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让孩子远离电视广告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现在不少孩子的冲动消费是有原因的,都是广告惹的祸。他诉苦道:“以前我们小时候什么也不知道,也没这么多东西选,压根就冲动不起来。可是现在,我经常会觉得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长年累月的努力还不如广告上面几句话的作用大。我们总告诉小孩,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但是那些电视广告总是说:一个问题和烦恼只需要购买一件商品就能得到解决。按广告上说的,如今的孩子实在是幸福极了,缺什么,便有什么可补。要是嫌自己不聪明,好办,喝×××。”
  美国传播学家施瓦茨曾把电视比喻为“第二个上帝”,它通过无所不在的电波向受众尤其是儿童传播了大量的、丰富的信息,引起了儿童在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一般说来,儿童电视广告的拍摄者大都为深谙孩子心理的行家,所以这些广告都很能吸引孩子尤其是5~7岁孩子的注意力。有调查显示,当广告出现时,他们很少有吃零食、转头、说话或上厕所等注意力转移的表现。7岁以下的孩子会认为广告是告诉人们怎么买东西或者应该买什么东西。也就是说,广告能够改变儿童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另外,广告还加剧了儿童的购买欲望,他们向父母施加压力,要求购买他们在广告上看到的特定商品——他们相信,使用这些商品可以带来快乐。如果父母拒绝他们的要求,65%的孩子会与父母争论或发生冲突。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告诱导了儿童的消费行为。为了有效防止无孔不入的电视广告对孩子消费观念造成的负面影响,父母责任重大。
  孩子对电视广告的高度认同,来自他们强烈的模仿冲动。而实际上,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也无时无刻被孩子所模仿。所以,父母的日常行为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孩子消费行为的形成。
  在孩子去超市看着父母挑选商品的时候,他也许不知道父母挑选商品的理由,但是他会记下父母的选择。在他有独立消费能力的时候,也会参照父母的选择去购买。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频率、方式和质量对孩子的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在家里,父母应该和孩子更多地讨论家用尤其是儿童消费品。这种讨论会使孩子逐渐懂得将来自己挑选商品的标准,例如怎样选玩具、点心和衣服,而不是纯粹地根据广告的指引去选择。
  为了让电视广告降低对儿子的吸引力,我特意找了几种比较容易显示效果的广告产品,让儿子对商品的功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告诉他广告和产品真实作用之间的差距。有一次洗衣服时,我特意挑出一件儿子穿过的有很多污渍的白衣服。我对儿子说:“广告上不总是说××洗衣粉,什么污渍都可以洗得掉吗?我们用的就是这个牌子的洗衣粉,我们试一试它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为了让儿子印象更加深刻,我都是手洗儿子的衣服。等到衣服晾干之后,我让儿子看了几个之前有污渍的地方,儿子发现和没有污渍的地方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另外,对于一些西式快餐店里仅售××元的商品,我会带他儿子去快餐店里买,结果他就知道,原来是要一次买几个才是电视广告上的价格。
  父母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和孩子谈论电视广告,不仅能使孩子了解广告的真实性,尽量消除广告的负面影响,还能通过这种证实的过程树立父母的权威和影响力。因此,父母要想让孩子有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比如,父母要理性消费,学会节俭,消费方面不受广告误导,给孩子做出理财的好榜样,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选自《饭桌上的经济学》,出版:团结出版社,责任编辑:赵真一,定价:28.00元)
  栏目管理、编辑/木非木
  E-mail:nclxp1111@163.com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  你好!我和妻子结婚10年,女儿已经9岁了。不幸的是女儿的身体有缺陷,医治无效落下残疾。我和妻子都是少数民族,符合生二胎的条件,我很想再要一个孩子,可妻子坚决不同意。近几年来,每当我说再要一个孩子的时候,妻子就会以种种理由拒绝。几个月前,妻子意外地怀孕了,我很高兴,可妻子却偷偷地到医院做了堕胎手术,让我再要一个孩子的希望落空。我听说男性也有生育权,妻子这样做是不是侵害了我的生育权?  
