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与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纷争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家吉登斯(Giddens)在《超越左与右》中指出,“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人为不确定性的世界,其中的风险与现代制度发展早期阶段的风险完全不同”。狂飙突进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如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等在摧毁着现代制度应对风险所依托的理性理念和概率计算方法,德国学者贝克(Beck)大声疾呼:对工业时代现代制度产生根本性冲击的“风险社会”已经来临了!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的探讨一直被排除在主流话语之外。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的中立性才第一次受到严重的质疑和重大的文化干预。今日,面对粗暴的技术——经济主义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与风险,科学与社会立场的争论日益引起政府及公众的关注,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纷争就发生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下。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安全保护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从一八七四年伊利诺伊州制订美国第一部州食品法开始,历经百余年的发展,迄今美国已建立了包括三十五部联邦法律和五十部联邦政府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协议:以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监督局(FSIS)和人类卫生服务部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为两大主体的十二个联邦政府行政监管部门;各州政府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等组成的食品安全体系,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效仿模式。由于法律制度的健全,政府监管有力,美国以科学实证为原则的食品安全管理多年来取得了民众的大力支持与信赖。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转基因食品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正在冲击美国多年来以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改变生物的基因片断,或将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断植入另一种生物,使其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这一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GM food)。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转基因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国家。一九八三年,美国成功培植了世界上第一例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一九九三年,第一种市场化的转基因食物——保鲜延熟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高科技产物转基因食品从此就与普通市民的消费联系在一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全力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
  转基因食品自问世以来,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领域,目前的基因工程技术手段还未能达到确切地了解和控制插入基因的位置、表达状态和全部影响,因而不能够从科学原理上证明转基因食品完全无害或确定有害。被人为地改变了生物经过数亿年进化而形成的稳定基因结构的转基因作物到底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怎样的危险呢?这让很多人心存疑虑。
  尽管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甚至包括欧盟自己组织的调查也没有发现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证据,但欧盟坚持认为科学是有局限性的,现在的科学证据不能证明其有害,并不能保证日后它不会逐渐显现出有害后果,但政府不能等到最坏的结果发生后才采取行动。因而,欧盟以风险预防为原则,对于转基因食品采取强制性特殊标签制度,加强控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食品法将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同等对待。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FDA宣称在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之间几乎没有发现任何根本性的差别。在美国科学实证的原则规范下,食品生产商只要有确实的证据证明食品“无掺假”、对人类健康“无害”,就可以上市销售。因而,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食品法既不要求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也没有要求任何独立的机构检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尽管美国目前的政策、法律对转基因食品持积极、扶持的态度,将转基因食品等同传统食品,依然在原有食品安全法《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及其《食品添加剂修正案》的框架下规范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销售,但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批转基因食品在美国上市以来,美国国内的非赢利组织、生物科技公司、食品生产商和消费者围绕其安全性上存在的风险一直争执不休、纷扰不断。
