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体位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5月统计脊柱手术2060例,其中颈椎后路手术216例,胸腰椎前路手术208例,胸腰椎后路手术1636例。
  其中前路采取侧卧位,后路手术采取俯卧位,使用相应体位的手术患者在术后有1例压伤眼部,后经加强术中观察和保护,至今无术中压伤。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于电动床上,将患者颜面部置于头架上,并在患者眉弓、下颌等处垫上棉垫,使头面部及气管插管处于暴露状态。整个头部用5cm的宽胶布环绕固定在头架上,在颈部两侧各垫1个布球,在患者胸廓处、髂前上棘处、踝关节处各垫1个厚度约15cm的体位垫,双上肢处于自然功能位置于身体两侧,用约束带固定,在各骨髂隆突处垫上棉垫。为了使术区暴露更好,我们通常用宽胶布将两侧肩部的皮肤向患者下肢方向牵拉,使术区皮肤紧绷。
  胸腰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头面部放置在头圈中心,双上肢向前平放,置于托手架上。在患者胸廓处、髂前上棘处、踝关节处各垫1个高的体位垫,防止压迫腹部及腹股沟,影响下肢及腔静脉回流,导致血压下降。整个电动床调成头脚低、术野高的弓形状态,有利于术野的暴露和手术操作。
  胸腰椎前路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术侧在上方,健侧腋窝处垫直径约10cm软圆枕。患者背部与手术床成90°角,健侧头颞部放在头圈内,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时,涂上眼膏用眼帖覆盖,防止角膜干燥。患侧上肢用棉袖套包裹固定于麻醉架上,对侧上肢外展置于托手架上,用棉垫包裹。患侧下肢屈髋45°屈膝90°[2],对侧上肢伸直,两腿之间垫薄的体位垫。在患者的耻骨联合处和骶尾部,用骨盆加用棉垫固定。双下肢用中单覆盖,外加约束带固定。
  
  讨 论
  
  避免头面部的并发症:①保持患者头颈部位置的稳定至关重要。摆放体位时,应由4~5人协同将患者抬起,轻轻翻转,让患者头颈与躯干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因扭曲而致脊髓及神经损伤。②对于颈后路使用头架的患者,一定要在支撑额头处加用棉垫,使眼睛切勿收压。用宽胶布将头固定于头架上,切勿将胶布固定太紧,术中勤观察,防止术中由于手术操作而使头部发生移位,使眼睛受压。
  防止骨骼隆突处受压:摆放体位时,一定要注意在骨骼隆突处加用棉垫并包裹。术中暴露足够的手术区域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均可用布类敷料覆盖,并用约束带固定,既可防止裸露的皮肤靠近金属物品而被烫伤,又可保暖。
  保持四肢于功能位: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摆放体位时一定要将四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过伸,避免血管、神经受压,引起严重后果。如摆放胸腰椎前路体位时,要在腋窝处垫圆枕,防止臂丛神经受压。
  术区消毒时,消毒液不可过多,如有流下的碘酒消毒液,要及时脱碘。必要时可在身体容易有消毒液流下处加垫布类敷料,以防其流下烧伤眼睛、皮肤及呼吸道黏膜。消毒完毕铺单前,将布类敷料撤去。如术区靠近会阴部,消毒前可用帖膜将其封闭,防止消毒液流入,给患者带来伤害。
  摆放体位时既要满足手术者的需要,充分显露手术野,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避免由于体位不当而引起的神经、血管、皮肤的损伤等体位并发症[3]。因此应加强培训,掌握正确的摆放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盛修,主编.现代骨科手术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李世民,党耕町.临床骨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患者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健康教育    临床资料    本组老年冠心病患者83例,男53例,女30例;年龄60~79岁,平均62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掺杂改性的聚溴甲酚绿修饰电极,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茶碱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以多层修饰法制备的聚溴甲酚绿/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
以86台中小型燃烟煤层燃炉(≤65 MW)的燃料特性分析数据和NOx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锅炉出力、过量空气系数、燃煤挥发分、燃煤氮含量对NOx排放浓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