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y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关部门需要充分坚持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重点强化并落实新农村建设改革工作,并通过推进农村集體产权制度的改革来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更快更好地发展。基于此,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探索工作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1.061
  2016年以来,我国再三强调需要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全面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由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为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助于乡村振兴,同时也有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落实加以积极探索,从而助力我国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1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此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迈入试点推广阶段[1]。《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明确规定了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的归属,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不断扩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基于此,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1 奠定农村振兴基础
  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经济发展,党中央就“三农”问题多次提出了要求和意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并落实农业和农村的优先发展,通过全面建设健全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效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为农村振兴奠定基础。而通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可以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产权,使农村集体产权进一步增值,从而使得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农村振兴所带来的红利。2019年全面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人均GDP显著上涨,城镇化不断提升,其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助力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全面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助力农村完成乡村振兴工作。以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朝阳镇西关村为例,该村原本属于该地区的有名贫困村,但是在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过程中,政府将相关改革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联合落实,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经营平台等多项手段的实施,为该村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该村2019年净收入30.45万元,其中扶贫产业分红27.181万元及合作社股东分红3.269万元,最终每户贫困户实现了上千元的创收。基于此,通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最终助力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2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策略
  2.1 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想要有效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落实与推进,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是前提所在。需要相关部门积极成立并培养出一支综合素养较高的领导管理工作小组,经过该领导管理小组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来大力落实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建立一套涉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工作管理规章制度,以此制定出明确而详细的工作目标及设计出科学而规范的工作流程,并借此明确与落实个人工作责任[2]。除此之外,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之后,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次深入探索,从而创造出全新的践行模式与手段,在此基础上保持相关工作的创新性,并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壮大。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发现不相符问题。需要对相关负责人加以制度处罚,以此培养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从而有效提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有效避免集体资产流失的基础上,全面保障农民利益,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2.2 促进有关方面立法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为确保和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需要全面加强其在法律方面的保护。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缺失,则很容易产生税收等方面的相关问题,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提升或相关工作的开展[3]。因此,促进有关方面的立法非常重要,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保驾护航。具体而言,需要通过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促进有关方面的立法。1)建立一套专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该法律法规的作用主要在于全面理清基层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全面理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职责、相互关系,有效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2)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一套专门的税收制度,从而在保障相关组织法人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该组织的税收问题及股权问题。如此能够使相关组织更好地推进工作,从而在提升相关组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及高速发展。
  2.3 构建动态保障系统
  农村集体经济在其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财政政策及农村福利。为此,为有效避免财政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积极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财政支持动态保障系统。通过构建动态保障系统,能够有效处理挖掘产权制度改革的外溢效应。构建这样一个动态保障系统,需要积极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开展。1)深入了解并明确政府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上的相关缺口,从而针对性地依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况来制定优惠政策。例如,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一个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是加大运营方面的资金支持来帮助其完成健康发展转型,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创收。2)建立一个全面而细致的针对财政、金融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政府支持体系,通过该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来形成一省一策的高效发展、治理新局面,进而有效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与落实。3)建立一个动态化的政策支持体系监管系统,即通过全面监管实时了解发展状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动态化的调整,从而最大化地保障相关政策支持到位,最大化地促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   2.4 发挥治理结构优势
  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村治理结构的优化,在之后的相关工作中,需要积极发挥农村治理结构的优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管理与落实。1)充分坚持并践行集体资产经营、利益分配及风险管理等多个角度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以此充分确保相关组织内部运营的稳定性,促使获得更好的发展。2)充分明确农村各个组织的职责与相互关系,包括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等,以此构建出一个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4]。3)积极强化内部运营管理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圈,进而最大化地保障农村治理结构的稳定性,最终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2.5 落实配套制度改革
  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的落实,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的一大助力,相关部门需要对其加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落实,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1)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通过征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探索改革,有效盘活农村用地,使社会资本得以入驻,从而有效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实现农村经济创收的同时促进农村建设[5]。2)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这一项工作中,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当地农村发展现状,积极出台一些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惠性贷款政策,包括抵押担保贷款政策及其他信用贷款政策等。如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支持,促使农村经济环境更加健康稳定,进而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推进策略,从而有效推动农村经济体制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及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明颖.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思考[J].赤子,2019(7):109.
  [2] 刘文军,邱泽国,隋芳莉.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创新: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5):23-25.
  [3] 杨志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环球市场,2020(7):33.
  [4] 黃征学.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领导科学论坛,2019(10):36-51.
  [5] 李娜.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7(23):47-48.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的崛起和快速普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将农业经济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优化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满足市场供需要求,拓宽营销渠道,促使社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与整合,实现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因此,分析“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性作用,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推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 1
摘 要 为实现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广东省韶关市重点抓好优质农产品生产,使“菜篮子”产品生产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机遇与挑战,韶关市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新问题,开拓新局面,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对此,基于九峰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以期为我国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特色农业;SWOT分析;广东省韶关市  中图分类号:F32
摘 要 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的施工建设,对山东省青岛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全面调研及分析,并对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街道石河头村进行了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了青岛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地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丽乡村;地域文化;规划建设;山东省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
摘 要 对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存在的水资源不足、树种选择不当、操作不到位及林业管理有待改进等问题,结合抗旱造林的主要技术如幼苗抚育、容器苗造林、覆膜造林等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抗旱造林措施,旨在提高树苗存活率,提升抗旱造林效果和林业工程的各项效益。  关键词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8.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
摘 要 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民合作社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之一,为小农户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在助农与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功能仍未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服务带动能力较弱、资金与人才短缺、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合作社需要从扩大规模化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及加快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服务功能。基于此,探讨乡村振兴战
摘 要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关系到農村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也是“十四五”规划中的要求。分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农村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j.cn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逐步提高,加强乡村绿化建设成为推进中国绿化建设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由于乡村缺乏总体规划、绿化布局不合理、树种选择不当和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难以移推进乡村绿化建设的发展。因此,指出乡村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方法。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景观绿化;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
摘 要 发展集体经济是新时期的一项政治任务。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困境,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按照所提出的10条路径,选定适合村情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经营管理水平及项目投入情况,确定不同的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以增加集体收入。  关键词 发展集体经济;困境;路径;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
摘 要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发展高品质绿色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因此,应加强蔬菜产业合作,推动蔬菜产业升级,建立良好的蔬菜产业生态。提出了蔬菜产业园区总体设想及园区8大主要功能中心规划与设想。  关键词 蔬菜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品牌;标准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养老产业和事业发展。以贵州省龙里县奋进社区的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发现该群体社会支持网络薄弱,从而在个人网络工作、自助群体网络、及社区工作网络的多元维度框架下,提出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以建构本土视角的社会工作作为陪伴者、培育者、支持者角色,塑造扶老志愿服务文化,盘活社区助老组织,推进社区共同体参与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