  最早引起美国国内广泛关注的是奶牛业使用rBST的争端。牛的身体中存在一种天然的生长激素BST(Bovine Somatotropin)影响牛的新陈代谢与生长。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从屠宰的牛的脑垂体中提取天然激素注射到奶牛身上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但是由于提取天然激素代价高昂,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项重大的科学成果一直未能实现商业化。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这一格局。一九八一年美国率先克隆了牛生长激素基因,并很快研发出人工合成的转基因牛生长激素rBST(recombinant Bovine Somatotropin)。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生物科技处于国际最领先地位的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生产的rBST(商品名为Posilac)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可用于奶牛业,并于一九九四年二月即美国国会颁布九十天暂禁期结束后准予正式销售,自此引发了围绕rBST的系列争端。美国的消费者联盟(consumer union)很快做出反应,发布消费者报告,鼓动公众反对rBST。杰里米·瑞夫钦组织的纯净食品运动(pure food campaign),还和消费者联盟共同组织食品连锁店和牛奶场批发商联合抵制rBST奶产品。但是一九九五年,在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牛生长激素上市一年后,FDA内部评审认为孟山都公司的产品“没有引起新的动物健康问题”;美国国家技术评估办公室预测,如果美国全面使用rBST,全国奶产量可增加11.5%。美国消费者联盟也收回了rBST牛奶会威胁人类健康的言论,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它在致《时代》杂志的公开信中写道:“我们并不认为rBST会立即危害健康,也不愿意让用于牛的rBST使消费者害怕饮用牛奶。”
  围绕rBST的使用还引起了两起轰动性的民间挑战食品法的法律诉讼。一九九四年,一个消费者团体状告美国卫生部和FDA,提出:消费者普遍希望对食用了转基因激素rBST的奶牛的奶制品采取强制性标签。如果制造商不在这种奶制品标签上对此加以说明,则违反了美国食品安全法中有关标签必须反映食品“实质信息”的规定。这个案件轰动一时。但法院认为这两种奶制品之间缺乏具有实质性差异的证据而无需标识,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佛蒙特州是美国最早要求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识的州。一九九五年佛蒙特州制定“标签法”,该法要求对使用转基因激素的奶制品在出售时都必须贴标签说明,违者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一九九六年,一些奶制品制造商为此提起诉讼,认为佛蒙特州的法律违宪,要求法院颁布禁令,阻止该法律的执行。这就是国际乳制品案。该案结局是法院颁发禁令,禁止执行佛蒙特州的“标签法”。围绕rBST在奶牛业使用的争议最终以对现有的《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的维护而告终。
  如果说rBST使用争端只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间暗潮汹涌的群雄竞逐,那么近年的“星联”玉米系列事件(StarLink corn episode)则是令各路英豪折戟沉沙的伤心之旅。“星联”转基因玉米是美国Aventis公司为用于喂养家畜和工业用途而开发的,并未经获准作为供人用食品而销售。但是二○○○年九月市场上却发现一些厂家生产的供人食用的玉米饼等食品中含有这种转基因成分。虽然公司和美国政府斥巨资迅速从市场上召回相关食品,但仍有几十名消费者称自己因食用了这种玉米薄饼而出现了起疹、腹泻、呕吐和发痒等症状。星联事件使食品生产厂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转基因食品生产也被认为是充满风险的产业。卡夫(Kraft)公司仅因墨西哥薄饼这一个产品的损失估计就有一千万美元。Aventis、Garst和四家食品公司(Kraft、Kellogg、Azteca Food、Mission Food)承担了一起由消费者提起的集团诉讼,赔偿九百万美元给那些声称饱受过敏反应之苦的消费者。整个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达十亿美元。而且,“星联”污染了其他玉米种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据美国农业部实验室的检测,三年后在全国1%的玉米抽样中仍可以发现它。
  “星联”事件使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媒体报道起了强大的风险提示(risk communication)作用。二○○○年十月美国媒体及时跟进深入揭露报道“星联”玉米事件,传播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识。美国一支非赢利研究机构——皮优食品与生物科技计划(Pew Initiative on Food and Biotechnology)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星联事件几个月之后,44%的消费者获得了很多转基因食品的知识。
