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营暨航天专题营:航模飞行竞赛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15-21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同承办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营暨航天专题营举办,200多名全国各地优秀高中生体验了为期1周的航空航天科技之旅。本届科学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优势,为营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科技体验活动。学校总结8届科学营的承办经验,将7天的活动整体化设计为以航空航天学科基础知识学习为基本目的,包含“学习-考察-动手实践-自主思考-考核”5个环节的完整学习体系,具体包括聆听航空航天概论课、院士报告,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国家级实验室,参与航模飞行竞赛、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参加课程答辩和闭卷考试,考核优秀的营员获赠“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签名的奖品。基于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体系化设计,充分调动了营员的积极性和对航空航天知识的渴求,让营员在多种学习方式中,提升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吸收所学知识。其中,航模飞行竞赛最具专业特色,得到了营员的广泛好评。
  活动概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拥有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优势学科,在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蝉联世界第一。航模飞行竞赛,包括航空飞机模型和航天小火箭试飞模型2项竞赛,是学校参考国家级精品课“航空航天概论”教学团队建议,邀请曾获世界航空模型设计竞赛冠军的北航航模队成员作为指导,精心设计组织的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科学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
  课程基础
  航空航天科技作为高精尖领域之一,涉及的学科类别复杂多样,为了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航模飞行竞赛之前需要对航空航天专业领域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掌握其基本的知识结构。7月16日,科学营邀请学校航空领域专家、国家级精品课“航空航天概论”教学团队负责人杨超教授为营员讲授航空航天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从世界航空航天专业起源出发,以科技水平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逐步展开,并重点讲解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课程以大家生活中常见的航空航天工程型号为例,初步讲解了飞机、火箭的结构组成、关键设计、技术指标等内容,让营员形成了初步的专业认知。课程以专业教育促进情怀教育,通过介绍北航建校以来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引导营员理解“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涵,理解航空航天事业现在的成就是一代代青年人不断奋斗所取得的,是青年人爱国精神的直接体现。
  随后分别开展的航空飞机模型竞赛和小火箭模型竞赛,均分为制作和试飞2个环节,成绩由制作得分和飞行比赛得分构成,总分100分,其中制作得分满分30分,飞行比赛得分满分70分。
  制作环节
  营员每人配发航空飞机模型和小火箭模型制作材料,分别由北航航模队成员、北航宇航协会成员作为指导教师,根据已完成模型为参照,初步讲解组装过程,并联系前一天“航空航天概论”课程内容,复习专业知识。在随后的指导制作过程中,营员根据操作流程和指导建议进行模型组装。由于试飞环节对模型组装精准度要求很高,材料由模板和塑料组成,硬度较大,在组装时营员需要不断通过裁剪、打磨、胶粘等方式调整安装精度。营员约8~9人为1个小组,每小组配备2名志愿者和1名指导教师。经过两三个小时,模型制作完成后,由所有指导教师根据加工精细程度、外形美观程度、结构完整程度等项目打分,满分30分。
  试飞环节
  此环节航空飞机与小火箭略有不同,航空飞机模型竞赛设初赛和决赛2个环节,小火箭竞赛对风向有一定要求,且回收难度大,只进行1轮竞赛。
  在航空飞机模型竞赛中,要求营员根据统一指令放飞航模后,航模自由滑翔,记录航模着陆静止后,航模头部与起飞点间地面直线距离。初赛只记录距离,不计算折合分数,决赛记录距离并计算折合分数。决赛中航模飞行距离最远者得分为70分,其他参赛者得分按照实际飞行距离与最远距离的比值计算。
  在小火箭模型竞赛中,要求营员8~10人为1个小组,按照统一口令进行发射。模型升空后,根据统一标识,参考发射响应时间、起飞角度、到达高度、回收距离等项目进行综合考评。其中,发射响应时间无延迟、起飞角度与地面完全垂直、到达高度超过20米、回收距离在10米内的模型,记为满分70分。此环节由于需要操作和安装发射所需火药,要对营员在赛前统一由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在发射时也会设置安全距离,营员应严格遵循指导教师的口令实施发射。
  活动收获
  每次当营员模型试飞出色時,都会引来现场所有人的热烈欢呼。营员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了制作和试飞活动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在动手中学习,在竞技中感悟,为科学营活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充分动手操作,享受科学体验
  制作和试飞活动内容相对简单,作为1天的营队活动内容比较合适,营员可以很快理解上手。活动所需材料等较为简单,场地要求不高,开展较为容易。活动过程需要利用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不完全取决于此,同时还考验营员的表达能力、能手能力、交流能力等,这些都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基础能力。
  实践理论知识,提升科学认识
