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田园 体验成长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建校以来,千山路小学坚持“千山勤行·学海乐知”的体验教育办学理念,以“让每个生命因体验而精彩”为办学宗旨,围绕“勤行·乐知”的育人目标,提出“实践出真知,体验乐成长”的课程建设思路,构建了“体验教育”三级课程体系,走出了一条以课程推动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课程体验建构
  国家课程方面,探索了与体验教育整合的特色化实施,如:语文学科的“读写结合课”,数学学科的“交流让位课”,英语学科的“情境体验课”,科学学科的“玩中乐知课”等。
  地方课程方面,则是依托国家课程进行了整合化实施,如语文与传统文化整合的“阅读积累课”,品德与环境教育整合的“游戏活动课”,综合实践与海洋教育整合的“探究实践课”。
  校本课程方面,分为必修、选修和活动三类课程。下面我将重点和大家分享的是“田园躬耕、田园美术”这两门全员必修校本课程。为什么确定这两门课程?我们首先从目标定位入手。
  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凸显这一课程理念,围绕学校体验教育特色,我们开发了“田园躬耕”校本课程,制订了以下课程目标:
  依托“田园体验基地”,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勤行·乐知”,即主动参与,在“做”“考察”“探究”“体验”等一系列田园体验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依据课程总目标,我们从知识、体验和情感三个维度制订了年级序列目标和梯次内容:
  同样,我们梳理美术的国家课标,重点突出体验目标要求:
  “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整合已有的基地原材料资源,凸显国家课程标准与特色教育的融合,开发了“田园美术”,提出课程目标:
  依托“田园体验基地”的作物资源,将美术与田园体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田园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依据总目标,梳理出年级序列目标和梯次内容:
  这样,围绕着“勤行·乐知”体验教育培养目标,我们构建了包含“田园躬耕、田园美术”两门校本课程的“田园体验”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田园体验”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开发年级的课程教材内容,每年都因实施情况、时事变迁等会随时调整。如此整体规划,循序渐进,教师实施起来有迹可循,有章可依,学生学习探究时既全面掌握,又避免了重复。
  二、精品化实施
  (一)明确实施策略
  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美术课与“田园体验”校本课程整合实施,构建了“双轮驱动,有序推进”的实施策略。双轮分别指“田园躬耕”和“田园美术”两门校本课程。其中,“田园躬耕”课程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侧重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性体验,不仅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更是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来强化校本课程实效,促进体验教育特色建设。
  田园美术课程则是将田园的玉米皮、小麦秆等一些作物资源融进美术学科,形成学科与特色的整合化实施,从而实现国家课程与田园体验的有机整合。
  除美术学科之外,还有其他国家课程与田园体验的有机整合。例如《买卖节》:与语文学科整合,编写买卖小剧本、买卖日记;与数学学科整合,进行前期市场调查、成本核算;买卖后的利润结算……这样,田园体验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不但让学科学习不再枯燥,也让田园体验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二)提炼课堂模式
  在课程推进落实的过程中,为有效提升任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及对田园体验课的组织驾驭能力,我们坚持领导先行,以分管领导为主要组织者,定期开展教师的各类培训:主题培训,研究学法,真诚探讨;集体备课,智慧碰撞,减负增效;小课题研究,凸显特色,推广成果;课堂达标,以赛代训,以评促讲。正是以上多举措的有效培训,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田园体验课程队伍,逐渐掌握了田园体验课的授课思路。
  在课堂研究方面,我们发现,实施田园课面临两大困难:一是课时的困难,不仅需要活动前指导,还需要到基地种植、测量,回班级总结、制表,一两节课是不够用的;二是师资困难,大多为兼职教师,分散上课,单兵作战,容易因困难、烦躁而难以确保课程质量。反复论证后,我校在四年级试点,推出“田园体验周”的思路——将国家规定灵活运用的每周两节的综合实践课程集中在一周内使用,学校统筹安排,每个班级轮流进行,一周内,该班级只上综合实践课程,由3位教师共同担任。在活动方式上,采取“走班制”,就是教师根据自己所长,确定1~2个重点活动主题,精心备课,给本年级的学生轮流上课;“上大课”,就是选择适合集中开课的课题,或把孩子一块组织到校外实践活动,或在阶梯教室集中活动,或请家长来校集中办讲座。这样安排,不仅使教师能够集中精力推进教学,而且使学生更便于开展外出调查。
  正是以上系列的得力措施,我们探索出了比较有效的田园躬耕课程模式:
  四种活动模式分别衍生对应三种课型。
  引领活动——突出“引”,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方法,设计方案,合理分工。
  实践活动——凸显“做”,在田园辅导员的带领下,学生到基地挂牌认领,种植护理,收获买卖,在做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悦,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基于以上,利用体态律动唤起音乐的本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已成为现阶段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音乐;本能;体态律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心愿。在当前形势
摘 要: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课堂已全面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具体论述基于交互式一体机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策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交互式一体机的运用。将之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提升小学数课堂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摘 要:针对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结合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和实际情况,探索多学科课程整合模式,“一体化”设计学校课程体系;以项目学习方式,推进整合课程的实施;实施主题化综合实践课程进行创新。通过多学科主体化课程来落实学科整体育人。  关键词:课程整合;项目学习;未来课程  自2008年建校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2010年以来,形成了“乐中学”课程体系。随着课程
语文是一门具有艺术特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不能与生活脱节。学校之所以开展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中更好地生活,所以,语文教学不能离开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实现语文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都来自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经验,是人们对生活
回顾从前的课堂,学生就像带着枷锁的囚犯,虽然解放了他们的耳朵,却堵住了他们的嘴巴,捆住了他们的双手,教师似威严的教官,短短的40分钟扮演相同的角色,还是意犹未尽,而对于学生却是那般漫长。叶澜教授曾说过:“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它是人们交往活动中更特殊、更重要的一种。因此,交流互动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每个参与课堂的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现阶段广受关注的话题,明显出现“小学化”的严重倾向,因此,要努力制止这一现象的蔓延。针对大班节日活动进行研讨和分析,致力于推动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摒弃不良现象,还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节日活动;实践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的一生的起点,无论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讲,还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幼儿教育都必须要被置于战略性的高度,社会需要给予幼儿教育足够多的关注。《幼儿园
一年之中两度执教《渔歌子》,分别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以,教学拓展也截然不同,因而对语文教学的拓展有着很深的感悟。  第一次执教对象是给四年级的学生。  教学实录:  师: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
摘 要:好多老师在教童话时,特别注重知识和品德教育,却往往忽视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总循规蹈矩地按一般课文的老套路来进行教学,缺失了童话本有的趣味。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童话语言,通过感悟来体会童话形象,通过表演提升童话内涵,能将童话课上得活泼有趣。  关键词:朗读;感悟;表演  一、朗读,品味童话语言  朱作仁先生告诉我们,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能让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对教育者的课堂教学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以此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话能力;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生活联系性很强,因此,学好它也是必需的,小学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文
摘 要:依附孩子的天性,挖掘“手”在小学数学课中的作用,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通过手的形象表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探究、掌握、应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手;语言;形态;形象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师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