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中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若干思考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s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是《宪法》在确立国家性质时所赋予的崇高的法律地位。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切实保障他们在改革中的政治地位和切身利益,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才能使企业越办越好,任何企业和事业都不例外。这是被我国几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但近几年的企业改制中,职工主人翁地位和利益保障问题的现实,并非那么乐观。
  
  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有人利用企业改革或改制的机会,一当上“老板”就大肆削弱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侵犯他们的切身利益。有的将同自己一起创业几十年的工人伙伴用一纸“合同”(其实质是“不平等条约”)打发回家;有的任意克扣工人待遇,强迫工人一天干十几小时,收入却只有“老板”的几十(甚至几百、几千)分之一;有的对工人的生老病死冷若冰霜、置若罔闻;有的甚至对工人搜身、体罚,把工人不当人待;面对大量工人下岗失业、有病看不起、住房买不起、孩子学费交不起、甚至最低生活水平都难以维持的困境,有些“既得利益”者自己却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反而轻飘飘地况“这都是改革过程中的阵痛,是很正常的,熬过阵痛就好了”,“下岗不要怕,要改变就业观念、重新创业嘛”云云。
  工人阶级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同时又是现代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中国的工人阶级在漫长的社会转型和企业改革过程中,他们承担了其他阶级或阶层难以想象的改革成本和风险,一批批地被淘汰,又一批批地成长,创造着中国现代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而自己则享用得最少最少——他们在“改造客观趾界的同时”,比任何阶级和阶层都更痛苦、更深刻、更彻底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几十年来,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党叫于啥就干啥,干啥就一定干好啥,不要说没给自己留什么退路,甚至连留退路的动机都不曾有过!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大公无私、最富有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与彻底性”的真实写照。
  广大工人“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在生产劳动第一线岗位上,默默地、顽强地出着力、发着光,从来不向国家和人民伸手。
  因此,在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颠倒“老板”与广大职工的地位和侵犯职工利益的问题,不是什么“阵痛”问题,更不是什么“正常现象”,而是必须提到“维护《宪法》与否”和“站在何种立场”的高度来认识、思考与对待的重大政治问题。一切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有着不解之缘和血肉关系的执政党、政府的官员和企业家或“老板”,都应当在认真市视、清醒认识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制定正确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企业改制中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他们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
  
  关于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思辩
  
  企业改制中之所以出现削弱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侵犯他们利益的情况,其原因一方面与改制者的认识和立场误区有关,另一方面与广大职工群众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中的实际地位有关。针对这一涉及生产关系的大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看法,与所有关注工人阶级命运的人们共讨。
  1、劳动者应当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我国过去的公有制将生产资料界定为归全体劳动者共有,但这种公有制并未将生产资料分成若干等份由劳动者个人支配;生产资料是国家资本,企业职工并未成为资本的主人,劳动也并未同生产资料相结合,表现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不能对职工的个人利益直接产生效益。这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是劳动统治资本,劳动拥有资本”的原理是相悖的。这就是要进行企业改制的根本理由。但是,现实的企业改制现状是:国有或集体(公有制)企业的原厂长经理,凭借既定的特殊地位和20多年来国家给予的政策性高收入与机会,通过所谓“买断”手段“一夜之间”成了资本的所有者;而广大工人仍然是几近“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劳动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使职工成为有产者入手,确立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一旦职工有偿地而公平地持有了企业的股份,按资享有本企业的利润,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得以直接结合,就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就可以体现出来。再经过尽可能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多年的积累,加上职工参与企业决策等制度的贯彻落实,这个问题就可望逐步得到解决。
  2、职工不是雇佣者。在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是主人,劳动者被资本家雇佣,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在社会主义企业(不论何种性质的企业)里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企业的主人,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力为自己进行劳动,劳动力就不应再是商品。现实情况是:在许多企业,特别是改制企业,由厂长(经理)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如上所述很多合同甚至是“不平等条约”,工人若不愿签订就让你走人!),因此在厂长(经理)与职工之间就存在了名副其实的雇佣关系,这就必然助长了厂长(经理)的“老板”观念和职工群众的被雇佣观念,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就无法实现。因此,在企业改制中,劳动制度的改革应当体现社会主义企业是“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职工以厂为家当家作主,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企业依靠劳动群众生存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企业胜过资本主义企业的最大优势,也是其本质区别。
  3、职工应当是企业的经营者。在社会主义企业中,既然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劳动者当家作主,那么劳动者集体就应当承担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责任。因此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应当由包括厂长(经理)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宋行使,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应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统一。改革开放前期,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权,但是这个经营权只是交给了厂长(经理),而职代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只有审议权,没有决定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权力过分集中在厂长(经理)手上,导致在重大问题上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使权力失去监督,失去制约,造成公有资产的损失,而企业的劳动者集体虽然没有决策权却必须承担企业亏损、破产的后果。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通过这几种办法解决:①在企业中实行“政营合一”,在全体员工都具有相对均衡的所有权情况下,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②由劳动者集体推荐选出自己所信任的厂长(经理)代理行使经营权。同时制定企业“法规”,赋予全体员工对厂长(经理)提出不信任案从而罢免厂长(经理)的权力。③日常经营性决策和生产行政工作,授权厂长(经理)全权处理,由员工选出的监事会取代原职代会,并赋予参与和监督经营决策实施和资产保值增值的权力。
  4、劳动者应有分配权。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分配制度上,要使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和自己的劳动成果、企业的经营实绩和资产损益相联系,就应当让广大劳动者都参与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借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提出“拉大”分配差距,人为地使分配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发展。因为劳动成果之间的差距只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人为“拉大”的;人为地去“拉大”差距,就削弱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性,增强了分配中的主管意志,这就不再是真正的按劳分配。前几年从固定收入看,职工和干部的工资差别并不大,但工资以外的年度奖、承包奖、专项奖、特别是其他隐性收入,加大了干部与工人收入的差距;近年来很多企业借“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公开实行其收入高于普通职工几倍、十几倍,再加上领导干部公款吃喝玩乐、公款买房装修、乘坐豪华公车、出国观光旅游等,差距就更大。这种剥夺广大工人的分配权和“按官分配”的做法引起职工强烈不满,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所以要赋予全体劳动者分配的权力,坚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重奖生产经营的一线骨干,兼顾困难职工。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管理
  企业的积极作用
  
