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扰RNA下调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表达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影响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下调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Tiam1 siRNA转染食管鳞癌EC9706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i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试剂盒分析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1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EC9706细胞中Tia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和0.95±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m1 siRNA转染24、48、72 h后,EC9706细胞中Tia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0 ±0.04、0.09 ±0.01和0.09 ±0.006,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Tiam1 siRNA 24 h后,EC9706细胞中Tiam1蛋白的表达水平(0.11 ±0.02)低于未处理组(0.44±0.05)和对照siRNA组(0.44±0.04,均P<0.05).Tiam1 siRNA组、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Go/G1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4.48±2.14)%、(40.69±1.85)%和(41.78±1.31)%,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7.18±1.65)%、(32.32±1.15)%和(30.35±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Tiam1siRNA组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3 ±0.02、0.41 ±0.01和0.11±0.02,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0±0.01、0.09 ±0.02和0.2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Tiam1 siRNA组中早期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0±0.9)%、(10±0.5)%和(2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Tiam1 siRNA组EC9706细胞中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7 ±0.12、0.48 ±0.13和0.16±0.02,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49 ±0.08、0.50 ±0.05和0.04 ±0.03,caspase-3的活性分别为2.3±0.09、2.3±0.10和16.0±1.50,caspase-9的活性分别为2.3 ±0.08、2.3 ±0.11和14.5 ±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iam1 siRNA能明显抑制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静止和细胞凋亡的发生,这与细胞周期基因(cyclin D1和p27)和细胞凋亡基因(Mcl-1、Bcl-1、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脏低剂量区体积预测食管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RP)的价值,并确定肺脏V5(接受5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双侧肺脏受照平均肺剂量(MLD)和肺脏V20不同组合预测RP发生的最优组合.方法 选取接受单纯根治性3 D-CRT的食管癌患者222例,观察并记录双侧肺脏接受5、10、15、20、25和30 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
目的 研究乳腺癌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乳腺癌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7例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收治总数的0.11%,其中合并其他部位转移15例(88.2%),单纯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11.8%).17例患者均接受了雌激素受
目的 探讨在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阻断下R0切除、失血量<800 ml、无围手术期输血的28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复发123例,中位无复发时间为36个月,其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9%、49.3%和34.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直径、多发病灶、卫星结节、分化
目的 评价曲妥珠单抗与蒽环类药物同步应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乳腺癌患者按照1:1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和蒽环类药物同步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和蒽环类序贯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心脏安全性,次要终点为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共109例乳腺癌患者入组,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4例.共出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固定速率静脉输注,10 mg·m-2·min-1,共900 mg/m2,第1、8天;多西他赛静脉输注,75 mg/m2(>1 h),第8天,21 d为1个周期.如果患者接受过放疗,吉西他滨剂量减为675 mg/m2,第1、8天.分析28例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
目的 探讨股内侧间室切除术治疗股内侧间室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股内侧间室软组织肉瘤患者采用股内侧间室切除术治疗,其中8例为初次手术,8例为外院肿物切除后二次手术,5例为外院术后局部复发后再次手术.6例患者术中采用缝匠肌或半腱肌填充术野腔隙.15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性治疗.结果 7例(33.3%)患者出现伤口相关并发症,其中3例行清创缝合术,2例经换药后伤口乙级愈合,1例重置伤口引流管,1
患者男,59岁,因咳嗽1个月、低热伴憋气1周于2010年4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精神差,消瘦,全身皮肤未见色素痣、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呼吸音减弱,触觉语颤减低,叩诊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罗音,心脏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有30年吸烟史,无家族性
目的 探讨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24例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外原发实体肿瘤和乳腺病灶均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结果 24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54岁.原发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10例,小细胞肺癌4例,鼻腔横纹肌肉瘤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卵巢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胃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在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讨沙利度胺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含吉西他滨一线治疗的6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药卡培他滨(单药组)以及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联合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单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2.8个月(95% CI为2.4 ~3.2个月)和3.1个月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手术和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行手术16 362例,其中非计划再次手术126例,发生率为0.77%.位居前3位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术后出血或血肿44例(34.92%)、切口感染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