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在高中教学一线的党员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作者从党员教师应是政治理论的学习者和坚定实践者;党员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党员教师应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党员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谈谈看法。
关键词: 党员教师 骨干力量 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新时期高中党员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模范作用,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即要向外充分展示党员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师德师风赢得社会的尊重;内强素质即要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用内在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带动老师。
一、党员教师应是政治理论的学习者和坚定实践者
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环境之中,党员教师应适应新时代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努力学习法律、科技和专业知识等,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应时时关注高中新课程改革,多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使自己的知识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知识授予学生。
新时期高中教育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因而对党员教师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党员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既是教师又是党员的双重身份。首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其次,应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身边的事做起,廉洁从教,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应自觉走在师德建设的前列,以党风带师风,以师风带学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真正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同时要结合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走在时代的前面,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党员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党员教师应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气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必须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党员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改革意识,积极参与高中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学生同時成长,走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勤学习探究,勤自查自纠,扬长补短,力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力争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有过硬的本领,在所教的学科中起到骨干作用。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现实的教学情况与新的教学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应更深刻地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及接受能力,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激励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开发,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且要关心他们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新知识、新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并且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三、党员教师应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党员教师要成为优秀的教学骨干并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影响,首先要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心,师德修养不仅停留在言谈中、纸面上,而且要付诸实施,体现在行动上,有爱心——爱教育之心,特别是爱学生之心,只有带着这颗心上岗,教师党员的形象才可能完美,才能受人尊敬。
学生具有天然“向师性”的特点,我们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言行要有很强的典范性,要用自己的人格能力影响、感染学生。我们对学生的影响将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甚至可以说影响学生的一生。做到严于律己,勇于自责,知错改错,这样能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事物具有双重性,错误一旦被认识和改正就可以转化为正确的客观真理。
四、党员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员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热爱教育事业,要敬业、爱业、乐业,用自己的才智培养下一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党员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党员又是教师。唯有坚持诲人不倦,才能真正当好党员教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地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关爱有困难的学生,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不单纯把教师当成一份职业,而是作为奋斗的事业。做到吃苦在前,不求索取,挑常人不敢挑的重担,做常人不想做的事,为学生树立榜样,为非党员教师做出示范,以自身的行动使广大学生和非党员教师紧随其后,真正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师首先要做教育人才,理当志存高远,不仅有适应“三个面向”的教育技能,而且有科学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应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学校需要我们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从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着手,通过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次课后辅导,脚踏实地,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发挥好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党员教师要真正地体现出党的先进性,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成为学校发展的排头兵。
关键词: 党员教师 骨干力量 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新时期高中党员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模范作用,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即要向外充分展示党员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师德师风赢得社会的尊重;内强素质即要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用内在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带动老师。
一、党员教师应是政治理论的学习者和坚定实践者
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环境之中,党员教师应适应新时代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努力学习法律、科技和专业知识等,不能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应时时关注高中新课程改革,多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使自己的知识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知识授予学生。
新时期高中教育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因而对党员教师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党员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既是教师又是党员的双重身份。首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其次,应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身边的事做起,廉洁从教,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应自觉走在师德建设的前列,以党风带师风,以师风带学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真正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同时要结合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走在时代的前面,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党员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党员教师应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气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必须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党员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改革意识,积极参与高中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学生同時成长,走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勤学习探究,勤自查自纠,扬长补短,力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力争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有过硬的本领,在所教的学科中起到骨干作用。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现实的教学情况与新的教学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应更深刻地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及接受能力,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组织教学,激励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开发,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知识掌握,而且要关心他们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新知识、新方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并且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
三、党员教师应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党员教师要成为优秀的教学骨干并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影响,首先要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心,师德修养不仅停留在言谈中、纸面上,而且要付诸实施,体现在行动上,有爱心——爱教育之心,特别是爱学生之心,只有带着这颗心上岗,教师党员的形象才可能完美,才能受人尊敬。
学生具有天然“向师性”的特点,我们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言行要有很强的典范性,要用自己的人格能力影响、感染学生。我们对学生的影响将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甚至可以说影响学生的一生。做到严于律己,勇于自责,知错改错,这样能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事物具有双重性,错误一旦被认识和改正就可以转化为正确的客观真理。
四、党员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员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热爱教育事业,要敬业、爱业、乐业,用自己的才智培养下一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党员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党员又是教师。唯有坚持诲人不倦,才能真正当好党员教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地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关爱有困难的学生,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不单纯把教师当成一份职业,而是作为奋斗的事业。做到吃苦在前,不求索取,挑常人不敢挑的重担,做常人不想做的事,为学生树立榜样,为非党员教师做出示范,以自身的行动使广大学生和非党员教师紧随其后,真正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师首先要做教育人才,理当志存高远,不仅有适应“三个面向”的教育技能,而且有科学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应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学校需要我们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从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着手,通过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次课后辅导,脚踏实地,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发挥好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党员教师要真正地体现出党的先进性,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成为学校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