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发展体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的高中大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对于文化科目极为重视,从而忽视体育教育,导致很多高中生身体素质差、肥胖等现象,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引言
要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丰富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起着重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体育上多花时间去强健体魄、开阔身心,让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学习上的压力,让身心变得轻松,使学生变得更加豁达开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要重视体育锻炼,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学习也要强身健体,使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一、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场地不够
多数高中只重视文化教育,不重视体育教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塑胶跑道也没有乒乓球台、网球场等基本的体育设施不够完整。体育活动比较单一,难以提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家都只能打打篮球、跑跑步这样子,在遇到雨雪天气的时候,运动会场地就不能用,体育活动就不能进行了。体育场地的基础设施常年不进行翻修,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种种原因使学生想进行体育运动也没有足够的条件。
(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學校由于教师资源不够,就有的老师既上文化课又上体育课,所以存在教师不了解体育运动,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不重视。在教学中教师的职业能力极为重要,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才能教出一个好的学生,只有当体育教师拥有较高的职业能力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更好的体育课堂。
(三)高中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
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高考成绩中不纳入体育成绩,学校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遇到体育课基本会被占用或者是学生想上就上,不想上就回教室学习。学校的态度就决定了老师和学生的态度,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得越来越难。
(四)高中体育教学内容枯燥
高中生学业都繁重,体育课也比较少,多数时候体育课都会让学生自由活动,不会开展太多运动,所以在体育课上学生也得不到体育锻炼一般的体育课都是这样的状态:要么就是学生做完准备活动就回教室自习写作业,或者在教室睡觉,都在教室内,不到室外活动;要么就是教师组织学生热身运动,再带学生们跑几圈,在开展一个活动,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都有其他可以吸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学生也对这种体育课不感兴趣。
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欢乐体育,构建趣味性的课堂
高中阶段都有许多体育考试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判,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标准,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锻炼,但不是说整节课都在锻炼,不然就会使学生对体育更加不感兴趣。建设趣味性的课堂,教师可将课堂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做游戏娱乐的项目,另一部分做训练,让学生保持对体育的喜爱,也可以使学生放松,减轻学生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例如,从上一个环节跳到下一个环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搞一个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重温童年的快乐,用儿时的游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老鹰抓小鸡”“木头人”等,既不会花费太多的课堂时间,也能够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从而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让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进入到新的环节学习。
(二)以学生为中心,科学的设置教学环节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任然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互动,致使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因此,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积极的探究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例如,课堂上教师教篮球运动时,会先提出让学生熟悉球性的练习内容,“手拨球、绕环、绕腿、抛接球或转体,背后过顶接球,各种运球”。让学生经过热身,然后开始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述下开展训练:“先练习双手胸前传球。动作要点是传球时持球方式要正确,脚尖蹬地,手臂上伸,手腕弯曲,用手指拨球接球的时候手型要正确,接到球后动作柔和、连贯,其中要点是上下肢体协调配合。”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各组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如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开展体育的竞技赛,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定时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在竞技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一项具体的竞技比赛中,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学生在拼搏精神的指引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项目的锻炼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课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时,会先讲解典型的体育竞赛,在其中融入运动健将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然后根据学校的体育条件,设置体育竞技比赛,如女生可以组织羽毛球踢毽子的比赛,男生可以组织篮球赛、足球赛等。引导学生做好赛前、赛后的相关事项,确保在科学的环境中开展竞技比赛,如赛前的热身工作,赛后的注意事项,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结束语
重视高中体育教学,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已经刻不容缓,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身体和脑力都能得到锻炼。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中国的体育精神才能得到传播,国民才会更加重视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指标都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彭永红,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和训练效果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192-193[2019-03-27].
[2]刘景彪,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11):159.
[3]李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2):140-141.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引言
要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丰富高中体育教学方法起着重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体育上多花时间去强健体魄、开阔身心,让他们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学习上的压力,让身心变得轻松,使学生变得更加豁达开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要重视体育锻炼,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学习也要强身健体,使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一、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场地不够
多数高中只重视文化教育,不重视体育教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塑胶跑道也没有乒乓球台、网球场等基本的体育设施不够完整。体育活动比较单一,难以提起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家都只能打打篮球、跑跑步这样子,在遇到雨雪天气的时候,运动会场地就不能用,体育活动就不能进行了。体育场地的基础设施常年不进行翻修,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种种原因使学生想进行体育运动也没有足够的条件。
(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學校由于教师资源不够,就有的老师既上文化课又上体育课,所以存在教师不了解体育运动,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不重视。在教学中教师的职业能力极为重要,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才能教出一个好的学生,只有当体育教师拥有较高的职业能力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更好的体育课堂。
(三)高中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
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高考成绩中不纳入体育成绩,学校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遇到体育课基本会被占用或者是学生想上就上,不想上就回教室学习。学校的态度就决定了老师和学生的态度,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得越来越难。
(四)高中体育教学内容枯燥
高中生学业都繁重,体育课也比较少,多数时候体育课都会让学生自由活动,不会开展太多运动,所以在体育课上学生也得不到体育锻炼一般的体育课都是这样的状态:要么就是学生做完准备活动就回教室自习写作业,或者在教室睡觉,都在教室内,不到室外活动;要么就是教师组织学生热身运动,再带学生们跑几圈,在开展一个活动,比如打打羽毛球、乒乓球,都有其他可以吸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学生也对这种体育课不感兴趣。
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欢乐体育,构建趣味性的课堂
高中阶段都有许多体育考试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判,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标准,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锻炼,但不是说整节课都在锻炼,不然就会使学生对体育更加不感兴趣。建设趣味性的课堂,教师可将课堂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做游戏娱乐的项目,另一部分做训练,让学生保持对体育的喜爱,也可以使学生放松,减轻学生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例如,从上一个环节跳到下一个环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搞一个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重温童年的快乐,用儿时的游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老鹰抓小鸡”“木头人”等,既不会花费太多的课堂时间,也能够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从而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让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进入到新的环节学习。
(二)以学生为中心,科学的设置教学环节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任然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互动,致使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因此,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积极的探究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例如,课堂上教师教篮球运动时,会先提出让学生熟悉球性的练习内容,“手拨球、绕环、绕腿、抛接球或转体,背后过顶接球,各种运球”。让学生经过热身,然后开始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述下开展训练:“先练习双手胸前传球。动作要点是传球时持球方式要正确,脚尖蹬地,手臂上伸,手腕弯曲,用手指拨球接球的时候手型要正确,接到球后动作柔和、连贯,其中要点是上下肢体协调配合。”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各组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如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开展体育的竞技赛,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定时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在竞技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一项具体的竞技比赛中,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学生在拼搏精神的指引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项目的锻炼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课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时,会先讲解典型的体育竞赛,在其中融入运动健将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然后根据学校的体育条件,设置体育竞技比赛,如女生可以组织羽毛球踢毽子的比赛,男生可以组织篮球赛、足球赛等。引导学生做好赛前、赛后的相关事项,确保在科学的环境中开展竞技比赛,如赛前的热身工作,赛后的注意事项,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结束语
重视高中体育教学,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已经刻不容缓,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身体和脑力都能得到锻炼。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中国的体育精神才能得到传播,国民才会更加重视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指标都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彭永红,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和训练效果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192-193[2019-03-27].
[2]刘景彪,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分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11):159.
[3]李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