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的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xiong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周血树突细胞(DC)对疱疹病毒感染机体的反应和体外诱导成熟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DC亚群(CD11c+DC和CD123+DC)及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联合培养体系诱导成熟的DC表型(CD11c、CD123、CD1a、CD80、CD86、CD40和CD83等)的表达,并以1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RGH患者外周血CD11c+DC数量达2.54%±0.19%,比对照组(1.77%±0.83%)明显增高(P<0.05),CD123+DC(0.27%±0.16%)较对照组(0.43%±0.19%)显著降低(P<0.02);患者组CD1a、辅助刺激分子CD80及DC成熟的标志CD83等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19%、0.28%±0.14%及0.18%±0.1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6%±0.03%、0.17%±0.11%及0.10%±0.06%,P值分别为<0.01、<0.02及<0.01.RGH患者经体外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表面各种免疫分子CD11c、CD123、CD1a、CD80、CD86、CD40和CD8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RGH患者外周血CD11c+DC摄取病毒抗原后被激活,表达高水平的辅助刺激分子,增强抗原提呈功能,直接启动抗病毒T细胞免疫应答。

其他文献
原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儿科肾脏病中较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如生长发育障碍、肾钙化、骨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只要早期施以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病例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目的 探讨和比较不同病理状态下实体肿瘤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及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水平和胸腺肽α1(Tα1)水平的改变的意义.方法以残余胶原结合力(R-CBA)检测血清vWF-cp活性水平、免疫放射分析测定suPAR水平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α1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状态下84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WF-cp活性水平,以及vWF-cp活性水平与suPAR和Tα1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