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上也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展开论述,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优化课程建设的原则和举措。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我国的中学教育,在制度上都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过多的重视应试教育,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而,我国不断的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逐渐的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完善的心理教育的课程建设,在心理教育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一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课程理念。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课程要求为目的,进行系统化的心理教育,不助于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高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其性格和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作为日常教学工作来抓。教师在心理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基于课程观念的不完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课程化,缺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形式化,教学活动过于僵化。
  2.心理教育教材不完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材五花八门,在内容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偏差。尤其是心理教材注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忽视了高中生本质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材在内容设置上,缺乏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尤其是学生情操、性格等方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本质性的教育。因此,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上与教育目标相脱节,在心理教材上还需要逐渐完善。
  3.课程设置不合理,尤其是理论课和活动课的课时比重不合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合教学,尤其是基于活动课程,诸如体育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的学业课程量大,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以至于在实质上缺乏有效的课程设置。同时,纯粹的理论教学,使得教学活动缺乏实践性,尤其是基于活动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心理健康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心理课程上处于被迫或不情愿的状态,以至于教学效果让人堪忧。
  二、优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1)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课程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教师的指导教育,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对学生的情感和人格,进行正确的教育,减少宽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设计。
  (2)基于有效的情境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基于有效的情境,进而到达心理教育的目的。尤其是设定不同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放置于教学活动中,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到心理因素的存在。同时,基于教学情境的构建,丰富了传统的心理课程,是优化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3)活动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在课程建设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现状,予以课时上的有效调整。尤其是以活动教学为主,对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以活动为主体的心理教学,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有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2.优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1)完善课程理念,尤其是课程属性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体验性的课程,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切身体验。因而,在课程建设中,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地引导。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体验式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内心因素,基于有效的活动教学,让学生的心理在活动中,进行释放和交流。并且,在课程建设中,关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基于实际的生活行为和思想,开展课程建设。
  (2)完善心理教材,尤其是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心理的教育。因而,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以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为核心,构建教材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情感和人才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应该更多地体现于教材之中。并且,宽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可以适当的削减。
  (3)完善课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因而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要规划好理论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课时比重,尤其是基于活动课程的教学开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方式。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的被现代的教学形式所取代。尤其是现在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發展。
  参考文献:
  [1]方双虎.学校心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
  [2]赵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反思[J].黑龙江教育.2011(01).
  [3]于洪霞.浅谈新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06).
  (作者单位: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编辑/李文亮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深入,智能机器人的教育走入中、小学校的课堂已经成为可能和必然趋势,本文拟就机器人教育进入课堂教学作一次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 智能机器人  一、为什么要开设智能机器人课程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特别强调注重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培养,注重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智能机
【摘要】农远工程模式二的运用在我校是从2006年9月份开始,至今已走过6个年头。由开始时极少数人会用,到现在大多数教师会使用,由当时的逼着用,到现在的抢着用。6年的实践,让人看到了可喜的成绩,但作为远程教育管理员,也看到了这种可喜背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远工程 应用 问题 对策  农远工程的实施是党和国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旨在使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的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模型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在接替过程中引发与选择思维方向,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所以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模型、应用模型,就是要求教师致力于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取得数学活动经验。它是把“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纳入数学教育的一种可行手段。  【关键词】小学 数学建模  一、建模的策略  1.精选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建模的興趣。数学模
第21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0)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其宗旨是为海内外过程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提
【摘要】由于农村学生的特点、长期依赖政治教师的教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九年级的政治复习课效率低下,针对农村初级中学的实际,笔者进行了多番尝试和反思,认为无论是哪种模式都得对照“有效”“高效”这标准,在各种的探究中,应该关注三个方面:重基础、显能力、养情感,尽力构建有效的复习模式。  【关键词】农村 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复习课  现代学习理论观认为:初中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知识、积累(建构)、运
目的定量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循环DNA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7月间的急性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治疗前、后患者各20例;留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