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中高脂血症的检出及日常预防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度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的研究,探讨了我院对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人群健康管理的干预模式。方法 在我院2011年度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2000例,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段的高血脂及其相关疾病分类检出率及与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的发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共1560例资料齐全的患者进入调查,检查出高脂血症446人,患病率约为28.62%,男性患者患病率约为33.14%,女性患者患病率约为17.58%。结论 健康体检中发现高脂血症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的干预模式,除了要控制体质量外,还应对高血压、高血糖等进行综合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 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健康促进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00-01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中胆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均升高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每年均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直接的相关性。相关研究表明饮食中的脂肪、动物性食物过多,谷类食物相对比重过低的人群中,可能引起血脂水平的升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1]。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实行了对慢性病以及高危人群的集中分层及健康疗养干预计划。为了完善我院高脂血症人群健康促进模式,现以2011年在我院体检的2000例社区人群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模断面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处体检中心参加血脂、血糖等检查项目的社区人员共2000人,淘汰其中检查项目不全者440人,剩余的有效观察对象共1560人,其中男性占1248人,女性占312人;年龄最大者89岁,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段在(44.8±13.1)岁,其中男性检查者平均年龄段为(44.49±13.04)岁,女性检查者平均年龄段为(45.48±13.22)岁。
  1.2 方法 健康体检者的检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舒张压(DBP)、收缩压(SBP),通过使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器来测定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
  1.3 诊断标准
  1.3.1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判定标准是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括高胆固醇血症、低HDL血症、高TG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及TG水平增高)。
  1.3.2 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或者最近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者。
  1.3.3 高血糖 高血糖是按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的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FPG受损:6.1mmol/L≤FPG<7.0mmol/L;糖尿病(DM):FPG≥7.0mmol/L和/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以上两种情况统称为高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的对象按照年龄、性别、不同的高脂血症类型进行了分组,应用SAS9.2统计学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者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2.1 高脂血症检查出的一般情况体检资料齐全者共有1560人,共检查出高脂血症患者446人,患病率约为28.62%。年龄最大者86岁,最小者24岁,平均年龄为(47.30±12.30)岁,其中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段为(45.91±11.82)岁,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段为(53.82±12.42)岁,男女比例约为1∶0.22。
  2.2 高脂血症年龄、性别分层特征中检查出高脂血症患者446人,其中男性患者为368人,患病率约为82.42%;女性患者78人,患病率约为17.58%。其中年龄分布主要以50-69岁为主,60-69岁年龄组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占参加体检资料齐全总例数的36.34%;其次为50-59岁段年龄组,约占34.47%。检查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在40-49岁年龄组最高,患病率约为39.71%,女性患者在70岁以上年龄组为最高,患病率约为35.42%。
  2.3 各组高脂血症患者的患病率比较本组体检者同时进行DBP、SBP、FPG、体重指数(BMI)的检查,资料齐全者共有1560人。
  3 讨 论
  3.1 参加本次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的分析显示,在1560例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患者共检查出446人,该病患病率约为28.62%。其中60-69岁的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为50-59岁的年龄组。
  3.2 高脂血症的发病与高血压、高血糖、高BMI等相关性多元回归的分析提示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与空腹血糖(FPG)、舒张压、性别、体重指数(BMI)以及年龄具有相关性,说明体重指数越高引起高脂血症的概率越大,目前许多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与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3.3 高脂血症健康管理促进模式的必要性是一个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的循环过程,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该循环的核心[4]。
  参考文献
  [1] 血脂治疗现状调查协作组.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15-17.
  [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5):390-419.
  [3] 杨文英.重视预防,规范管理——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121-122.
  [4] 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1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子宫破裂;妊娠晚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毕丽娜,女,31岁。以“停经10个月余,胎动5个月余”为主诉收入院。平时月经规律,经型14岁4/30天,量中等,无痛经。LMP:2010年12月24日。EDC:2011年10月1日。孕期经过顺利。既往:2年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一男性活婴。术后切口无感染愈合良。人流3次,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征:T:36.9℃,P:86次/分
【摘要】饮食对于肝硬化疾病的恢复、费用及再次入院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以前我们只重视治疗和护理,而不合理的饮食会加重病人的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至死亡,使用科学的饮食方法来改善肝硬化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饮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99-01  1饮食指导  11
【摘要】目的通过对孕妇早产的原因分析,探讨治疗孕妇早产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早产孕妇100例,对她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影响孕妇早产的几大主要因素,总结有效临床处理方法。结果经过对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影响孕妇早产的主要原因有妊高症(78%)、多胎妊娠(157%)、胎膜早破(586%)、胎盘因素(48%)。不同孕周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体重儿发生率及死亡率之间比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住院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治疗护理过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并予以有效的护理。结果 经采用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使9例吻合口瘘7例治愈。1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死亡。治愈率达77.78%。 结论: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及時处理是保证吻合口瘘尽快愈合重要条件。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吻合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