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初中语文老师讲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堂上,有几个学生在看课外读物。为了“敲一敲”那几个学生,老师蹑手蹑脚地走到其中的一个学生跟前,说:“请你上黑板去,把‘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郁’的繁体字写出来!”学生怎么说也不愿上去。理由是“实在写不出来”。于是,老师批评了几个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接着,一个箭步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一个“营”字。然后,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说:“这就是‘郁’的繁体字。”面对着这个陌生的“管”字,全班同学瞠目结舌。听到这位老师的解释,我们几个听课的人不自觉地摇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