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兴趣 课堂 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用课前五分钟
  上课前五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猜猜谜语、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老师想和你成为朋友”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寥寥几句就打破屏障,排解紧张情绪,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营造了宽松的对话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心理磁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欢快的环境气氛中不知不觉进入课堂情境,课堂成了学生思维的运动场。
  二、课堂气氛巧营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例如,学生在课外进行手抄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抄写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巧用微笑来上课
  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真切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同时还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表现自我的机会。有些老师在上课时,总是板着脸孔,处处想着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你的亲切感。试问,这样的话,还有哪个学生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自身的学问和良好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缺乏征服学生的魅力,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快乐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农业的变化真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现今农业的变化。我特意寻找一些关于农业科技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现今农业的变化之大。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巧用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懂得该如何调动课堂气氛,也不愿意去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就不可收拾,形成了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在静静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苦口婆心,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巧用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版),2012,(02)
  [2]颜移秧.职专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6)
  [3]胡娜.对如何改善高校英语大班教学课堂气氛的探究[J].考试刊,2012,(11)
其他文献
当学术界开始研究正常的和天资优异的儿童时,科学家发现对于幼儿来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定数量完全不同的能力,这些智能是音乐、绘画、舞蹈、雕塑、诗歌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思维基础
【摘 要】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主要用于盛装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物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所以压力容器的质量密切关系着人类的财产及人身安全,这就要求对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要严格把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论述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点及控制方法。  【关键词】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产品质量;控制  一个健全的压力容器制造厂家,为了制造出符合压力容器规程及国家法律法规的
米脂地处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中游,北承榆林,南连绥德,面积1212平方公里.自古以来窑洞一直是当地百姓主要居住形式.县志记载,至少在4000多年前,境内先民已懂得选择被风向阳的山
【摘要】新课标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使其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包括方方面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文素养,它不仅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文化信息的积累,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它的人文性就要求初中生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改革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模式 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r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11月通过的一项决议,决定设立,2000年6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召开首次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委会
坚实教育基础,加重学生的课业程度成了学生取胜的手段,再加上各方面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或教学理念提出已有十个年头了,程老师能创立学派,形成理论,自有其丰赡之处。只是他的理论对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太过于丰厚、高远,难以实践,我们还需构建属于自己的,具体可感可操作的“语文味”。  一、“语文味”教学实践  (一)咬文嚼字  识字教学可以从的音、形、义、运用、甄别、积累等角度体现“语文味”。  比如教学“海滨的小镇”中的“滨”字,读音是前鼻音,在字典里的意思是“
期刊
期刊
体育文化应该是人类本身需求的一种特殊反映,这种文化是人类在日常的体育生活及体育实践中慢慢创造出来的,并且各种体育文化类型分别以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存在着,同时直接或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规模也随之增长,在污水处理量增长的过程中,污水处理厂能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我国污水处理厂能耗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途径,并且对现有设备进行了一定优化改造,通过多个环节的节能降耗处理,实现降低成本、减少用电消耗的目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技术发展  近年来,我国县级污水处理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