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中国传统面向世界未来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meng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2年甫一创办,北京胡琴节就在海内外取得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这个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民乐系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民族音乐节暨第三届北京胡琴艺术节”于2018年1 0月18日至10月21日在众人期待中如约而至,本届胡琴节的成功举办让业界人士进一步看到,它的影响力由积极而变得深刻,由广泛而走向深远。
  一、第三届胡琴节总体概况
  “第三届北京胡琴艺术节”(以下简称“胡琴节”)一如既往地推出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既有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主胡的展演,又包含了对当代胡琴音乐代表作(或新作)的演绎和讲座解析。当然,新亮点也不少:首次增设了“艺·德奖”(优秀二胡演奏人才奖)的评选,设置了高校胡琴人才培养、胡琴重奏及弓弦乐团的发展和改革开放40周年胡琴艺术发展论坛等议题。
  对于设置新内容的缘由,胡琴节艺术总监于红梅表示:多年来,组委会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胡琴节在成为探讨交流的良好学术平台的同时,更好地成为胡琴音乐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胡琴节寄望于让业界同仁们献计献策,寻找更符合胡琴艺术规律的教學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另一方面,胡琴节始终直面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不断思索如何在扎根民间沃土的同时,也让胡琴艺术富于创新精神,反映时代风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
  总之,本届胡琴节既展示了当代胡琴艺术的新风格、新特点、新趋向,也在探索胡琴艺术繁荣之路方面给出了令人瞩目的答案。组委会为本届胡琴节安排了5场音乐会、5场讲座、2场展演、2场论坛以及2场展览。分别概述如下。
  二、多样式,多风格的胡琴音乐会与展演
  本届胡琴节的五场音乐会,按上演顺序分别为:开幕式音乐会、板胡专场音乐会、胡琴室内乐音乐会、多种胡琴音乐会及闭幕式音乐会。
  (一)开幕式与开幕式音乐会
  胡琴节开幕式由于红梅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研究员致开幕词。组委会先宣布了本次“艺·德奖”的获奖选手名单,分别为高白、李仓枭、赵丹青、王梓同、季金。
  音乐会上半场以《听松》(华彦钧曲、田再励配伴奏)与《走西口》(鲍元恺编曲)拉开序幕,由二胡演奏家田再励领奏;接着是“艺·德奖”获奖代表高白演奏的《古巷深处》(李博禅曲);其后是二胡演奏家赵寒阳与刘音璇等人合作演绎的《山遥》(王国潼曲)、《行街四合》(陈耀星编配),最后是陈耀星、陈军、陈依妙祖孙三代演奏的《陕北抒怀》(陈耀星、杨春林曲)和《战马奔腾》(陈耀星曲)。
  下半场演出,由林涛执棒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担纲协奏。马向华、白杨演奏的双二胡协奏曲《楚颂》(李博禅曲),奏出了波澜壮阔的豪迈。邓建栋则将《长城随想》(刘文金曲)后二乐章表现得如泣如诉、荡气回肠。于红梅演奏了终场曲目《卧虎藏龙》(谭盾曲),挖掘出了每一个细腻的音响瞬间,精彩地诠释了这首抒情性与戏剧性结合的优雅音诗。
  开幕式音乐会在曲目选择方面广纳博收、包容开放,从传统民间音乐的改编曲到当代热门新作,内在地表达了某种“传统一现代”的互动。同时,在演绎上又体现出极高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代胡琴艺术发展的新高度。
  (二)板胡专场音乐会
  10月19日晚的板胡专场音乐会共上演了9首作品,其中5首是新作首演。演奏家主要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板胡专业的部分师生和毕业的校友组成,艺术指导是板胡演奏家李恒。
  上半场曲目有,板胡合奏《迷糊调》(鲁日融编曲、李恒编配);圣风室内乐团演奏的民乐室内乐《生死场》(陈欣若曲);张珊珊、朱嘉仪演奏的板胡二重奏《长安意象·秋歌》(首演,张旭光曲);杨勇创作的民族室内乐合奏《民俗三则》(第一乐章:瞳日);石梦迪创作的民族室内乐《洛神赋》(首演)。下半场曲目有,胡瑜等首演的板胡与古筝重奏《风藏侠影》(李尚谦曲);胡穆楠首演的板胡独奏《晋风》(李恒曲);马东岩的板胡独奏《秦川行》(李恒曲);以及由姜克美演奏的首次改编成室内乐版的《乱弹琴声》(王丹红曲)。
  板胡演奏家胡瑜担纲指挥的本场音乐会展现了中央音乐学院板胡专业出色的教学水平和丰厚成果。音乐会将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呈现了当下板胡艺术发展的现状。
