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情感障碍的特点,同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困生 情感障碍
1.前言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在认识方式和智力水平上具有差异,因此在知识的整合和习得方面也必然存在差异,这样也就产生了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影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英语学困生作为学困生问题的一个子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问题,更加受到教育界的瞩目。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就开始了一些英语知识的学习,但是却并未像数学、语文那样,纳入到小学升初中的考核科目中。所以在小学的英语教育中,教师并未十分上心,学生也没有好好去学。然而上了初中后,英语作为三门主课之一,对学生的总成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接触英语时,仍然是一头雾水,虽说以前也接触过英语,但都只停留在识记简单的词汇阶段上,像“再见”、“谢谢”、“苹果”等。上了初中之后,要系统学习英语的音标、语法等,学生的压力一下子就来了。有的学生适应得很快,有的学生却迟迟不能适应,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慢慢的问题越来越多,不懂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样就产生了“学困生”。
2.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情感障碍的特点
情感是人们心中对外在事物所持的态度,像喜欢、憎恶、愉快等。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如果客观事物符合主体内心的想法、迎合了主体的感情需要,那么主体就会对客观事物报着喜欢、热爱的态度;反之,主体则会憎恶乃至仇恨客观事物。在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困生的情感障碍呈现以下特点:
2.1没有兴趣学习英语。有的学生语言能力较差,在小学学习英语时就比较力不从心,上了初中后老师没有及时地发现这种情况,使得这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学生学不懂英语,听老师说英语就像听天书一样,从而越来越没有兴趣学习英语。
2.2怯于发言,害怕被人嘲笑。学习英语不像学数学,只要好好听老师讲解,课下多做练习题便能够学会。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将所学的句子大胆地说出来,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英语知识的整合。然而,在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敢大声地将英语句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出来,因为怕自己的发音错误引来哄笑,从而被别人嘲笑。即使发音没问题,但是由于英语的某些发音会和汉语中某些词汇的发音相像,像“猪”在英语中的发音会和汉语中“屁股”的发音相类似,很多学生听到了还是会哄堂大笑,这也会让很多学生怯于发言。
2.3没有学习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力,一是因为不知道学习英语能干什么,所以不想学;二是因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所以不想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可避免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对成绩差的学生重视程度则不高,甚至会出言挖苦和嘲笑。由于老师的不公平对待,有的学生便没有心思去学习英语,甚至会因为憎恶老师而憎恶学习英语。
3对策分析
3.1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很笨或者没有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去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和学困生谈心,首先了解他们为什么不想学习英语,然后帮助学困生找到兴趣点,最后根据学困生的兴趣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让全班的同学能够齐头并进,而不是一两个同学冒尖,其他的同学则在后面艰难地行走。
3.2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们每个人在呱呱坠地的时候都不会说汉语,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我们渐渐学会了各种汉语词汇,这证明我们的学习能力是不弱的。但是为什么学习英语就不行呢?因为学生怕被嘲笑,没有自信能够做到最好。这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心中所想大声地讲出来,即使结果不是完全正确甚至是和正确答案背道而驰,教师也要适当的表扬学生。只有树立了学英语的自信心,学生才能不怕嘲笑和困难,坚定地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3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英语。有的学生会说反正以后不出国,也用不着英语。对于这种想法,老师要及时地去纠正,要让学生明白身怀一技就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能获益匪浅。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保障,他们是我们的希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诚心诚意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激起学习英语的欲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多发言,并且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英语,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最后要帮助学困生找到学习英语的动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能够每天都收获知识,每天都能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崔艳玲,张雪云.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山东教育,2003(26).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困生 情感障碍
1.前言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在认识方式和智力水平上具有差异,因此在知识的整合和习得方面也必然存在差异,这样也就产生了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影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英语学困生作为学困生问题的一个子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问题,更加受到教育界的瞩目。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就开始了一些英语知识的学习,但是却并未像数学、语文那样,纳入到小学升初中的考核科目中。所以在小学的英语教育中,教师并未十分上心,学生也没有好好去学。然而上了初中后,英语作为三门主课之一,对学生的总成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接触英语时,仍然是一头雾水,虽说以前也接触过英语,但都只停留在识记简单的词汇阶段上,像“再见”、“谢谢”、“苹果”等。上了初中之后,要系统学习英语的音标、语法等,学生的压力一下子就来了。有的学生适应得很快,有的学生却迟迟不能适应,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慢慢的问题越来越多,不懂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样就产生了“学困生”。
2.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情感障碍的特点
情感是人们心中对外在事物所持的态度,像喜欢、憎恶、愉快等。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如果客观事物符合主体内心的想法、迎合了主体的感情需要,那么主体就会对客观事物报着喜欢、热爱的态度;反之,主体则会憎恶乃至仇恨客观事物。在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困生的情感障碍呈现以下特点:
2.1没有兴趣学习英语。有的学生语言能力较差,在小学学习英语时就比较力不从心,上了初中后老师没有及时地发现这种情况,使得这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学生学不懂英语,听老师说英语就像听天书一样,从而越来越没有兴趣学习英语。
2.2怯于发言,害怕被人嘲笑。学习英语不像学数学,只要好好听老师讲解,课下多做练习题便能够学会。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将所学的句子大胆地说出来,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英语知识的整合。然而,在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敢大声地将英语句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出来,因为怕自己的发音错误引来哄笑,从而被别人嘲笑。即使发音没问题,但是由于英语的某些发音会和汉语中某些词汇的发音相像,像“猪”在英语中的发音会和汉语中“屁股”的发音相类似,很多学生听到了还是会哄堂大笑,这也会让很多学生怯于发言。
2.3没有学习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力,一是因为不知道学习英语能干什么,所以不想学;二是因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所以不想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可避免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对成绩差的学生重视程度则不高,甚至会出言挖苦和嘲笑。由于老师的不公平对待,有的学生便没有心思去学习英语,甚至会因为憎恶老师而憎恶学习英语。
3对策分析
3.1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很笨或者没有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去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和学困生谈心,首先了解他们为什么不想学习英语,然后帮助学困生找到兴趣点,最后根据学困生的兴趣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让全班的同学能够齐头并进,而不是一两个同学冒尖,其他的同学则在后面艰难地行走。
3.2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们每个人在呱呱坠地的时候都不会说汉语,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我们渐渐学会了各种汉语词汇,这证明我们的学习能力是不弱的。但是为什么学习英语就不行呢?因为学生怕被嘲笑,没有自信能够做到最好。这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心中所想大声地讲出来,即使结果不是完全正确甚至是和正确答案背道而驰,教师也要适当的表扬学生。只有树立了学英语的自信心,学生才能不怕嘲笑和困难,坚定地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3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英语。有的学生会说反正以后不出国,也用不着英语。对于这种想法,老师要及时地去纠正,要让学生明白身怀一技就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能获益匪浅。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保障,他们是我们的希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诚心诚意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激起学习英语的欲望。同时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多发言,并且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英语,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最后要帮助学困生找到学习英语的动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能够每天都收获知识,每天都能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崔艳玲,张雪云.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山东教育,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