  此项竞赛为营员提供了接触航空航天知识的平台,结合开展的专业授课、院士报告、实地参观等环节,营员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和试飞简单模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充分结合,对航空航天知识体系建立较为全面的理解,这不仅激发了营员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现场分析原因,感受科学精神
  竞赛环节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试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模仿航天系统工程流程,开展现场“故障归零”,让营员体会航空航天作为最高精尖的技术行业,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出现简单的偏差,都会影响飞行状态,在实际飞机、火箭、卫星的制作过程中,要求更为严格。
  “相信每个男孩在童年时都有一个飞天梦,那蔚蓝的天空总是隐藏着一个又一个梦想,闪烁着令人向往的光芒。今天的我们,体验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有特色,也是本次科学营最为有趣的活动——航模制作与试飞比赛。真正到了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那一件件的成品都不是随便得来的。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都要经过一遍遍打磨和完善,我们手中的航模亦是如此。大家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后来的渐渐熟练,再到熟能生巧。就是那么一个上午的时间,手中的侧板、机翼、尾翼在美工刀下逐渐成型,顺次连接,在一片飘飞的木屑中,一个虽并不好看但凝聚了心血与汗水的航模终于制成了。这中间锻炼的不仅是动手能力,更是沉下心来,保持一颗匠心的意志。”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 袁代卓
其他文献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国家重要基础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铁路70年艰苦奋斗,40年搏击风雨,始终站在交通运输的最前沿,肩负重任,解民之忧。从缓解运能紧张,到大规模提高客车速度,再到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中国铁路成就举世瞩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这种用材料命名一个时代的做法,恰到好处地说明了材料是人类文明历程的加速器和见证者。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一类可塑性强、种类繁多且性能优越的材料的出现,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材料就是塑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制品,早上叫醒你的闹钟、午休时塞进耳朵的耳机、新买的漂亮衣服……塑料制品无处不在,甚至有人表示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就是“塑料时代”。  然而,在给我们
针对目前校园人工点名,费时费力、效率低且容易被同学蒙混过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点名系统设备,包括采集发送器、信号转换器和接收确认器。采集发送器包括信号采集模块和红
新时代召唤五四精神继续引领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拼搏奋斗,要求时代新人勇于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明确新时代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首先对百年
“万磁王”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一个反派人物,初次登场于《X战警》,是X战警的头号死敌。万磁王本名马克思-艾森哈特,具有超能力,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磁场操控武器,甚至可以控制地球磁场并且利用磁场让自己飞起来。  本次教育活动以万磁王这个角色为主题进行课程教学,以核心概念“磁畴”从微观角度理解宏观磁现象的原理,并加以拓展延伸。利用动漫角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对比、类比、假设、实验论证、做中学、猜想验证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把钥匙,也是一座桥梁,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湖南人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有一种“霸蛮”的韧劲,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长沙雅礼中学的科技辅导员马学品,正是靠着这股子拼劲,工作当中乐此不疲,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获奖学生。而作为他们的“引路人”,这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也让马学品深感欣慰。  如今,作为湖南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秘书长的马学品,又积极投身
郑永春,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长,“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己亥岁末,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肆虐,引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严重关切。我不是病毒专家,对肺炎的防治,我没有发言权。但我认识不少医生和生物学专家,跟他们学了很多知识,加上这次疫情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层面如此之广,涌现的信息非常丰富,足以让每一个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有所启发。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2020年2月21日,是中国原生动物细胞学、实验原生动物学的开创者张作人诞辰120周年。  1900年2月21日,張作人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张作人原名念恃,号觉任。父亲张倚曾任中学校长、医生。母亲持家务农。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