  (三)胡琴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担任10月20日晚“胡琴室内乐专场音乐会”10首曲目演奏的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6所音乐院校的8个室内乐团。
  演出曲目有,胡琴四重奏《胡中越影》(何娜曲);二胡与巴杨三重奏《回旋曲》、胡琴与扬琴四重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均为芮雪创作):胡琴四重奏《西关故事》(李复斌曲)、《春郊试马》(陈德钜曲,余乐夫改编);胡琴三重奏《弦锁秋宵》(首演,孙兆余曲)、胡琴四重奏《弓弦舞》(李博禅曲);胡琴四重奏《人生如戏》(曲大卫曲);胡琴三重奏《行歌》(刘畅曲);胡琴四重奏《湘韵》(第二、三乐章,刘卓夫曲):民乐室内乐《圣风》(常平曲)、《舞舞舞》(张帅曲)。
  本场音乐会的最大看点是,它集中展现了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在胡琴室内乐的创作、演奏和教学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同时也突显了胡琴节汇聚全国胡琴艺术“精粹”的特点。
  (四)多种“胡琴”音乐会
  10月21日下午的多种“胡琴”音乐会一共推出了9种“胡琴”类乐器演绎的13首作品,散发出浓厚的原汁原味的民间乡土气息。
  曲目有,李永志演奏的板胡独奏《河南梆子腔》(赵国良曲);周春元演奏的四胡“唱段”《大过门》《丑末寅初》;贺西格演奏的由其本人创作的马头琴曲《风中的苏力德》、马头琴与二胡《传奇》;阿比旦·阿地力江演奏的艾捷克独奏《乌夏克木卡姆序曲和间奏曲》、萨塔尔独奏《母亲》;苏雅演奏的蒙古四胡《说书调》《牧马青年》;胡化山演奏的软弓京胡《抬花轿》;张永智的雷琴独奏《沙家浜》(”智斗”选段)和《贵妃醉酒》;最后是李玉璞用京胡演奏的京剧曲牌《夜深沉》(吴华编曲)。   音乐会向观众展示了各类“胡琴”的形制、声音特质和不同风格,展现了中国民间胡琴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文化魅力。
  (五)闭幕式音乐会
  10月21日晚的闭幕式音乐会融学术性、专业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呈现了当代胡琴(主要是二胡和板胡)音乐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本场音乐会演出的9首曲目分别是:胡穆楠的板胡独奏《汾水情》(李恒曲);陈艳的二胡独奏《不度》(钢琴伴奏版首演,陈哲曲);闰国威的二胡独奏《墨梅》(于红梅曲);杨雪的二胡独奏《碎叶城倒影》(李博禅曲);孙凰的二胡独奏《阿曼尼莎》(王丹红曲);朱江波的二胡独奏《竹韵》(吴厚元曲);胡瑜的板胡独奏《悲欢之河》(首演,孙晶曲);王颖的二胡独奏《太阳祭》(钢琴和打击乐版首演,张朝曲);全体演员合奏的“乐队作品”《原野的风》(首演,张朝曲)。
  本场音乐会展现了年轻一代演奏家们炫亮的风采和无限的前景,也再次展示了中央音乐学院胡琴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水平。
  (六)两场“戏曲与地方音乐主胡展演”
  两场展演以广东漢乐和河南豫剧为主要内容都以“讲解一示范一演奏”的模式进行。
  10月19日上午,广东汉乐的主讲者,来自天津音乐学院的居文郁先生首先以《古朴典雅的广东客家汉乐》为题做了报告。他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1)客家的由来和广东汉乐的历史源流;(2)广东汉乐的分类和演奏形式;(3)广东汉乐的音乐形态和曲调风格;(4)广东汉乐拉弦乐器的技法特点。随后,居文郁(椰胡)与其同事杨红(古筝)、王建欣(洞箫)共同演奏了五首广东汉乐的代表性作品。
  10月21日下午,河南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李永志主讲的《河南豫剧与板胡》,围绕豫剧的主要发展历史、板胡和豫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重点介绍了豫剧板胡的形制、定弦、指法和音色特征,以及不同豫剧流派如何影响板胡的演奏等等内容。
  三、广博深刻、洞见频出的讲座与论坛
  本届胡琴节的讲座和论坛邀请的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学家们,从胡琴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研究三个不同的层面畅所欲言表达观点。
  (一)两场“作曲家讲座”
  10月19日上午首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作曲家王丹红,她以《浓颜下的感悟——谈二胡协奏曲
其他文献
一天中午,班级卫生委员小杰发现班上承担清洁区打扫任务的一名同学还没有完成任务,便主动去帮忙。打扫完毕,他们将垃圾堆在一旁,还没来得及弄走,这时其他班的一名同学经过,不小心把垃圾踢散了。在相互理论的过程中,小杰与外班同学动起了手。  本来是去给同学帮忙,却打架吃了亏,小杰就到班上喊其他同学一起去“报仇”。班上十几名男生也“同仇敌忾”,要去打群架,体育委员小盼更是力挺,因为他平时与小杰要好。班长小凡竭
