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诱变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来源 :激光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aro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L-乳酸高产菌株,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CICC6028进行微波诱变。通过考察微波辐照功率和时间等因素对诱变结果的影响,得出最佳诱变方法是:间歇诱变方法,微波输出功率480W,辐照时间40s。最后得到一株遗传稳定的L(+)-乳酸高产菌株MW-46,产酸量最高为98.12g/L,与出发菌相比,提高了54.14%。
其他文献
为了客观地反映火灾下衬砌混凝土高温损伤的本质,需要考虑混凝土结构特性的不均匀性.结合细观损伤力学,建立混凝土热力耦合作用下衬砌混凝土细观损伤过程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考
为了提高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二维矩阵卷积的计算效率,基于FT2000多核向量处理器研究二维矩阵卷积的并行实现方法.通过使用广播指令将卷积核元素广播至向量寄存器,使用向量LOA
应用克雷伯杆菌诱变菌株(Kp8)分别在游离与固定化态下转化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粗甘油)制备3-羟基丙醛(3-HPA)。结果发现,Kp8在含30 g/L粗甘油发酵培养基(实验条件Ⅰ)中较初始克雷伯杆
针对钢绞线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的现象,通过试验研究钢绞线锈蚀产物在裂缝中的填充及锈胀裂缝的开裂情况,分析箍筋对锈蚀产物填充及混凝土开裂的抑制作用.考虑锈蚀产物填充比
拟南芥多药物和有毒化合物排出家族(MATE)属次级转运蛋白家族,此类转运蛋白与解毒内源的次生代谢物和外源的有毒化合物有关。通过PCR的方法从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到该家族成员DTX
目的:研究了不同剂量长波紫外光(UVA)对斜纹夜蛾细胞(Spodoptera litura,SL)活力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测定UVA对离体培养的SL细胞的细胞毒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U
报道了一株链霉菌产生的蓝色素的性质。研究表明,该色素水溶性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低pH条件下,抗氧化还原能力较强。大多数所测试的金属离子基本不影响色素的性质。中性条件下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玉米种子,对各处理组分单株,采用CTAB抽提法提取幼叶组织基因组DNA,并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研究辐照对基因组DNA分子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辐照剂量
以油酸为稳定剂,石蜡为还原剂,采用有机相法合成了尺寸均匀的CdSe量子点,并通过巯基乙酸将合成的量子点转移至水相。考查了CdSe量子点与几种结构不同的蛋白质(酶)之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