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1 287例致病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河南地区1 287例新生儿泪囊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新生儿泪囊炎1 287份泪囊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

结果

共检出致病菌1 099例,检出率是85.4%。革兰氏阳性菌618株(56.2%),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9.3%)、表皮葡萄球菌(17.5%)、缓症链球菌(10.4%);革兰氏阴性菌共458株(41.7%),包括流感嗜血杆菌(17.0%)、大肠埃希杆菌(11.5%)、肺炎克雷伯菌(7.4%);真菌23株(2.1%)。药敏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98.8%),其次为左氧氟沙星(92.4%);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96.1%),其次为环丙沙星(91.4%)。红霉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率都是最高的。

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高于革兰氏阴性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GIST患者41例,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密度、边界、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比较不同病理危险度GIST的病灶CT影像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CT对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定性的总准确率为95.1%(39/41)及92.6%(38/41)。低危组肿瘤大小显著小于中、高危组,但中危组与高危组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
目的比较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湿性AMD 40例(40眼)的临床资料。A组为康柏西普组纳入20例(20眼);B组为雷珠单抗组纳入20例(20眼)。所有患者每月一次分别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05 ml或雷珠单抗0.05 ml,连续注射3次。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注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两组视
目的了解术后使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非肾脏外科手术后使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用药前肾功能正常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非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将用药后发生AKI的患者纳入病例组,未发生AKI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用药情况和用药前后肾功能情况,分析使用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后发生AKI的风
目的评价骨质疏松患者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发生急性期反应(APR)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致骨质疏松患者APR危险因素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7月。依据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指标为OR或均数差(MD)及其95%CI。结果共17篇文献、1 981例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的
目的评价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罗沙替丁)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自行研发的"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对201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并使用罗沙替丁患者的电子病历进行自动监测,由临床药师对肝、肾损伤报警病例进行不良反应再评价,计算罗沙替丁致肝、肾损伤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该药致肝、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