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B超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阴道B超在妇产科应用十分广泛,但对子宫腺肌病中的特殊类型子宫腺肌瘤报道颇少。阴道B超具有分辨力高,看组织结构更加清晰的优点,对子宫腺肌瘤的早发现,早期诊断帮助很大。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子宫腺肌瘤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以阐明经阴道B超对它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8例,年龄35~51岁。均有月经不调和继发进行性痛经,月经来潮时疼痛尤为显著。①仪器:安科ASU-880,经阴道探头频率7.5MHZ。②方法:嘱患者排尿后经阴道检查,仔细观擦子宫的大小、形态、边缘情况、肌层回声、内膜线位置及厚度;腺肌瘤的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以及双侧附件情况。
  
  结 果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中,腺肌瘤14例,子宫肌瘤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8%。子宫腺肌瘤好发于子宫体后壁92%,前壁仅8%。瘤体2.3~5.6cm,平均4.0cm。其声像表现:①腺肌瘤的形态规整,边界欠清晰,周围无包膜;②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以略强回声常见,呈轻微网络样回声,后方有时可伴有声衰减;③腺肌瘤多数不突出于子宫表面,故宫体常呈球形增大;④腺肌瘤多发生于宫体后壁,且多为单发;⑤因腺肌瘤多发生于宫体壁、宫内膜线前移现象较为多见;⑥其他:常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
  
  讨 论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子宫内膜异位于一处肌壁内,并被增生的平滑肌所环绕而形成的团块。它很像平滑肌瘤,但又不是病例意义上的真正肌瘤,因此,不管从临床还是B超,常忽视了对本病的诊断,往往漏诊或误诊为子宫肌瘤,而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组成,可生長在子宫的任何部位,边界清晰,有包膜。可为单个,但大多数为多发,致宫体形态异常。其声像图可分为高回声型、低回声型、中等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内部甚至可出现钙化、水肿、玻璃样变、红色变性、血肿、坏死、囊肿、脂肪样变等。形成腺肌瘤的患者,超声显像动态观察其病灶回声团块月经时增大而月经后又缩小,结合痛经症状明显,可与子宫肌瘤相鉴别。临床上,常规药物治疗对于子宫腺肌瘤效果并不理想,仍以手术治疗为较好的方法。
  综上,经阴道B超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受腹腔肠气、患者体型、子宫位置、患者憋尿情况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干扰,能直观、清晰地显示子宫腺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具有利于与子宫肌瘤相鉴别,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意义极大。
其他文献
苏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人的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告诉我们:“研究性学习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指出:“(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③  研究性学习中的体验,让学生感悟人生,发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6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妊娠恶阻患者,用维生素B1、B6在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痊愈2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目的比较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89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检验组(39例)和生化
摘 要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单节段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腰椎滑脱患者21例,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单节段椎弓根置钉,并利用预弯好的固定棒进行单节段复位并固定,并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21例均获随诊,平均随诊19个月(12~29个月)。术后19例症状消失,2例遗留一过性下肢痛。X线显示11例Ⅰ度滑脱均完全复位,9例Ⅱ度滑脱8例完全复位。1例Ⅲ度滑脱未完全复位。均椎间融合。结论:
一、知识分析  分析与综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基本策略,是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江苏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新增加的两个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教学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综合策略,三年级下册教学从问题出发思考的分析策略,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综合策略是从条件出发分析与解决问题,分析策略是从问题出发分析与解决问题;相同点是:都是据根数量之间的运算关系进行分析,而且使用的数量关系相同,都是为了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目的:茵桅黄联合生态制剂"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茵桅黄口服,治疗组:妈咪爱联合茵桅黄口服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
摘 要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8例疗效分析。认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移位理想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094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人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12岁,平均7岁。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