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特征进行简要概述基础上,对CM管理模式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探析,并总结了该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希望对今后CM管理模式在通信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CM 模式 通信工程 应用
一、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
这里所讲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具体来讲就是通信网络的线路布点和设备安装,主要包括线路架设、设备安装调试以及附属设施安装等等。它本身具有以下一个特征[1]:
(一)不可移动性。因为网络线路和通信设备等一旦建设完成,便固定不变,无法进行移动,所以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明显的不可移动性。
(二)较强时效性。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
工程建设工期越长其使用时限就越短,所以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非常强时效性。
(三)施工高配合性。通信工程建设内容非常庞杂,通常就通信线路的布点就要波及几十到几百公里,甚至部分主干网络能够达到数千公里。所以通常一个通信工程建设需要数十甚至数百个建筑工地,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安装点的施工人员都要相互配合以完成对系统功能的测试。由此便要求所有相关人员紧密配合,保持高度交流,才能有效确保通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种类多样化,技术现代化。作为本世纪最前沿、最高端的科技领域,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甚至是说一日千里也不为过。而现代通讯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也日益提升,这就对设备安装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现代通信技术具有种类多样化特征,也决定了通信设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CM 管理模式概述
(一)CM管理模式的概念
CM管理模式,主要是指CM管理单位代理业主,以承包商身份通过快速跟进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CM单位要进行直接的施工管理,对施工设计也可产生一定影响,而CM单位和业主双方通常是以“成本加利润”的形式签订合作合同,相比于传统概念的施工管理,CM管理具有明显的不同。[2]。
(二)CM 管理模式的优点
CM管理采用分散发包和集中管理的模式,将施工和设计两大环节进行高度衔接,实现了施工工期的全面缩短。此外,CM单位能够随时针对具体施工问题同施工设计单位取得及时沟通和协调,进而降低因设计方案变更所产生的成本浪费。CM管理模式通过分散发包的形式将工程进行多次分包,每一次分包都要进行严格招标,由此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而所有工程合同都实现了透明化公开,避免了赚取额外差价问题的发生。此外,在CM管理模式下,CM单位能够对施工进行直接管理,通过施工和设计的高度衔接与紧密配合,实现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三)CM 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
1.工程性质和规模无法得到最终确定,进而无法进行准确造价的项目。
2.施工工期较紧,工程周期又较长,要是等设计完成再行施工便无法满足建设要求的项目。
3.工程参与单位比较多,施工设计不确定性较强,技术层面有待验证的工程项目。
(四)CM 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将整个工程进行单个工程的细分,实现同时施工,而细分的主要依据是工序平行过程。此外,为了有效降低工程细分后的复杂度和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难度,业主通常会将这些问题直接转手与CM单位进行处理。当前,国内的主流做法就是采取施工监理负责的管理方式,就是让施工监理以CM管理模式实施工程组织管理,如此一来便可有效实现设计和施工环节的综合管理,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有条不紊和顺利进行。
三、通信工程 CM 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施工监理单位与各参建单位的关系
在CM管理模式下的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以业主代理的身份参与到实际施工中。在CM管理模式中,工程在开工时只是完成了部分施工设计,所以,通信工程设计单位无法进行有效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这时便需要由施工监理行使指挥权,而所有参建单位都要积极配合监理单位落实具体管理工作。此外,由于施工监理单位以业主代理身份参建,所以施工单位也要听从监理单位的施工调度和指挥,积极完成平行工序模式下单个工程的施工任务[3]。
(二)通信工程 CM 管理模式的生产组织架构
CM管理模式下,为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组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对生产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如此才能有效确保CM管理模式有效构建和实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具体事由和工作都交由施工监理单位负责和完成。CM单位只需做好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整体上的有效协调,在所有单个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下,要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整个通信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和进度掌控[4]。
(三)通信工程 CM 管理模式的生产组织流程
在CM管理模式下的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构建起控制、传输和接入三个不同层面的网络系统。所以,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将三个网络体系设为独立工程。如此便可通过施工监理单位实现控制层、传输层和接入层的一体化组织管理,确立全过程、全方位的通信工程CM管理模式。
四、结语
随着通信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壮大,工程建设周期势必也会水涨船高。再加上通信工程项目具有较强时效性,建设周期的大幅增加势必会对业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带来许多弊端和不利。所以,为了全面缩短建设工期,控制施工成本,同时为了顺利开展组织管理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采取CM管理模式是一个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蒙潇.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5)
[2]章维明.CM模式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J]. 浙江建筑. 2007(07)
[3]徐蓉,王旭峰,徐伟.CM模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 建筑技术. 2012(01)
