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言学科的教学任务。但是通过长久的教学实践,人们发现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但没提高,反而有下降甚至消失的迹象。于是,人们把责任都归咎于语文教学。其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共同目标,取得的成效必定不会提高。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不发展乃至发展缓慢都是一种退步。因此,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文学素养,应多管齐下,各学科教学共同努力完成这一教育教学任务。其实,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魅力。英语教师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英语的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等。”因此,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培养其世界意识和人文精神。英语表意丰富、风格多样,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充分地运用于英美文学作品中。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可以使更多、更好地学习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从中深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其渊源,进而吸收英语语言文化的精髓。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下几点对同学们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
第一,备课整理信息
在文学作品教学前,老师要在备课前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完成的过程、故事发生的时代等,这对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和很大的帮助。对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找并整理相关信息,上课时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英语介绍。这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对于比较难找的作家背景或作品信息,教师可以把相关资料整理成一篇短文,进行简单介绍后,由学生快速阅读加以了解。新教材中对于部分作品在文后给出了背景资料,教师更要善于运用这些资料,把它们安排在学课文之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思想、价值观。
第二,视听法
视听,是最形象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适当运用视听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视听法。即通过听录音、观看原声英文影片等,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视听法是在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或是多媒体优势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图片、影像和声音,不仅能够快速地理解和领会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例如,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可以适当安排时间播放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或舞台剧的片段,并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这样,同学们就会对作品内容有直观形象的理解,不再有抽象晦涩之感。视听法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深入故事角色中,从而产生对角色感兴趣,对角色有研究的欲望。如果要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吃透文学作品。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慢慢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和艺术形式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并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记忆。文学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每种题材的语言特点不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鉴赏,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The MillionPound Bank—Note”里它作为一篇阅读文章,它的语言凝练、诙谐,并具有讽刺意味。通过视频中我们看到餐厅老板娘开始瞧不起衣衫破烂的亨瑞,说道“He eats like a wolf”,但当她听说亨瑞拿出了一张真正的百万钞票时马上换了一副谄媚的嘴脸,于是“hits her husband’s arm”而且责怪说“Andyou put him in the back of the restaurant!Go and see him atonce!”简短的几句话,把讽刺的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直观下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根据上下文仔细阅读,并运用,同学们如果在长期的学习中日积月累,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就会不断的提高。
第一,备课整理信息
在文学作品教学前,老师要在备课前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完成的过程、故事发生的时代等,这对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和很大的帮助。对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找并整理相关信息,上课时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英语介绍。这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对于比较难找的作家背景或作品信息,教师可以把相关资料整理成一篇短文,进行简单介绍后,由学生快速阅读加以了解。新教材中对于部分作品在文后给出了背景资料,教师更要善于运用这些资料,把它们安排在学课文之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思想、价值观。
第二,视听法
视听,是最形象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适当运用视听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视听法。即通过听录音、观看原声英文影片等,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视听法是在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或是多媒体优势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图片、影像和声音,不仅能够快速地理解和领会相关的文化知识,还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例如,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可以适当安排时间播放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或舞台剧的片段,并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这样,同学们就会对作品内容有直观形象的理解,不再有抽象晦涩之感。视听法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深入故事角色中,从而产生对角色感兴趣,对角色有研究的欲望。如果要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吃透文学作品。在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慢慢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和艺术形式之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并在脑海里形成深刻的记忆。文学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每种题材的语言特点不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鉴赏,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The MillionPound Bank—Note”里它作为一篇阅读文章,它的语言凝练、诙谐,并具有讽刺意味。通过视频中我们看到餐厅老板娘开始瞧不起衣衫破烂的亨瑞,说道“He eats like a wolf”,但当她听说亨瑞拿出了一张真正的百万钞票时马上换了一副谄媚的嘴脸,于是“hits her husband’s arm”而且责怪说“Andyou put him in the back of the restaurant!Go and see him atonce!”简短的几句话,把讽刺的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直观下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根据上下文仔细阅读,并运用,同学们如果在长期的学习中日积月累,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就会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