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室环境下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u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各学段各学科在探索未来教室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不断与未来教室环境融合,优化教学,创新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需突破机房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及软件工具,开展未来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未来教室融合了平板电脑、无线网络、互动式教学平台等资源,硬件环境完全区别于信息技术课堂的传统教室环境。要突破传统计算机设备的限制,把学习环境及硬件迁移至平板电脑,发挥平板电脑本身的硬件特点,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下面,笔者以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中的《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课为例,结合观摩其他学科教学的心得进行信息技术课堂与未来教室的融合探究。《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课综合运用了凤凰智慧课堂软硬件体系,通过双电子白板展示、屏幕同传、互动管理、电子资源等师生互动功能展开教学。
  ● 课前精选教学资源,融合教学内容
  1.发挥设备优势,寻求课程突破点
  未来教室中学生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平板电脑。平板电脑相较于传统计算机集成性更强,它集成了麦克风、拍照、触屏等功能,使用方便。《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课的内容包含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智能机器人等内容。模式识别、机器翻译在平板电脑中有很多常用的APP软件,如百度APP、讯飞输入法APP等已经集成了相应功能。因此,选择该章节既与课程本身的内容相联系,又升华了硬件设备,将传统计算机转向平板电脑,发挥了未来教室环境中平板电脑的优势。平板电脑的使用变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未来教室中无线网络全覆盖,在该环境中,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可引入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设备,丰富未来教室环境,并拓展课本中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知识。
  2.升级教学资源,制作实用操作手册
  平板电脑的使用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但平板电脑也是学生必须使用的解决课堂任务的工具,这就会带来新的问题:学生能否熟练操作这个工具去解决课堂中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平板电脑工具的作用,在课前,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做好预设,将本节课中常用的平板电脑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做成使用手册,通过未来教室的电子资源包发送给学生作为参考,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操作手册逐步解决课堂中的问题。
  ● 課中创新规划教学任务,深化课堂体验
  1.创新设置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体验模式识别技术和机器翻译技术,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去解决问题,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问题。模式识别技术中包含多种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图片识别技术、手写识别技术等。平板电脑中的百度APP软件是最常用的信息检索软件,它集成了多种识别技术。本节课设置了综合检索任务,设置了如下情境:老奶奶不会拼音、五笔输入法,但需要在平板电脑中输入信息,查找以下内容:①“叕”的读音是什么?②“佛阁春望苗圃翠,南湖秋月藕塘香。渔舟晚唱天天乐,佛寺晨钟日日忙。破浪扬帆千舸远,摩肩游客筑人墙。”诗中所描述的景点是哪里?要求学生通过课前操作手册及课堂知识的铺垫,选择合适的模式识别方式解决问题。在该情境中,对于问题①中“叕”的读音,学生可以使用手写识别,也可以通过拍照生成图片后使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解决问题。不一样的识别技术,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是不一样的。课堂上选择学生代表进行展示,通过实时推送展示过程,让所有学生观察不同识别技术的使用,对比不同识别技术解决问题的方式及速度,体验在具体任务下如何选择最佳处理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中创新使用讯飞输入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在日本或俄罗斯旅游,需要向当地居民问路,但不会当地的语言,如何解决问题”,先由学生展示解决办法,再由教师引导后引入目前较流行的讯飞输入法,展示讯飞输入法中语音识别及机器翻译结合的面对面翻译功能。通过多种工具的对比,学生感受到手机、平板电脑中软件的优势,教师再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工具去解决问题,通过方法对比不断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巧妙借助互动平台,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互动模式的多样性是未来教室相较于传统课堂的优势。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课前通过智慧课堂互动平台,预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整节课采用小组积分制,组员完成任务,小组加分。本节课中设置多个教学实践任务,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可让学生代表实时展示,如检索“叕”的读音。该部分通过未来教室互动软件的动态大屏幕,实现学生屏幕和教师端大屏幕的实时互动,方便学生即时展示操作结果。有的任务需要学生在体验后总结观点,如说一说对人工智能的看法,该类型的提问可以通过凤凰智慧课堂的电子点名系统,随机选择学生。该软件中还包含了互动答题、抢答等功能,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组内的合作及组间的竞争,大大提高课堂的讨论氛围及效率。
  ● 搭建课后评价反馈体系,促进知识拓展延伸
  本节课教材中的内容相对单薄,而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学生应了解并掌握更多相关方面的知识。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只是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知识的简单体验及引入,学生需要在课后通过其他资源或途径进一步进行拓展学习。课后,基于凤凰智慧课堂的教育平台,教师将拓展资料如“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视频”等通过电子资源包以课后拓展任务的形式发送给学生,给予学生课后学习的任务引导,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的前沿知识。课后或下节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自带题库测验平台进行检测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掌握及完成情况,为知识巩固做好数据铺垫。
