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以及对策微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互衔接,加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对于学生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接着又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案例,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提出如下建议:①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②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形成良好地理情感态度;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关键词:高中地理;典型问题;对策;人教版
  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以来,本人深深感受到当下课堂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想要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我们有必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
  第一,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地理学习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不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学生更加倾向于在教师的驱使下参与教学活动,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
  第二,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没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凸显,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严重缺失,这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比重的失衡是另一个典型问题,大量的理论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对于教学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对策
  (一)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要体现课程理念,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组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自主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一节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气候名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断,因此学生在记忆方面出现了混乱,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在讲解清楚大气环流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这部分内容之后,我要求学生一边对照教材上面的图片,一边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这个任务符合高中学生的“就近发展区”,通过一边思考一边绘制示意图,学生慢慢掌握了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关系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规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轻松掌握了教材内容。
  (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形成良好地理情感态度
  课程標准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时,除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传授之外,教师还应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是高中地理必修二最后一章内容,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从历史事实导入,生动介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并以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为例,阐述了人地关系的实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实施必要性,树立了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和环境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就顺利达成。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余,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地理探索活动,促使学生到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学习地理。
  选修三《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我开展了研究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专项调查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课题小组,走访本地区园林管理处,收集每日旅游区到访游客数量以及垃圾处理情况资料,然后对旅游区内的污染物进行归类分析,并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污染物的成分以及危害,分析旅游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我要求每个课题组将自己整理的资料撰写成调查报告,并在下次地理课上展示调查报告,接受全班同学的质疑以及建议。这种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学生不仅对教材内容有了深入认识,还明白了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本文所提及的这些问题在当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解决这些典型问题对于增强地理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诸位教师应当收集整理学生普遍反映的相关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全体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虎宁.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1):90-91.
  [2]徐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陈芳.创新教学,使学生爱上高中地理学科[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性教学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文字理解、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两者教学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作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效果。具体操作上要充分的课外课内的教学时机,做好内容的筛选,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做针对性教学指导,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训练;整合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文字理解、表达、思考,通过这种能力的训练来贯穿对社会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程度也更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是当前小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多美技术的应用进行几点具体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学环境
摘 要:小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语文课程在教会学生认识汉字的同时,也会重视培养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属于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的课堂,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也希望本文有效阐述,能够提高认识,为相关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尽有效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要把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渗透作为重点,本文主要
摘 要:随着个体发展的客观性,初中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差异越来越大,学生之间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都是存在着客观的差异,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符合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有助于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和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学生只是出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
作为数学教师,培养数学优秀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人说“数学优秀生可遇而不可求”,也有人说“英雄在于磨练,人才在于培养”;行动成功学也诠释过这样一个道理:“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我支持后两种说法,因为任何一个人才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其成长的环境,经历和规律,揭示其成长规律,便可构建相应的教育对策。  那如何让学生“心动”然后“行动”呢?  “心动”首先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
期刊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数学学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率。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初中数学教育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学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初中数学家的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讲授之外,还要注重学生
摘要: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融合研讨式学习与 CDIO理念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通过讨论式教学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科交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CDIO  作者简介:印勇(1963-),男,重庆人,重庆大学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