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为孩子放弃自己的事业,一心一意地陪伴孩子,可是面临的问题却似乎越来越多。为什么苦口婆心地劝说,花尽心思密切地关注监督,搞得身心俱疲结果却收效甚微呢?甚至还会呈现恶性循环的趋势呢?
因为孩子完全丧失了自我!许多孩子几乎一直是在家长的密切监视之下,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容不得孩子的半点怠慢和缺点,一直在孩子耳边指指点点或不停地批评孩子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行,于是孩子在成人的指挥和不断的抱怨声中真正地迷失了自我。一个没有了独立自主意识的孩子无异于一台被家长遥控指挥的“机器人”。机器人是没有情感,无论怎样指挥总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可孩子是有情感的,面对家长的指责不可能没有半点怨言。慢慢产生的抵触情绪致使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激情,久而久之效率反而会更低。
我把自己假期里与女儿小文的相处心得拿出来和大家进行分享:
我的时间,我做主
暑假,孩子看电视的问题一直是我最揪心的事。虽然老师有规定每天看电视不得超过一小时,虽然丫头很听老师的话……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旦她盯上电视哪儿还顾得上什么一小时两小时?
每天我只要一转身见小文不在身旁就急忙找,早上或午睡起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在担忧这会儿她是不是在看电视,好像这事成了我的心头大病。我感觉快被折磨得发疯了。
每次她盯着电视目不转睛时,我都要在旁边千叮咛万嘱咐,可她全然没有听见似的,雕塑般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视,完全没有感觉我正在她耳旁说着关切的话,甚至有时还嫌我在她耳边烦。每天我都要重复很多回:“一个小时啊。”我心里很清楚,单纯靠我这样不断重复地说,结果会越来越糟,非但起不了禁止的作用,还适得其反地使我的叮嘱越来越没有效力,这不,每天的电视时间只有不断延长的势头。我已经焦虑得快投降了。
终于不知哪天我实在是厌倦了每天像盯贼一样地盯着她,突发灵感般地直接把手机交给她,帮她调好半小时的闹钟时间。哗,好家伙,我发现这竟然有奇效,她竟然会很准时地主动离开电视。几天下来,嘿,居然越来越有规律,每天两个半小时,或者合并成一个小时,超过的时间点也越来越短了。时间问题已不再是我的事了,每天小文要看电视前都会主动说:“妈妈我看半小时电视,你帮我把闹钟调好。”
我都有点感动了,这已经不再是我的事,而已经成为她自己的事,她自我管理监督的责任心越来越强了。今天中午我午睡醒来她不在身边,好像在楼下玩儿,她爸爸毫不犹豫地说小文肯定在楼下看电视,因为之前在我们午睡的时间她看电视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孩子整小时单独待着会无聊的,必定是要开电视的,我也能够理解。可是今天我却强烈地预感小文是不会看电视的,下楼一看,她一个人待着专心玩她的芭比娃娃,给娃娃们穿衣打扮得很起劲儿呢!
真的不要期望一个沉迷在电视或游戏中的孩子可以记得时间,可以毅然决然地按规定时间离开电视电脑,爸爸妈妈要有耐心给铺一级“台阶”来帮助培养这份拒绝的能力。不要生硬地说教,要给孩子以助力和信任,然后放手让孩子独立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引导孩子自我教育,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问题,我思考
女儿平时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显得特别依赖我,每次写作业我只要在她身旁,她总是喋喋不休地问这问那,搞得我很烦,很想引导她改正这个习惯,可操作起来还真不容易。我知道这源于她的不自信,于是尝试理解、接纳她的感受,譬如暑假作业上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识字多不多?”她自己也很迷糊,又想依赖我了,于是问:“妈妈,你觉得我认字多不多?”我重复:“你想想你认字多不多啊?”结果她不再问而是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她做完一件事后又问我:“妈妈,你说我这会儿应该干什么呢?”往常我一定要训斥她说:“做什么事你自己拿主意,不要总问我。”结果一定是大家都闹得不愉快,看似为了逼她自己拿主意,其实效果很一般。今天我直接回答说:“你在烦恼你不知道要干什么?”仅仅一小会儿沉默之后她便愉快地说:“我还是来看书吧!”说完她就真的认真地捧起书来读了。
我努力地尝试鼓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其实我发现有时也并非孩子真的没有主见,她只是在不够自信时稍稍有点犹豫,想征求成人的意见或是得到肯定。很多成人都自以为是帮孩子做出选择,结果孩子越发失去信心,越来越没有主见,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意识。
一句简单的话语其实就可以引导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完全不用苦口婆心地说教或声嘶力竭地教训。
目前很多家长都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的积极主动反而正在剥夺本该属于孩子的权利,逐渐削弱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如果家长们少点包办代替,多点等待孩子自我成长的耐心,创造融洽的情绪氛围,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孩子自我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往往是轻松了孩子更轻松了家长,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孩子完全丧失了自我!许多孩子几乎一直是在家长的密切监视之下,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容不得孩子的半点怠慢和缺点,一直在孩子耳边指指点点或不停地批评孩子这也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行,于是孩子在成人的指挥和不断的抱怨声中真正地迷失了自我。一个没有了独立自主意识的孩子无异于一台被家长遥控指挥的“机器人”。机器人是没有情感,无论怎样指挥总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可孩子是有情感的,面对家长的指责不可能没有半点怨言。慢慢产生的抵触情绪致使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激情,久而久之效率反而会更低。
我把自己假期里与女儿小文的相处心得拿出来和大家进行分享:
我的时间,我做主
暑假,孩子看电视的问题一直是我最揪心的事。虽然老师有规定每天看电视不得超过一小时,虽然丫头很听老师的话……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旦她盯上电视哪儿还顾得上什么一小时两小时?
