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生个性培养思路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o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5-01
  个性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展示,保持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现在的教学中个性往往受不到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展现不表示认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创造者的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个性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发挥启蒙性的作用。个性培养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教学改革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一、美术个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学生个性培养方面有很多的不足,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在美术个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
  1.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受到影响
  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更偏重于理论教学,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为学生准备好固定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陷入固定的思维,创造力的发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会受教学考核标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会一定程度上抹杀学生的灵感,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教授统一的专业技能,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学中固定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某些程度上放弃自己的思维而去接受教师所教授的思维方式,也就进一步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2.学生作品中教师干预力度较大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有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但有些时候教师会否认学生的创作,进而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禁锢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事物的想法不同,他们的创作灵感也不同,每个学生对于作品创作都有自己的方向。但是教师们会用统一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培训,会在一定程度上抹杀学生的灵感,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确定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注重专业技能,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审美方面的教育,以传统的观念为标准,对学生的一些思想进行了否定。在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作品的想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个性培养的路径研究
  学生的个性培养对于美术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对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培养途径进行研究,以便于美术教学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生对于很多事物都有很新奇的想法,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其鼓励,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影子的游戏一课中,可以让学生表达出自己所想的影子是怎样的,存在着怎样的秘密,然后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来,从而深刻理解课程的意义。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保持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对学生的想法及作品给予肯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制定适应的教学计划与方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创作的能力。比如学生对苹果进行绘画时,让他们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如何下笔进行描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些学生会从苹果的形状入手,还有一些学生从苹果的色彩出发,进一步描绘自己眼中的苹果。
  3.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对于色彩绘画的审美,还有对大自然的审美,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独特的审美角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从而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形成较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念,体现自己的审美个性。学校也要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自己的个性。
  4.激励学生展示个性能力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利用合适的时机,引导、鼓励学生个性能力的展示。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物临摹以及帮助小学生们在画画中掌握绘画技巧。老师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适当的时机,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们进行积极的鼓励,让学生们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化能力。比如说,在欣赏某一优秀美术作品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一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赏析,并且鼓励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学生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老师也应该用赞赏的态度来鼓舞学生,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对学生的个性化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个性是一个人思维方式,素质品德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表现,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个性培养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以帮助美术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0-01  音乐课就要体现音乐的特点。音乐速度、节奏、情绪、音区、旋律、曲式结构、演奏乐器、演奏方式、音乐体裁、音乐风格、音乐背景、演唱方式、演唱风格、演唱形式、音乐标记、音乐表现情景、音乐的和声、乐曲的调式调性。掌握了乐曲的这些要素,就解决了欣赏课不知道怎么上、上什么的问题。  张琳珠老师的观摩课
【摘要】针对目前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单一;考试制度不合理等弊端的问题,笔者首先研究了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其次研究了考评机制的优化,以便为公共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和考核方式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共体育 教学内容 考评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0-02  就目前国内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而言,由于长期沿用传统教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要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对中小学音乐特长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 特长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9-01  在音乐特长生培养中,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呢?下面,本文
目的:探讨延伸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探讨高职学生的微阅读行为需求及影响因素。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服务方向,对微时代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图书馆
摘要: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类将优秀的文化成果逐步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动态,体现出了人对自我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心理修养,其所存在的人文精神就是最核心的层面。人文精神通过引导人的精神生活,帮助人们在所生活的世界中选择更加有价值和合理性的生活方式,去自由的寻找人生的尊严和幸福。而大学老师的人文素养是建立在文化修养之上,体现在精神和实践上面。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需亟待
【摘要】小学开展体育课,就是为了增添孩子的乐趣。体育课在老师带领下可以做很多运动,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这些运动项目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足球来说,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孩子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助于培养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品质。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足球运动 合作意识 身体状况 良好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说到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一些本土美术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人们逐渐忽略,由于人们对于本土的美术资源开发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与进步,美术教学中的地域文化也不再凸显。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到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本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本土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各行各业的就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当前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希望能够解决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就业 导向 电子技术基础 一体化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