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课堂 快乐享受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ua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了如何运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课堂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情景模拟 教学环境 快乐课堂
  如何使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重拾自信,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呢?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最贴近中职生现状的教学方法,它能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厌烦与恐惧情绪,有效激活英语课堂,增添英语学习的乐趣。
  一、运用实物、图片、画像再现情景
  例如在中职英语第一册《Unit3 What Do We Eat Today?》 中的听力导入部分,教师可以用询问语句来询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食物,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词汇基础,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就学生提前准备的水果、饮料、蔬菜和主食四类食物的词汇,开展头脑风暴,用规定时间的方法检测学生学习成果,以此扩大学生的词汇输入量。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询问平时吃什么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课堂带入高潮,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二、扮演角色,体会情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主动去准备、去体验,让自己融入其中,激发了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中职英语第三册《Unit 3 May I Help You》中,有一个填写餐馆点菜单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点菜工作流程和表达方式,根据客人给出的菜单,在模拟的情景中完成餐馆点餐的流程,并询问顾客需求与提出建议。教师让学生进行对话,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把这个练习表演出来,并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职场中的语气和体势语言的礼仪规范。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潜能的场所,心理得到了满足。同时,通过表演也激发了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求知欲,大大增进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渲染情景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和生动的优点,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具体的教育教材,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由“苦学”变为“乐学”。
  例如中职英语第四册《Unit 6 Where’s Your Recycling Box ? 》,为了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人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笔者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The Earth Song 》,这是一首呼吁人类行动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歌曲。在这首歌中,迈克尔·杰克逊用淋漓的情感、高亢的高音嘶吼,流着泪诉说着一切正离我们而去的美好事物。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全身感觉器官进入情景之中,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省心,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四、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英语、习惯英语,最终能恰当地使用英语。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设身处地地联系实际生活,以己之感,悟彼之情,就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
  在中职英语教材第一册《Unit 8 Life Online》中,最后一个部分是Real Life Skills。笔者特地将这节课安排在计算机房讲授,为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网上购物的过程,并掌握更多的网络使用技巧。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辨析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进行了尝试,学生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虽然对老师来讲,这样的课堂安排操作起来比较有难度,但对学生来说却充满了乐趣,从他们的上课状态,教师能感受到他们是在以最积极、最投入的态度聆听和操作。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就网络活动进行交流,对网络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可以完成生活中的一些网络活动,例如网购、发邮件、发微博、查资料等等。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积极引导,使他们尽快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英语教学方法,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真实自然,不但能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能做到“言与行”一致,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着课堂带来的快乐,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其他文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对整个教学的成功与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文学色彩浓郁的语文课更是如此。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其他几个环节和谐愉快地进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设计语文课堂的导入语呢?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语文课本中相当一部分文章渗透作者浓郁的思想感情,这是“缘事而发
摘 要: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理念逐步为广大教师熟悉和领会。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创造性使用《德育》教材任务型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引起教师们对“用”教材的思考。  关键词:德育 课程改革 任务型教学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
[摘 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价值追求,是历史学科人文性的主要体现。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地方史资源丰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地方史资源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地方史资源的途径包括将其融入教学设计、融入试题创制和融入校本课程三种。在引入地方史资源时应遵循准确性原则、契合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地方史资源;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33.5
如何加强职一数学基础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知已知彼  1.初中、职高教材间的差异  每位教师不但要熟悉职一数学的教材内容(含教学大纲、单招高考大纲),也要熟悉初中教材和大纲。这有助于制定职一数学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也能较快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了解教材,还可知晓学生在教材方面会产生哪些学习障碍。  2.初中、职高老师的教学方法上的差异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切不可
摘 要: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富春江上》堪称一首清新俊逸的富春江赞歌,本文从主题与材料的神形暗合、诗歌引用的踏雪无痕两个方面来解读文章的特点。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季羡林 富春江上 诗歌引用  提起季羡林,很多人称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他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精通多种语言,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在谈到散文创作时,季老曾写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将这二字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
课堂观察是一项专业的研究方法,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确定课堂观察视角  我们对新教师的课堂观察视角的选择,依据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宏观到微观,由单一到综合,由行为到文化。  课堂的宏观观察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环节
在技能大赛中,选手们比拼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对大赛中选手的心理因素进行了专门研究,本刊特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徐大真教授介绍了研究的部分发现。  回顾世赛:“第三天”现象出现 团队合作不良成最大风险  《职业》:在备战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您曾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心理培训,这个培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提升选手的心理素质?  徐大真:通过对第42届世赛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这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态势每况愈下,进入职校的新生整体素质普遍下降,厌学情况十分严重。中职学校的学生难管似乎是大家的共识,针对中职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小毛病不少、问题学生居多的特点,作为职校学生的班主任,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如何能够管理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进入深水区,而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依据与方向,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探究式教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从宏观角度构成政治课堂的目标与手段,共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核心素养;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33.2 [
近年来,全国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屡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就业的扶持优惠政策,但就业形势仍然堪忧,特别是职业学校的中专毕业生。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要求,准确定位,克服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思想,主动出击,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市场竞争,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中国人口多,但能提供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