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也成了老师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96年前后的事。
  那时抓“普九”难度大、力度也大。当班主任的我,因为教学生几乎没流失又安排接手一个初一(2)的班主任。
  刚开学的第一、二天,就有十几个学生没有来。我们下去走访一周,来了几个,却仍有几个不愿来,一是家里很穷,几百元的学杂费交不起;二是成绩不好,赶不来功课……三番五次再走访、承诺,慢慢到齐了。可想而知,这样的班级肯定不好管。管严了,学生就有辍学危险!
  我那班有个个子高高的姓胡的男生,家里还只这么个独孙子,养得娇,顽皮得很;刚开始,他爷爷隔三差五到学校送东西;其实他住得离学校不远,每天回去住宿,但爷爷就是放心不下。爷爷也叫他守规矩,但也耽心孙子与同学发生冲突而吃亏,所以常来校看孙子;其实一般没有学生会惹他的。但他就是闲不住,老爱惹别人,特别爱惹女生,扯了人家头发,撕了纸张,弄脏了衣角,丢了书本,打坏了凳子……弄得学生告他的状不少,周围没有同学愿意跟他坐……我个别找他谈得不少,他不住地点头“明白道理”,也承认错误;那只能管住一会儿,又爆发“纠纷”,他算得上一个“问题学生”。
  我跟他爷爷交换看法,爷爷有时赞同,支持要管严严的,但有时也很袒护……久而久之,我细心观察,发现他很有自尊,学习是超过不了有些同学,可他劳动能吃苦,乐意帮助小同学或女生,挣得一些“男子汉”的面子。他爷爷叫他不要在劳动上逞能,可他不听,还愿干一点重活和脏活,这一点同学们也都肯定他;他爷爷认为他在学校与家庭判若两人。
  人总是有优点的,没优点的人不存在,就像没缺点的人不存在一样。当老师的就要发现、挖掘同学们的闪光点,不断激励、转化、重新塑造,不然怎么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
  两个月过去,期中考试了。胡同学考得不够好,名次排在三分之二的学生后面。但改选班干,我提议胡同学当劳动干事;三分之二的学生投了他的票,他当选了劳动干事。自此,班里教室值日、每周大扫除安排与检查,班级劳动任务领取与布置,就不用我多操心了。我管总体把握外加细致检查,他管具体的。
  当然,有的学生懒或者怕脏,他也大声吼,同学当面怕他而后通过多种途径告状,我帮助大家就某些事件分析讨论对与错,引导大家对“搞好卫生、完成劳动任务”要正确认识,从而提高思想,消除误解;但在表扬胡同学的主流时也对他简单的作法、急性脾气、以大压小等方面给予诱导;在个别谈心时也不姑息他,该批评的予以艺术地批评,特别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某些作法“错误”,既照顾了他的自尊心,又不迁就。他在劳动方面的积极表现,被我和学校多次给予表扬。因而,他慢慢乖巧起来,不是那么好动;在同学们面前也随和了许多,不是那么爱惹事了。但毕竟其接受能力有限,学习成绩老赶不上来,数理化老不行,他对这三科也没多大信心,但没有动摇我对他任劳动干事的信任。
  我带了他四学期,他没做引起学校、年级轰动的消极的事儿,却三次获得“模范班干部”。尽管我的初一(2)班、初二(2)班的学生在年级是个不安分的班级,但两年学生流失极少,这在那学费、学习成绩双重大压下是难得的,每次学校综合考评,我班总在年级数一数二;一些共班的科任老师还称“沾了光”。
  可我因为组织上的安排,变换一个初中任芝麻官。后来,听说这个班学生流失了不少(仍要通过其他途径“普九学习”回笼)。胡同学给我写了几回信,他坚持读完了初三,又复读了一届,才录取职教性质的“外国语学校“;几年学了又学,终于在广东某学校教外语。
  我不知他碰到 “问题学生”时,作何感想?