  “星联”事件促使美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FDA考虑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管制,二○○一年一月,FDA发布了“有关生物工程食品上市前通知的建议”,建议通过立法强制要求食品制造商在将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之前一百二十天通知FDA,并向公众公布有关信息。虽然这一建议转变为实际的立法还有待进一步磋商,但是转基因食品所体现出的影响巨大、难以控制、难以计量的晚期现代社会的风险特征必然会对现有的食品安全保护制度以及其他社会制度提出政策制定的新思路的期待。
其他文献
孙兴慜传统五强 两极分化1998年世界杯至今,亚洲足球由日本、韩国、伊朗、沙特和澳大利亚组成第一档次,成绩稳定。过去六届世界杯,除中国和朝鲜队各有一次入围,其余的机会都被日韩伊沙澳占去,优势几乎不可撼动。今年亚洲杯前四中,东道主阿联酋和夺冠的卡塔尔队并非传统五强。一些亚洲足坛新贵正在崛起,传统五强两极分化,日本、伊朗继续稳居第一集团,沙特、澳大利亚甚至韩国的位置已危。沙特队无缘8强,确实有些可惜。
2020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网球的日子也不好过,法网改期,温网取消,美网待定,职业巡回赛停摆,底层球员失去收入。从业者都翘首以盼早日复工。一项名为亚德里亚巡回赛的表演赛,给网球赛季重启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不仅多名大牌球员和随行人员不幸感染新冠病毒,赛事发起者德约科维奇更是背上了种种骂名,身陷舆论漩涡之中。这位塞尔维亚球王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面对急转直下的公众口碑
现代大学的历史源于十二世纪初的欧洲,在时代变迁、传统流变、思想进化和政府更迭的背景下,这一社会组织不但维持下来、发展壮大,而且在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使得大学有别于“目前为止所存在的任何机构”。甚至认为,大学现在“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正因此,在大学的整个历史中,都有
“青队加油!”  “白队加油!”  每到春天和秋天这两个适合举办运动会的季节,校园里就会响起这样的声音。韩国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运动会,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一般分为青队和白队这两个队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赛。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运动会就像是家庭节日一样,因为除了比赛,学生们还要表演扇子舞、健美操什么的,那天爸爸妈妈也都会到学校来为孩子加油,欣赏孩子精心准备的节目,拍照片留作纪念。但每到这个喜气洋洋的日
自从新赛季的CBA联赛揭幕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并非出自于赛场之上,而是围绕着吴冠希的归属产生了一系列争议。从上海男篮到北京奥神再到中国篮协,几家轮番公布各自的公开声明或者律师函,导致整个事件给外界以扑朔迷离的感觉。面对如此迷局,其实可以用一种化繁为简的思路来梳理争议,将所有矛盾焦点概括为一句话:对于吴冠希事件,到底应该适用法律还是行规?  按理说,职业球员与俱乐部之间属于劳动关系,所以理论上应该
人物简介  鲍里斯·约翰逊,英国保守党人,毕业于牛津大学,2008年5月当选伦敦市长。2012年连任。  “坐地铁得小心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作为英国首都的“大管家”,伦敦市长约翰逊天天在为居民操心。最近,伦敦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恐怖分子蠢蠢欲动,这让约翰逊非常担心,并发出了上述呼吁。  自打美国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进行空中打击以来,英国已派战机数次空袭伊拉克北部地区“伊斯兰国”盘踞的
指尖世界杯 App  由于时差问题,中国球迷需要在凌晨0时、3时、4时及上午6时观看比赛。这导致有些比赛处于早高峰时段,大多数球迷可能正处于上班、上学的路上或者已经在单位开始工作,那么碎片信息的传递无疑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指尖世界杯”囊括了2014巴西世界杯全部赛程,包含小组赛球队比赛时间和世界杯日历,并汇集了踢球者、ESPN、马卡报、太阳报、天空体育以及腾讯、新浪、搜狐等国内外主流媒体资
由于此前很多球员和媒体呼吁,球迷投票不够专业,建议引入球员和媒体投票,才出现了本赛季的规则变化。新规则施行后,从中可以看到积极的方面,但也有不成熟的地方。 得分王威斯布鲁克未能成为全明星首发球员,引起不小争议。  NBA全明星首发阵容出炉,东部由勒布朗-詹姆斯、德罗赞、吉米·巴特勒、安特托昆博和欧文组成,西部由库里、哈登、杜兰特、莱纳德和安东尼·戴维斯组成。每一次全明星首发阵容的诞生都伴随着争议,
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世界政治思想史上的杰作。《宣言》一开篇,便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指出“在人类事务(human Events)的发展过程中”,“依照自然和自然神明的法则”(Laws of Nature and of Nature’s God),一个民族可以解除与另一个民族的政治联系,在世界各国(Powers of the Earth)之中获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世人皆知,可是我在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看月亮,真的是一样的吗?我想应该不是,不然怎么会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呢?我想,故乡的月亮要亮一些。  在我念中学之前,每年都要回老家过中秋。那时的中秋节啊,是除了春节之外我最期待的节日。中秋节那天,爷爷会穿过屋后的一片竹林,走下一级一级的台阶,去河边打上一桶水。爷爷用葫芦瓢一勺一勺地舀水,高高扬起洒在堂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