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来源 :成功密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和美术有健全大脑的作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大脑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使大脑发挥最高效益。正确地选择歌曲、绘画来配合相应的语文教材,才能显示出两者结合的威力,达到极佳的效果。如何使音乐、美术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呢?
  一、利用音乐导入课题,顿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配上恰当的乐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我就把音乐渗透了其中。为了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前,我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在听完歌曲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能把刚才听歌时的想法告诉大家。同学们集中思维,能很快融入课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音乐、美术的感染力,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音乐、美术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借助音乐、美术的感召力,有目的地听和画,对理解远离学生的生活和时代的文章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如果我们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爷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西瑞金时经常帮助老百姓的故事,低年级学生会觉得这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似懂非懂。如果我们教学时播放音乐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在讲解课文时,我播放自己到江西瑞金参观时拍的照片,再带领学生学唱《吃水不忘挖井人》,欣赏《十送红军》,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马上对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产生了敬佩之情和对自己的家乡——江西产生了热爱之情。又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我教学时不但播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图片,让学生明白这四种动物的爪,而且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创造性表演。他们一边画,我一边夸奖:“咱们也当当小画家,演一演,画一画,好吗?”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创造力和审美力。
  三、利用美术板书设计教学内容,巩固课文的主要内容
  好的板书设计是课文内容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有文字、有色彩、有图案的板书是对课文内容的艺术创造,如我们教一年级日、月、水、火等象形文字时,教师可以一边板书书写生字,一边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画出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四、利用音乐、美术进行拓展,实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一堂语文课的结束,并不代表着结束。如果讲完一节课后,教师围绕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紧扣文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经验,利用音乐、美术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会收获到更大的效果。如教学《小小的船》时,学生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唱和跳的特点带领孩子们跟着录音《小小的船》一边唱儿歌,一边手舞足蹈。又如教学《四个太阳》时,为了巩固课文内容,突破“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这一难点,我这样设计:“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了《四个太阳》,知道了课文中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表达了四种不同的美好心愿。你们想不想成为画家和作家?你们喜欢画个什么颜色的太阳?你们打算送给谁?你要表达什么心愿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水彩笔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太阳!”孩子们在说说、想想、画画中享受到了语文的无穷乐趣。
  五、利用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感悟古诗词意境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保存下來的灿烂的文化瑰宝。古诗词教学自然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我们有不少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无非就是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抄一抄了事,缺乏美感。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古诗词教学很有必要回归到传统吟唱中。如教学《敕勒歌》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我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和打手势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之后,带领学生跟着视频吟唱诗歌。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很多,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音乐和美术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其他文献
在科学的语文阅读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领会语言运用方式,感悟修辞技法的巧妙作用,并能在阅读量的不断提升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因此,如何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构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模式,无疑成为值得一线语文教师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读写教学现状  在现行的八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常常呈现分离的局面。学生的阅读通常在课堂上的课文解析环节由老师带领实现,而写作则依赖学校单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要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阅读也是一个提升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感知阅读的魅力所在。  一、要给学生创设适合阅读的氛围  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和氛围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共
目前,启音学校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用的语文教材是1996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使用该教材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教材内容陈旧,不能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接轨;二是特校教材内容浅显,不能满足各种学习层次的听障学生的认知需求;三是特校教材与普校教材的教学资源相比,教学资源比较贫乏。  一、学习普校初中教材的困难现状  由于启音学校初中阶段听障生学习的是特殊学校七至九年级教材,初中毕
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写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写作教学一直备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写作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文对于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个性化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教学不足之处  1.学生缺乏相关素材  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够
对于小学生来讲,阅读是其学习各类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写作则是引导他们熟练应用所学知识、不断强化个人能力的重要媒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活动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并采用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授課模式对学生施以引导,由此在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同时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不断增强。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所用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对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加以细致地研究。针对写作问题,教师可以在长期的教学中进行不断地强化教导和培养,使学生能够逐渐地改变自身的固有写作思维和缺点,达到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对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教师的教学策略逐步完善,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一、学生在写作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缺乏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学生
语文,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凝聚着人们的智慧,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思想的传承,能够健全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魅力。但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学习语文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容易因为这点困难而产生退缩的念头,无法形成勇往直前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好引导工作,结合生活、情境和实践来帮助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保持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