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让学引思”模式的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让学引思”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学生的学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会学习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文章结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课的教学实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让学引思”模式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让学引思”;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0-0052-02
  隨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让学于生”“以问引思”等模式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让学引思”,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主动思考。“让学引思”模式的实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下面,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让学引思”课堂模式等问题,简单进行论述。
  一、更新教学理念,开拓教学新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枯燥、晦涩、乏味,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有效互动,成为我们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引入先进的理念,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探究欲望。
  如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教师应首先把握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未成年人增强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方法和原则。然后,围绕这些知识点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改变传统的灌输方法,通过设计生活中的问题等,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和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先以身份证的作用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说身份证有哪些用途。学生根据经验,会给出许多答案,如结婚、买房、买车等需要身份证,上网、买手机也需要身份证,看病、就医、高考等都离不开身份证……在学生意识到身份证的作用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因泄露身份证信息而上当受骗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法治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强化探究学习意识。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究学习欲望,学习才有效。
  二、运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让学引思”模式时,教师应首先抓住其中的核心词:让学、引思。“让学”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引思”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是方法,“引思”是目的,也就是通过“让学”而“引思”。问题是思维之源,运用“让学引思”模式时,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通过设置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实现自主先学、主动探究。如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未成年人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些问题的提出,既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先学意识,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埋下了伏笔。
  三、运用生活化案例,让教学贴近生活
  生活化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特点。运用“让学引思”模式时,应突出生活化,精心选择和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让教学贴近生活,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案例,然后围绕案例设计问题,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给学生出示以下案例:周五放学时,小明在学校门口,遇到两个“热心”的年轻人,他们对小明非常“友好”,带小明上网吧打游戏,并为小明付上网的钱、买零食。一段时间后,小明感觉这两个人对自己太好了,就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了他们。这两个人伺机提出带小明去公园玩的邀请,小明也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上了他们的车。不一会,两个年轻人就开始给小明的爸爸妈妈打电话索要赎金,此时,小明恍然大悟……案例给出后,教师可以就此而设计问题:你认为小明哪些地方做得不对?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灵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
  如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新闻,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开展“新闻播报”活动,并根据学生播报的内容,巧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新闻的深入理解。以下是学生播报的内容:“意外伤害”成为14岁以下学生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天受到意外伤害的学生人数高达40多人,是发达国家的3-11倍。学生播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触日惊心的数据背后说明了什么问题?“新闻播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法治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要激活课堂氛围,还应注重趣味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可通过游戏、表演、竞赛、问卷调查等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教师可以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当你遇到校园欺凌事件,你会怎么做?
  A.忍气吞声
  B.与他们抗争
  C.及时告知老师或者家长,获得及时的帮助
  对于调查的结果,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汇总、分析,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也可以融入趣味性的儿歌,如:处于险境,紧急求援;虚张声势,巧妙周旋;主动避开,脱离危险;堂堂正正,不贪不占;心明眼亮,牢记心间。这样的歌诀,语言简练、押韵和谐,既有利于学生背诵和记忆,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重难点。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融入“让学引思”模式,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彰显、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责任编辑 袁妮)
其他文献
教育的产品是人才,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现实,学校的教育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念。根据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在学生未来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初为人师,在刚刚起步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本身所培养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的技工学生,深深体会到,“情”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渗情于教,寓乐于学”的教学方式在笔者自身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一体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浙江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协作会上,来自全省28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的校长代表,就各自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进行了展示与交流,可谓亮点频现、高潮迭起。  宁波鄞州职教中心:  动漫专业试水“三业合一”  作为经常与大导演徐克合作的企业,宁波乐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影视后期制作、将2D电影转换为3D电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构想。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一门火热的课程,与高校的就业工作密切相关。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但现在的很多音乐课却缺少音乐美感、情感魅力,枯燥、乏味、不轻松、不愉悦。一些音乐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精辟分析,却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怎样使音乐教学,特别是职校的欣赏教学达到理想的情感效应呢?    一、教师要把自己融入音乐,创设音乐情境    罗曼·罗兰说:“要把阳光散布到别人心里,必须自己有阳光。”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来激发的,我们职业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与表达能力,在不少学科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案例练习或模拟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实践活动中,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案例教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在省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中获金银铜四奖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洪琴等四名学生,在参加由四川省旅游局、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共青团省委、省创意产业协会、省旅游协会六部门联合举办的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一金两银一铜四个大奖,名列四川省59所参赛大专院校前茅。  此次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以“天下四川有爱,熊猫故乡更美”为指导思想,以“大熊猫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慈溪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实施“双调工程”后,各职业学校实现了规模化办学,再经过“统筹专业布局”,全市职业学校主体专业错位设置,特色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深度对接。从规模扩张、硬件配套到内涵提升,从宏观规划到微观变革,慈溪市职业教育总是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慈溪职业教育中独具特色的几所学校,探寻他们在政府倾力支持之下学校办学模式创新、内涵与质量提升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班主任,笔者一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每个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一、爱的“乐章”  1.爱的“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教学要强化学科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不只是教知识和培养能力,更要彰显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自己要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带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造有人情味的课堂,培养有人情味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三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整合、改编教材资源,做到备课时心中有人,上课时目中有人,提问时问中有情,说话时话中有情,让英语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培养懂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挑战性和思辨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理性素养;通过设计真实性和法治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通过设计社会性和参与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教师应通过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话题帮助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公民。  [关键词]核心素养;话题设计;道德与法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