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动环境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纠正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写轻说的现象,提出通过口语交际来启发孩子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能力,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展示,提高了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为以后的社会交往和生活打下语言的基础。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口语交际 互动环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一位教育学家曾指出:“说话训练旨在培养青少年用母语说话的能力和熟练技巧,并使其有助于青少年个人的发展,大大促进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能力。”还说“(青少年)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方面的交往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外,不仅以语言知识而且特别是以说话能力和本领为前提。”因此,“说”是小学生语文众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说与写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应把加强说的训练做为上好阅读课的重要内容。在讲读课、说话课的时间安排上“留有余地”,创设儿童口头语言训练情境,最大限度地给儿童提供说话的机会和场所,让他们扎扎实实地把说话基础打好。充分发挥课文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材中有大量可供多角色朗读的课文,角色间的对话也丰富多彩,抓住这一特点,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外,更着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话练习。例如教学《狼和小羊》、《小马过河》、《小公鸡和小鸭子》等课文时,作者概括了以提示语位置划分的对话四种基本形式,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练习时不强求一字不漏,鼓励用自己的话说,克服背诵课文语句,从小训练学生边想边说的习惯。阅读教学,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课文。而每一篇课文,尽管表达形式各异,但总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课文的纲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这条线索上去,紧紧把握住它,把课文学活。备每一课时,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课文的线索,按照儿童的思维和语言特点把他们引到点子上,然后再发散开来。努力做到“捕捉中心,把握整体,沟通思路,明了部分”。孔子说:“引而不发”,就是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引线”,让学生自己“穿针”,即教“引”,而学“发”。要达到上述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言路的“广”与“窄”影响很大。在这点上我很注意在“广”字上下功夫,努力照顾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真正做到各抒己见。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使之有利于对儿童进行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儿童初步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应用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般经过三个环节。
  1.应用汉语拼音疏通文字,扫清障碍。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时一定要注意音节和汉字对照,发现错的声、韵、调立即订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又能正音学好普通话。
  2.抓住关键,以题解文。教学《找骆驼》一课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最后一致同意这篇课文是讲怎样才能找到骆驼。因此课题中的关键词是“找”,接着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找”学懂课文。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中心。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老师不要定“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老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发言,并及时加以指导,仍以《找骆驼》为例,我问学生《找骆驼》这课书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甲回答说:“这课书是讲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去找骆驼的事。”我接着又问:“老人没有见过商人的骆驼,为什么能指点商人呢?请同学们说得完整些。”这时同学乙抢着回答说:“通过记叙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去找骆驼这件事,说明了老人随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动脑思考问题,所以能指点商人去找骆驼。”同学丙补充说:“老人就像《蜜蜂引路》里的列宁,教师也要像他那样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阅读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说话训练,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及思维的拓展性。
  
  二、只“引”不“逼”,让儿童质疑问难
  
  儿童在阅读课文时,在教师引导下,如果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难,说明他思维活跃起来了,这样才能真正把课文读懂。教师不要一味得“逼”学生答问。如:讲《被饿死的猫》一课时,我首先“引”了一下:“从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什么?”罗雷小朋友经过思考回答:“这篇课文不好,猫的本性就是捉老鼠,不会被饿死的。”我没有马上表态,只“引”大家对罗雷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经过讨论,弄清楚了课文是一篇童话,用“假设”的方式说道理。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对童话的表现手法也有了领悟。
  
  三、精心设问,引起争论,发展求异思维
  
  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注意启发性,善于调动和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牧羊人和狼》一课时,我只向学生发了一问:“如果你是牧羊人会怎么办?”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先恐后,讨论得十分热烈。绝大多数小朋友说如果自己是牧羊人,一定不轻信狼的话,要仔细调查,弄清羊死的原因。有的小朋友甚至说要像电影上的大侦探波洛一样,把狼的诡计戳穿。儿童思维各异,而殊途同归,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教师在课堂上,要十分注意学生的思维活动状况,抓住学生思路能否畅通这个主要矛盾;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各抒己见,解除疑问,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比如教学《飞行员的背心》一课时,学生对“橙黄色的背心”疑意重重:提出在海水中“白色”、“鲜红”等也很显眼,为什么专用“橙黄”?我是可以立即解释:白色易和海鸟,如海鸥混淆;鲜红易和水上浮标混淆等等。但我没有轻易回答,我认为学生不甚理解的主要矛盾在于“保护色”。保护色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显,其二是隐;有自然状态和人为规定两类。对六七岁的儿童不能光用讲道理来解决。我就提出“保护色”来让学生发表见闻,他们争先恐后发言:交通警蓝上衣上的袖套,红白相间的标杆,各色指示灯,草绿色军装,鸟的羽毛颜色等等。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既让儿童进行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的思维训练,又使道理化难为易,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中,要逐步克服重写轻说的倾向,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广开言路,让思维之路畅通,课堂里的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才会在书声琅琅,各抒己见,议论纷纷的环境中养成多语善言,熟读精思的习惯,使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康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就高校课程设置改革提出了几点的建议。作者指出,目前所普遍采用的三种模式尽管都有合理之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而要克服这些缺陷,需要我们在高校课程设置中首先确立外语知识和能力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能够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课程任务。  【关键词】高校外语专业 复合型外语人才 课程设置    一、引论    跨入21世纪,特别是
【摘要】本文主要在自能作文导练方面做了以下探讨:一、帮助学生自求了解;二、帮助学生自能读书;三、构建自能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能作文 导练尝试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当然,训练不可盲目,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练,要得其法,方能见成效。作者认为,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成功的写作“导练者”,能多方设法,使学生得其要领、运其心智、勤其练习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也占有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本文试从高校的开展传统音乐课程的意义以及一些教学教法的可行性研究等方面阐述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
猪的传染病性胃肠炎(TGE)是通过具有传染性的胃肠炎类病毒(TGEV)所引起的,具有以下特征:呕吐、腹泻和脱水,可以使2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是一种急性的、具有传染性的消化道类疾病。此种
鸭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鹦鹉热衣原体对各种鸟均有致病性,禽类感染后多呈隐性,尤其是鸡、鹅、野鸡等,仅发现有抗体存在。衣原体病鹦鹉、鸽、鸭、火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禽蛋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同时对禽蛋种类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几年,市场对鸭蛋的需求量逐年提高,鸭蛋价位较高,蛋鸭养殖利润可观,很多地方蛋鸭养殖兴起。但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经济需要的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会计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会计环境 会计教育 会计人才    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我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变化,随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相应转变。会计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培养合格会计人才的重担,伴
[摘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势是否自然;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关键词]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 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班集体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学生求学生涯的重要组成细胞.它的创设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