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94-01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会用关联词:“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话;会写“胳、膊”两字。
4.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习重难点:
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习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质疑导入
(一)直接揭示课题、师生共同板书。
(二)齐读课题。
(三)题目告诉我们有几个儿子?
(设计意图:在学生头脑里更深刻的记住是“三个”儿子,以便后面产生质疑。)
(四)读老爷爷的话,产生质疑。
1.自由朗读第12、13自然段,找出老爷爷的话。
2.生汇报。(出示课件)
3.齐读。
4.让生提出疑问,产生质疑。(板书:一个儿子?)【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设计意图:让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去探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读懂文本、解答质疑
(一)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6自然段)
1.回顾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2.自由读1—6自然段,勾画三位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
3.体会前两位妈妈的话。
(1)让生汇报。(出示课件)
(2)自由朗读,交流理解前两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生汇报,带着感情读。【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预设):
A.生:自豪。师:那就请你“自豪”地读出来。
B.生:骄傲。师:那就请你“骄傲”地读出来。
C.生:得意、高兴。师:请你读出“得意、高兴”的心情。
(4)齐读。
4.体会第三个妈妈的话。
过渡语:前兩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呢?
(1)生汇报。(出示课件)
(2)让生说读此位妈妈的话语气如何?
(预设):
A.生:平谈、平静。
B.生:遗憾、婉惜。
C.生:不高兴、苦痛。
师:读读体会,怎样的心情最贴切?(引导以“平淡、平静”的语气来读)
(3)齐读。
5.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11自然段)
1.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妈妈拎水的辛苦及需要帮助。
(1)师朗读第8自然段,让生体会妈妈们提水的感受。
(2)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3)圈画体现拎水辛苦的词句。(出示课件)
(4)朗读、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5)指导“胳、膊”两字的识记方法及书写。
A.分析“胳、膊、腰”三字、回忆带有“肉月旁”的字。
B.以游戏“大家一起动起来”来加强学生识记生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C.交流“胳、膊”其他的识记方法。
D.指导书写“胳、膊”。
E.学生练习书写。
F.小组评价、交流。
(6)体会“走走停停”一词。
A.仔细观察这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B.你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C.体会这个词的作用。
(设计意图:体会“AABB”式词语的作用及练习说这样的词语。)
2.学习第9-11自然段,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
过渡语:妈妈们拎水多辛苦啊!你们看,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假如此刻你就是这些妈妈们。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生明白妈妈们的需要,为后面讨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做铺垫。)
(1)默读、勾画三个儿子的表现
(2)汇报(出示课件)
3.理解孝敬父母的道理,解答课前质疑的问题。
(1)出示老爷爷的话,再次朗读,学生想:老爷爷会只看到哪一个儿子?为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板书:孝敬、懂事……)【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4.让生对另外两个儿子提建议。
三、师生共同回顾、复述故事
四、说话练习、升华主题
1.用关联词“一个......一个......另一个”介绍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2.将这关联词运用于生活中。
3.由“一个……一个……另一个”引申到“一只……一只……另一只”。
3.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如何孝敬父母。
五、小结
六、作业超市(出示课件)
七、以歌曲《我的好妈妈》结束教学
附: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孝敬、懂事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会用关联词:“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话;会写“胳、膊”两字。
4.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习重难点:
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习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质疑导入
(一)直接揭示课题、师生共同板书。
(二)齐读课题。
(三)题目告诉我们有几个儿子?
(设计意图:在学生头脑里更深刻的记住是“三个”儿子,以便后面产生质疑。)
(四)读老爷爷的话,产生质疑。
1.自由朗读第12、13自然段,找出老爷爷的话。
2.生汇报。(出示课件)
3.齐读。
4.让生提出疑问,产生质疑。(板书:一个儿子?)【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设计意图:让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去探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读懂文本、解答质疑
(一)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6自然段)
1.回顾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2.自由读1—6自然段,勾画三位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
3.体会前两位妈妈的话。
(1)让生汇报。(出示课件)
(2)自由朗读,交流理解前两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生汇报,带着感情读。【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预设):
A.生:自豪。师:那就请你“自豪”地读出来。
B.生:骄傲。师:那就请你“骄傲”地读出来。
C.生:得意、高兴。师:请你读出“得意、高兴”的心情。
(4)齐读。
4.体会第三个妈妈的话。
过渡语:前兩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呢?
(1)生汇报。(出示课件)
(2)让生说读此位妈妈的话语气如何?
(预设):
A.生:平谈、平静。
B.生:遗憾、婉惜。
C.生:不高兴、苦痛。
师:读读体会,怎样的心情最贴切?(引导以“平淡、平静”的语气来读)
(3)齐读。
5.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11自然段)
1.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妈妈拎水的辛苦及需要帮助。
(1)师朗读第8自然段,让生体会妈妈们提水的感受。
(2)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3)圈画体现拎水辛苦的词句。(出示课件)
(4)朗读、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5)指导“胳、膊”两字的识记方法及书写。
A.分析“胳、膊、腰”三字、回忆带有“肉月旁”的字。
B.以游戏“大家一起动起来”来加强学生识记生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C.交流“胳、膊”其他的识记方法。
D.指导书写“胳、膊”。
E.学生练习书写。
F.小组评价、交流。
(6)体会“走走停停”一词。
A.仔细观察这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B.你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C.体会这个词的作用。
(设计意图:体会“AABB”式词语的作用及练习说这样的词语。)
2.学习第9-11自然段,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
过渡语:妈妈们拎水多辛苦啊!你们看,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假如此刻你就是这些妈妈们。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生明白妈妈们的需要,为后面讨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做铺垫。)
(1)默读、勾画三个儿子的表现
(2)汇报(出示课件)
3.理解孝敬父母的道理,解答课前质疑的问题。
(1)出示老爷爷的话,再次朗读,学生想:老爷爷会只看到哪一个儿子?为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板书:孝敬、懂事……)【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4.让生对另外两个儿子提建议。
三、师生共同回顾、复述故事
四、说话练习、升华主题
1.用关联词“一个......一个......另一个”介绍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2.将这关联词运用于生活中。
3.由“一个……一个……另一个”引申到“一只……一只……另一只”。
3.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如何孝敬父母。
五、小结
六、作业超市(出示课件)
七、以歌曲《我的好妈妈》结束教学
附: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孝敬、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