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体质的健康标准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h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体质的评价历来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实施《标准》不仅可以确切的了解学生体质状况,而且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制定的具体措施都有指导意义。为此,我校体育部全体教师通过认真学习《标准》,根据河北省教育厅的通知精神及要求,结合我校体育工作实际进行了《标准》测试工作。本课题组根据我校2008级入学新生进行的体质健康测试及汇总,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评价。试图通过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了解和掌握在校新生体质健康状况,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健康锻炼,有的放矢地采取干预对策,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标准》测试对象、项目及方法
  
  (一)测试对象
  河北农业大学2008级本、专科学生,本次测试共有8618名学生参加,获得有效数据8618组(每人一组数据)。
  (二)测评项目
  测试项目的选择符合《标准》规定,在利用现有设备仪器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测试标准: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男)、仰卧起坐(女)、50米和800米(女)或1000米(男)。测评指标及权重评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方面进行,其中身高标准体重(0.10)用来评价身体形态;肺活量体重指数(0.20)用来评价身体机能;握力体重指数或仰卧起坐(0.20)、50米(0.20)和800米或1000米(0.30)用来评价身体素质。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三)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过程中全部使用由教育部权威部门认定的电子测试仪器,在测试过程中人工监控。全部原始数据的录入均由计算机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图例使用EXCEL软件进行,使用平均数、百分比等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
  
  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测量结果分析
  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测试结果表明2008级新生中有55.50%的学生超重或体重较轻;10.67%的学生身体肥胖或营养不良;身体形态发育正常的只占总人数的33.84%。实际测试中发现营养不良或体重较轻者以女生居多,超重者以男生为最多。缺少体育锻炼、高考压力及营养失衡等是导致身高体重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二)身体机能测量结果分析
  肺活量指数的测试结果表明只有23.60%的学生呼吸机能状况处于良好以上,另有76.40%的学生心肺功能较差,发育相对落后,肺活量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足有关,尤其是有氧耐力训练较少。
  (三)身体素质的指标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1.握力指数(男)是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握力能间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2.仰卧起坐(女)主要是测试女生腹肌力量及耐力的发展水平。
  3.50m跑是用以测试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4.1000m、800m跑是反映人体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和肌肉耐力状况的重要指标。
  资料显示男生的耐力素质要好于女生,良好以上成绩达到48.41%,这可能与男生平时参加足球、篮球运动较多有关。女生耐力素质有待提高。
  (四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评价分析
  《标准》要求“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从总分平均成绩分析,我校在校新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处于“及格”(60~74分为及格),及格率达到84.60%,良好率只达到19.42%,测试结果表时: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偏低。不及格的学生中多数学生身体形态异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占88%。男生肥胖者较多,占62%;女生超重者较多,占52%。体重超重或肥胖直接导致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成绩过低,体重过大,又缺乏锻炼,心、肺机能下降,肌肉耐力和下肢爆发力差,故又导致其它项目指标成绩降低。这是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标准》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主要原因。
  
  建议与对策
  
  (一)注重研究《标准》与学校体育课程的密切关系,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标准》相适应,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运动队训练、体育协会和体育竞赛的优化整合,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优良的意志品质、心理品质及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提高测试结果的利用率,测试所获得的数据要及时进行统计整理,教师对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帮助学生合理制定锻炼计划,根据测试结果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完整的科学健身通道。
  (三)针对学生身体形态增加对学生运动营养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学习合理、科学的营养知识,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食谱,改善学生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减少营养失衡对学生身高体重不均衡的影响。
  (四)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及运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观念的同时,具备运动健身的方法和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方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单靠教师或者单靠学生根本无法撑起一个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课程的具体进度,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由此可见,课堂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互动,课堂氛围会变得更为活跃,教师可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听课情况,从而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互动;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
摘要:如何有效提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效率是二十一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行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及个人引起高度重视。小学六年级数学是一个过渡阶段,为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奠定知识基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现状,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高效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除生理方面产生较大的变化外,心理方面的变化更会对其成长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数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一名中学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背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已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合称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打好“双基”和加深学生对
现在的学校教育应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使他们有效地驾驭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其前提是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
目前,有很多学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其实,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每周一节课或者一学期开几次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开展,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期间,为了做好学生创作力的培养工作,逐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教学计划的制定,以促进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力的培养原则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作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让小学生真正理解科学的成果,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是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提高学生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中构建科学概念、判断事物间因果关系、推理科学规律等方面入手探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实证意识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在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  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院长杨乐认为,这其中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齐整,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