每天我只要一转身见小文不在身旁就急忙找,早上或午睡起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在担忧这会儿她是不是在看电视,好像这事成了我的心头大病。我感觉快被折磨得发疯了。
每次她盯着电视目不转睛时,我都要在旁边千叮咛万嘱咐,可她全然没有听见似的,雕塑般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视,完全没有感觉我正在她耳旁说着关切的话,甚至有时还嫌我在她耳边烦。每天我都要重复很多回:“一个小时啊。”我心里很清楚,单纯靠我这样不断重复地说,结果会越来越糟,非但起不了禁止的作用,还适得其反地使我的叮嘱越来越没有效力,这不,每天的电视时间只有不断延长的势头。我已经焦虑得快投降了。
终于不知哪天我实在是厌倦了每天像盯贼一样地盯着她,突发灵感般地直接把手机交给她,帮她调好半小时的闹钟时间。哗,好家伙,我发现这竟然有奇效,她竟然会很准时地主动离开电视。几天下来,嘿,居然越来越有规律,每天两个半小时,或者合并成一个小时,超过的时间点也越来越短了。时间问题已不再是我的事了,每天小文要看电视前都会主动说:“妈妈我看半小时电视,你帮我把闹钟调好。”
我都有点感动了,这已经不再是我的事,而已经成为她自己的事,她自我管理监督的责任心越来越强了。今天中午我午睡醒来她不在身边,好像在楼下玩儿,她爸爸毫不犹豫地说小文肯定在楼下看电视,因为之前在我们午睡的时间她看电视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孩子整小时单独待着会无聊的,必定是要开电视的,我也能够理解。可是今天我却强烈地预感小文是不会看电视的,下楼一看,她一个人待着专心玩她的芭比娃娃,给娃娃们穿衣打扮得很起劲儿呢!
真的不要期望一个沉迷在电视或游戏中的孩子可以记得时间,可以毅然决然地按规定时间离开电视电脑,爸爸妈妈要有耐心给铺一级“台阶”来帮助培养这份拒绝的能力。不要生硬地说教,要给孩子以助力和信任,然后放手让孩子独立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引导孩子自我教育,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问题,我思考
女儿平时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显得特别依赖我,每次写作业我只要在她身旁,她总是喋喋不休地问这问那,搞得我很烦,很想引导她改正这个习惯,可操作起来还真不容易。我知道这源于她的不自信,于是尝试理解、接纳她的感受,譬如暑假作业上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识字多不多?”她自己也很迷糊,又想依赖我了,于是问:“妈妈,你觉得我认字多不多?”我重复:“你想想你认字多不多啊?”结果她不再问而是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她做完一件事后又问我:“妈妈,你说我这会儿应该干什么呢?”往常我一定要训斥她说:“做什么事你自己拿主意,不要总问我。”结果一定是大家都闹得不愉快,看似为了逼她自己拿主意,其实效果很一般。今天我直接回答说:“你在烦恼你不知道要干什么?”仅仅一小会儿沉默之后她便愉快地说:“我还是来看书吧!”说完她就真的认真地捧起书来读了。
我努力地尝试鼓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其实我发现有时也并非孩子真的没有主见,她只是在不够自信时稍稍有点犹豫,想征求成人的意见或是得到肯定。很多成人都自以为是帮孩子做出选择,结果孩子越发失去信心,越来越没有主见,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意识。
一句简单的话语其实就可以引导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完全不用苦口婆心地说教或声嘶力竭地教训。
目前很多家长都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的积极主动反而正在剥夺本该属于孩子的权利,逐渐削弱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如果家长们少点包办代替,多点等待孩子自我成长的耐心,创造融洽的情绪氛围,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孩子自我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往往是轻松了孩子更轻松了家长,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