  
  邮编:438700湖北省英山县杨柳中学:
  电话:13477689544hgdlj@163.com
其他文献
中国人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恐怕得倒着说。早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中,就把70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也就是“早死”。  据新鲜出炉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我国正在通过实施和促进一系列的规划措施,降低由慢性病所导致的“早死”,以应对由迅速加快的
长春市慈善会自1993年建会以来,经过多方面努力,全口径慈善募捐总额1.87亿元,有40余万人次的城乡孤、老、残、幼、贫、病人员受到资助,各项管理和社会宣传等工作有序进行,慈善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借中华慈善大会和吉林慈善大会东风,在刚刚过去的激情五月,长春市慈善会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首次长春慈善月和5t19长春慈善日活动,全市各界共同迎来长春慈善事业又一个春天。    成功召开
虽然工作已有两年多了,但我恍惚间感觉自己还是刚刚毕业。我一直很庆幸大学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成为一名慈善工作者。在这里,我感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都很充实,并在工作中得到很多真切感触,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让我意识到了在当今社会还有许多阳光照不到角落,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今年夏天的一次走访,让我的心再一次震动。  2007年7月22日,星期天,本来应该休息的日子,但
对付传染病,我们有什么新武器?除了科研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探索和发现之外,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坦然面对,也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武器。为什么会恐惧  现代社会,就算传染病的病死率非常低,普通大众的恐惧依然非常普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可怕的历史记忆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公众的不安。  首先,大部分传染病非常容易传播,比如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场景可能是面对面交谈
年轻人不堪职场压力的报道并不鲜见,奔溃大哭,或者身患抑郁,甚至轻生。现实中一些职场中“996”的工作制,工作群时时刻刻的微信轰炸,逢年过节还要随时待命的节奏等,的确让不少职场人心力交瘁,处于心累远远大于身体疲惫的状态。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职场高压状态下,崩溃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年轻职场人的焦虑不是来源于考核指标、领导的施压,更多是由于对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的不满意。敏感群体
感恩节,上大学一年级的儿子回家,跟我们说的话明显多了起来,高兴得他妈妈眉开眼笑,给他又是买水果,又是买衣服,差点忘了自己没有“小棉袄”的遗憾。只是在厨艺上仍然展不开手脚:儿子不吃家里做的饭菜,从小学开始,他就拒绝吃中国饭菜。每每说起这点,他妈妈就悻悻然,觉得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失败。   一天,儿子跟我们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说他第一次赚钱,是赚得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容易,他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笑
由方庆云先生撰写的、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作序的《慈善三字经》已由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这是中国第一本为向社会广泛宣传慈善文化、慈善思想、慈善价值观而编写的、以“慈善”冠名的三字经。它涵盖了慈善事业方方面面内容,是广泛宣传慈善文化的一个难得的小册子。  众所周知,《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在瓢塾里就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
儿子10岁时,他爸爸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我还有一个女儿,两个孩子都很听话,功课也很好。虽然在生活上苦些,但我决心将他俩培养成人。  儿子上中学后,我对他管得更严了。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有人敲门,机灵的女儿立刻判断出是找哥哥的。我对儿子说:“快去快回来。”他刚一出门,我就急速让女儿在他后面窥视。不一会儿,女儿跑回来说:“他俩在楼下抽烟呢。”我一听,气得全身发抖。儿子一进屋,我就劈头盖脸地大声训斥
青海,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偏远和陌生的。玉树,更是不曾在脑海里有一丝印象。然而,一次天崩地裂的地震却让我从此走进了她们,从此有了很多机会去贴近并了解这个神秘而高远的地方。  随着国家对玉树灾区重建工作的展开,我的工作重心也自然而然转到这上面来。这也让我第一次有幸踏上这片古老而又壮丽的高原。之所以称之为有幸而来,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知之甚少,她对我而言既神秘又高不可攀。因为她的高海拔,也因为她蕴含着许
再次登上前往西部的飞机,因为连续不断的灾情,今年的工作重点都集中在了西部地区。这次的目的地是甘肃省。对于甘肃省,我并不陌生。生长在西北的我,对于临近几个省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因为航线是经过内蒙古的,所以对于这次出差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因为“512”地震,也因为“舟曲泥石流灾害”,甘肃省这几年更多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也被纳入了我们工作的重点。此次是受甘肃省慈善总会的邀请,前往考察。同行的还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