关键词:打磨结尾;明确;深入;精彩;作文评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2-0062-03  课引:  中心明确、突出是一篇作文的首要价值,而肩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的结尾段,对于一篇作文而言,意义更加深远。著名作家梁衡说:文章应当钻石磨。在这里,笔者化用他的话为“结尾应当钻石磨,千磨万练放光彩”作为这节课的主题。  教学目标:  修改
摘 要: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苏科版“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为例,诠释基于单元设计的高效课堂建构的实施路径,重点把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目标设计、基于课时目标的探究活動设计、基于课时目标的评价内容设计三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单元设计;高效课堂;实施路径
摘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这实际上就规定了初中物理的主要思想方法和主要知识体系.科学探究由七大环节组成,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由“分析与论证”环节得出的,此环节成为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环节,无疑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难点和困惑点.由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归纳物理规
【摘 要】拓展性课程“历史剧场”,是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历史,是融德育、美育、创新教育、历史教育于一体,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载体。“历史剧场”促使学生在演剧前拓展课本历史知识,占有史料,探究历史真实;在前后交互的拓展过程中,“读史”进而“明智”,培养历史思维,增强思辨能力;在演剧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感悟,甚至升华,内化其德,外化其行。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更要拓展第二课堂。拓展性课程
本刊讯5月8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西北工作站成立授牌仪式暨座谈会在西安举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总编辑张蔚萍教授、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段若鹏等为西北工作站成立授牌。  由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是一个全国性高层政工网、国家一级网站。主要为党政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
你见过,只开花不长叶的植物吗?  当花朵孑然独立,火热绽放,等待绿叶的出现时,这些“护花使者”却迟迟不现身;当青葱绿叶急急赶来“赴约”时,花朵却又早已枯萎零落,只留绿叶在原地独自“哀伤”。  彼岸花就是这样的花。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彼岸花开开彼岸, 花开叶落永不见。  彼岸花的学名叫红花石蒜,单从名字来看,倒还算个比较喜庆的名字。可为什么人们给它取了这么一个有点哀伤的“艺名”呢?其实,这个名字,是从
曾经有这样一组化石,分别属于两只侏罗纪早期的原蜥脚类恐龙。其中一只恐龙的两节颈椎骨异常地长在了一起,而另一只的两节尾椎骨异常地长在了一起,这两只恐龙的椎骨都是在关节接触面发生了异常的生长。科学家研究认为,这应该是脊椎关节病,这种疾病在雷龙、梁龙等恐龙中普遍存在。其实,这种疾病在哺乳动物中都有,只要不压迫到神经,除了脊椎不能灵活弯曲外,一般不会造成什么不适症状。  只是,有趣的是,在哺乳动物中,脊椎
前几个月,我因住院手术,需要请一位护工,才知道原来还有这类职业存在。他们每天24小时照料病人,吃住都在病房,一年到头没有休息日;工资不高,吃饭自己解决,收入的30%还要上交给职介公司。  照顾我的护工来自甘肃农村,姐妹三人及其他亲属共六人都在北京做护工。她初中没有毕业,丈夫连小学也没读完。家里的土地都承包出去了。他们结伴进城,就是为了给孩子挣点儿学费。除了护理我的时候,我很少看见她脸上的笑容。而且
1|2  作者:唯一視觉  机身:A7RM3  镜头:FE 24-70mm F2.8 GM1/125秒 F9.0 ISO 100  作者:Tang Vision  机身:A7RM3  镜头:FE 24-70mm F2.8 GM1/125秒 F11.0 ISO 100  1|2 作者:Tang Vison  机身:A7RM3  镜头:FE 100mm F2.8 STFGM OSS1/125秒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