[4]曹亚东,磨莉萍.从“技术”到“市场”——市场型电信网络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探索[J]. 当代通信. 2006(06)
关键词:CM 模式 通信工程 应用
一、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
这里所讲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具体来讲就是通信网络的线路布点和设备安装,主要包括线路架设、设备安装调试以及附属设施安装等等。它本身具有以下一个特征[1]:
(一)不可移动性。因为网络线路和通信设备等一旦建设完成,便固定不变,无法进行移动,所以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明显的不可移动性。
(二)较强时效性。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
工程建设工期越长其使用时限就越短,所以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非常强时效性。
(三)施工高配合性。通信工程建设内容非常庞杂,通常就通信线路的布点就要波及几十到几百公里,甚至部分主干网络能够达到数千公里。所以通常一个通信工程建设需要数十甚至数百个建筑工地,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安装点的施工人员都要相互配合以完成对系统功能的测试。由此便要求所有相关人员紧密配合,保持高度交流,才能有效确保通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种类多样化,技术现代化。作为本世纪最前沿、最高端的科技领域,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甚至是说一日千里也不为过。而现代通讯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也日益提升,这就对设备安装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现代通信技术具有种类多样化特征,也决定了通信设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CM 管理模式概述
(一)CM管理模式的概念
CM管理模式,主要是指CM管理单位代理业主,以承包商身份通过快速跟进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CM单位要进行直接的施工管理,对施工设计也可产生一定影响,而CM单位和业主双方通常是以“成本加利润”的形式签订合作合同,相比于传统概念的施工管理,CM管理具有明显的不同。[2]。
(二)CM 管理模式的优点
CM管理采用分散发包和集中管理的模式,将施工和设计两大环节进行高度衔接,实现了施工工期的全面缩短。此外,CM单位能够随时针对具体施工问题同施工设计单位取得及时沟通和协调,进而降低因设计方案变更所产生的成本浪费。CM管理模式通过分散发包的形式将工程进行多次分包,每一次分包都要进行严格招标,由此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而所有工程合同都实现了透明化公开,避免了赚取额外差价问题的发生。此外,在CM管理模式下,CM单位能够对施工进行直接管理,通过施工和设计的高度衔接与紧密配合,实现对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三)CM 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
1.工程性质和规模无法得到最终确定,进而无法进行准确造价的项目。
2.施工工期较紧,工程周期又较长,要是等设计完成再行施工便无法满足建设要求的项目。
3.工程参与单位比较多,施工设计不确定性较强,技术层面有待验证的工程项目。
(四)CM 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将整个工程进行单个工程的细分,实现同时施工,而细分的主要依据是工序平行过程。此外,为了有效降低工程细分后的复杂度和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难度,业主通常会将这些问题直接转手与CM单位进行处理。当前,国内的主流做法就是采取施工监理负责的管理方式,就是让施工监理以CM管理模式实施工程组织管理,如此一来便可有效实现设计和施工环节的综合管理,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有条不紊和顺利进行。
三、通信工程 CM 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施工监理单位与各参建单位的关系
在CM管理模式下的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以业主代理的身份参与到实际施工中。在CM管理模式中,工程在开工时只是完成了部分施工设计,所以,通信工程设计单位无法进行有效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这时便需要由施工监理行使指挥权,而所有参建单位都要积极配合监理单位落实具体管理工作。此外,由于施工监理单位以业主代理身份参建,所以施工单位也要听从监理单位的施工调度和指挥,积极完成平行工序模式下单个工程的施工任务[3]。
(二)通信工程 CM 管理模式的生产组织架构
CM管理模式下,为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组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对生产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如此才能有效确保CM管理模式有效构建和实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具体事由和工作都交由施工监理单位负责和完成。CM单位只需做好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整体上的有效协调,在所有单个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下,要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整个通信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和进度掌控[4]。
(三)通信工程 CM 管理模式的生产组织流程
在CM管理模式下的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构建起控制、传输和接入三个不同层面的网络系统。所以,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将三个网络体系设为独立工程。如此便可通过施工监理单位实现控制层、传输层和接入层的一体化组织管理,确立全过程、全方位的通信工程CM管理模式。
四、结语
随着通信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壮大,工程建设周期势必也会水涨船高。再加上通信工程项目具有较强时效性,建设周期的大幅增加势必会对业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带来许多弊端和不利。所以,为了全面缩短建设工期,控制施工成本,同时为了顺利开展组织管理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采取CM管理模式是一个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蒙潇.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5)
[2]章维明.CM模式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J]. 浙江建筑. 2007(07)
[3]徐蓉,王旭峰,徐伟.CM模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 建筑技术. 2012(01)
[4]曹亚东,磨莉萍.从“技术”到“市场”——市场型电信网络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探索[J]. 当代通信.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