  未来教室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既丰富了教学的软硬件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通过新型的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在整节课的探索过程中,通过教师前期的资源准备,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参与度也较传统课堂更高,同时学生间的探讨与合作交流更紧密。这样的新型教学环境为信息技术课堂创造了各种可能性,信息技术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该积极开展基于未来教室环境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升自己对未来教室环境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适应未来教室这一新型教学环境,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其他文献
红尘滚滚,看似不可抗拒,殊不知闭门即是深山,其奈我何?   古代把居家修行的人叫居士,文人们也喜欢给自己取一个什么居士的雅号,以表明某种人生志趣。譬如欧阳修就自号六一居士,公退之暇,徜徉在诗、酒、茶、棋、金石铭文之间,自得其乐,可不是闭门即是深山?   世事纷扰如麻团,解不开剪不断,这时需要一颗包容淡定的心,像老子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为天”,虚怀若谷,海纳百川,那点人世的小芥蒂,还有
秋分时节,蟹肥稻黄,瓜果飘香。“五彩的田园美如画廊,美丽的乡村鸟语花香……”9月23日一大早,走进位于全国农业展览馆的首届“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丰收中国》的歌声悠扬,欢庆的锣鼓响彻,座座粮囤映得满眼金黄。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实践闻名的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到农村改革春雷涌动四方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从2000多年来一直造福生民的四川都江堰,到后稷“教民稼穑”的陕西杨凌……丰收中国,普
在互联网学习盛行的今天,获取知识,不再是难事。各种学习网站、微课网站、电子或视频类教程,图文并茂,给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只要有学习的想法,一定可以在这众多的学习方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但在目前的各种学习方式中,很少有一种能将学习与创作实践深度结合的方法。  在NOC活动中,赵娜老师的《滤镜效果》学习工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想到了深度学习这个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学习方式。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李副局长,您好。多年来,溧阳市一直高度重视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构建起了与教育现代化相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和应用体系,为溧阳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那你们是如何真正做到配好教育技术装备的呢?  李建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
相传明朝年间,有位秀才乡试屡试不中。此次乡试放榜亦名落孙山。愁闷之余,信步来到一古禅寺。秀才无心参禅,亦无意阅览佛法和风光。唯呆立一古松下,口作吁叹之声。寺内方丈见此情境,合十问曰:“施主莫非为榜上无名而惆悵?”见秀才面露惊愕,方丈拈须一笑:“施主着儒生衣冠,放榜之日面露愁容,必为榜上无名而负寒窗之苦。”秀才面露羞愧之色:“老方丈所猜不错,学生十年寒窗,九载遨游,读圣贤之书,习兵法列阵,非为功名利
新课程实施以来,摩课、磨课成了一种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新理念的认识缺乏一定的深刻性、科学性,导致教学理念和行为出现诸多的偏差。不少教师虽然照搬了观摩课的设计但没有模仿出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问题思考空间狭窄,缺少思维的提升;课堂环节宽松了,但忽视了对课堂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中注重了激励性,但又忽视了对错误的纠正。此类“邯郸学步”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我与开源硬件结缘于十年前,那时的开源硬件还是小众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刚刚起步。2011年左右,我在做DIS(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研发工作,常常往返于北京景山学校和北京师范大学之间,探寻DIS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案例。那时候,吴俊杰老师刚到景山学校任教,跟北京师范大学项华教授在做T-Bare(基于艺术、研究和工程的技术教育)课题研究,从事国内早期STEAM与教育相关的探索工作。T-Bare項目在软硬
空巢老人的平安总是令人担忧,然而比这更令人担忧的,是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  张大爷老伴去世有两年了。张大爷身子骨还可以,但没什么爱好,仍自己单独过,有时自己做点饭,或在外面买点吃的勉强凑活了。最近半年,张大爷不知怎的总想起老伴,心情逐渐不好起来,总是郁闷、沮丧,感到孤寂,愁容不展,焦虑不安,长吁短叹,不思饮食,睡眠也不好,有时会哭泣、自责,自觉活着没意思,甚至想伤害自己。  空巢:不得不面对的生活
四月,从常州参加STEAM教育论坛回来,我在动车上看了一本讲述为大山深处的学生送午餐的书。书的名字让我很有感触——《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作者邓飞是一名调查记者,十一年来用他锋利的眼和笔揭露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如今,他换以温柔的力量,发起名为“免费午餐”的公益项目,帮助山区学生免于饥饿。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学生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让我们真切地感
6月29日,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农广校组织种养殖农村致富带头人共30人赴上海培训学习。此次培训采取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的方式,学习都市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措施以及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的高效安全等方面的知識。组织学员参观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荷兰温室、表型育种平台、水培蔬菜工厂等。学员们表示此次学习收获很大,会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创新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做大做强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