  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就必须让职工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提高职工的地位。可以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做到制度化:
  1、年度经营计划以及重大决策审议的制度。让全体职工参与企业年度计划的制定,既可集思广益,避免经营上的盲目性,又能充分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作用,把工作计划转化为全体职工的奋斗目标和自觉行动。
  2、推行企务公开的制度。实行企务公开,是坚持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拒腐防变也有很好的监督作用。企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议企业经营目标实施情况,企业收支盈亏情况,职工的工资奖金分配情况,企业领导干部收入、住房、个人重大事项的报告,企业招待费用的使用情况等。
  3、职工代表巡视检查的制度。让职工自己选出代表轮流参与管理,不仅可以弥补管理中的不足,而且能更好地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和管理各环节中存在的隐患,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巡查中,职工代表深入生产现场,广泛听取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制止违章、整改隐患,并主动与领导交换检查意见,将整改情况及时通报全厂。这样既拓宽了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渠道,又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民主评议干部的制度。职工群众对干部的一言一行看得最清楚,评价最准确。因此,让职工评议干部,既能使干部接受职工的监督,又能使职工实事求是地对干部提出看法。有些单位在每年岁末年首,由工会组织全体员工对全厂中层以上干部,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先进行自上而下的述职,然后由职工进行“背对背”的无记名打分,评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干部,召开职工大会公布结果,给优秀干部披红戴花,对不称职干部进行点名批评,指出存在问题,并限期整改,否则罢免职务。
  5、合理化建议制度。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掌握着企业的生产技能,而且对改进企业的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有着许多愿望和建议。让他们把这些大胆的设想充分表达出来,并采纳和奖励有效的建议,不仅使职工的智慧才能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能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充分发挥其“主人翁”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米糠中原花青素.并对提取液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试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米糠中原花青索提取的影响,并以这五个
走进关中腹地兴平,一座现代化的化工城雄踞东城。那一片片高耸的塔林,那一排排交 织的管网,那一层层栉次鳞比的厂房和装置,虽已染上了一抹岁月的沧桑,但又始终勃发着 一种生命的激情。  这一方30多年前就已框定的近50万平方米的土地,至今没有多少外延扩张,但以内涵 为主的不断挖掘,使这里不断创造出令全国同行注目的奇迹。30多年来,5万吨的合成氨能 力变成了18万吨,11万吨的硝酸变成了33万吨,化肥、
信息时代的到来把人类社会和经济带进了一个日益复杂和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变革成了一个国家发展和企业生存的永恒话题.中国企业及政策研究部门应充分重视这一趋势,研究
慢性腹泻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影响因素较多,其病理机制为脾虚湿性,肝郁气滞,湿热蕴阻,表现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的复杂性。运用中药人参健脾片合固
针对基于k双拟的结构索引创建和更新低效问题、查询结果重复验证问题以及标签路径不可获得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索引L(k)-index.L(k)-index通过引入标签路径,在创建时无须k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EEG)异常改变,为判定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脑电图(EEG)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急性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