀奇,它们不挎在我们的胳膊上,多半是奶奶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