接到男人的电话,女人有些意外。他出差了半个月,该是在路上的时候,男人不应该在这时给她打电话。  男人问,你还好吧?女人答,还好。你怎么这时候打电话回来?  男人说,想你了,就打个电话。女人说,不开车吗?  男人说,老孙在开。妮子还好吧?女人说,她在睡觉,睡得正香呢!  男人长叹一声,我想她了。女人笑,那我喊她起来?  男人想了想,说,让她睡吧。学校功课那么多,难得她能休息一天,睡个懒觉。  那是上
我爱上了一个已婚男。他今年40岁,有老婆孩子,我认为他思想成熟,是有责任感的人。所以,我遇到问题都会和他商量,他总是耐心教我。不管做事还是做人,真的令我非常敬佩。可能因为他是我哥哥朋友的原因,他非常照顾我。他在我们公司下面的子公司工作,平时我们的联系基本靠电话。  两个月前公司开会,身为子公司领导的他也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开会,大家一起吃饭唱歌。之后,他拉我出去散心,却没料到他把我带去了宾馆。我当时很
我认识这样一位母亲,她出生在农村,自幼父母双亡,通过亲友的资助读完了大学。后来,她在城里找了一份教师工作,并在那里安了家,生活富足。但她忆苦思甜,对子女的教育也煞费苦心。  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对他们像对学生一样。她特别看重分数,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话,她就惩罚他们:不准吃饭,不准睡觉,甚至是罚跪。在惩罚孩子时,她也会流泪,说:“你们都没受过穷日子的苦,将来如果考不上大学,你们都去乞讨!”在
《随遇而安》    作者:孟非 出版:浙江文艺出版社  责任编辑:陈坚 定价:32.80元  《随遇而安》是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对过往岁月的动情回顾。书中正好40篇文章,都是留存在他心中刻骨铭心的记忆。重庆的童年生活,那些爱他的亲人、美食甚至一碗重庆小面;黑暗的高中生活;高考落榜后的彷徨;在印刷厂工作时的艰苦与挣扎;走上电视之路后的奋力拼搏……最终被孟非浓缩成了4个字“随遇而安”。  孟非并不想写成
【策划缘起】    幸福生活是什么?很多人也许会认为:富丽堂皇的豪宅、靓丽宽敞的名车、标价昂贵的服饰……中产家庭丰厚的收入与殷实的家境让人们觉得他们似乎离幸福非常接近。而这些与金钱挂钩的物品真的能给人带来幸福吗?一份近日发布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答案是否定的,这份通过对全国10个城市7万余名20~40岁中产收入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
我是独立作战能力很强的人,在事业单位做了几年宣传工作,一向以文笔好口才佳著称。而立之年,一家大型国企通过猎头公司把我挖了过去。我一到岗,就被公司委以重任,公司成立策划部,老总提拔我当了策划部总监。  策划部有十几个人,我有些不适应。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冲锋陷阵,对部门管理一时间摸不着门道。老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同事们却对我这个“空降总监”不买账。初来乍到,我用商量的口气安排工作,自觉力度不够,下属
苏老师:  和老公结婚10年,如今我们的感情走到了最低谷。已经不止一次,老公说我“太没女人味了”。每次老公说这话,我都免不了要跟他大吵一架,其实,我心里明白,自己在女人味方面确实有所欠缺。  我是一家500强企业的公关经理,部下大多是男性员工,这个职位要求我的个性必须是强势甚至是强悍,否则压不住场!孩子刚上小学,老公的工作也很忙,回到家里我还得抽时间做家务。家庭工作连轴转,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哪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慢性免疫反应性疾病,它多发于冬春季,临床表现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的风团、丘疹,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因该病常反复多次发作,经久不愈,加之对此尚缺乏特效治疗办法,因此自我保健成为了减轻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药物治疗宜联合慢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仍是抗组胺药,但单一用药的疗效受限,如与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对皮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
现在,牙刷琳琅满目,有软毛的、柔丝的、超洁的,还有卡通的、套装的,真是数不清的品种和样式。出于健康和个人喜好,我们会经常更换牙刷,家里会有很多废弃的旧牙刷,有些女主人舍不得扔掉,就对它进行改造,不仅美化生活,而且节约了资源。    巧改造,  细处除垢不用愁    工具:细铁丝、打火机、细线、钳子。  操作妙法:1.利用旧牙刷刷鞋子、地板缝等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用它刷水果、蔬菜的皮毛、泥尘以及青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