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是目前广大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点,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过多种方法。
  一、构建平台,变“纸上谈兵”为“实兵演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版本、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语文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获得更多的真实感受,从而形成更直观的独具个性的认识,促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也为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如针对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调查从身边得知或者生活中见到的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伤害行为,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素材形成有根有据的调查报告。这样一来,语文教学中的“保护野生动物”综合实践活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交流自己的调查所得,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丰富构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构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如针对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教师会发现初中学生对身边的小鸟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查找和搜集关于身边的“鸟鸣声”的专题实践活动。多数鸟儿的鸣叫是清脆悦耳的,也有会给人们带来烦躁情绪的,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广泛地搜集资料之后,开展关于鸟的品种、鸟的叫声、鸟的保护等方面知识的竞答比赛和社区知识普及等活动。为了能够在知识竞赛和知识普及等活动中表现得更突出和优秀,学生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广泛地找寻素材,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活动。
  三、扩容建设者,提高学生处置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归根结底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拓展语文教材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更多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针对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其第四单元的内容“江山”,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家乡的山山水水等风景,引导学生关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学生也就能够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更多地发现问题,并能够针对问题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更多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生活化教学,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社会即学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将教材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地感知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更强大的求知动机和欲望。而语文综合性实践又多是缘于生活中的语文运用,是结合人类在生活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交往、合作活动的教学过程。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语文教学势在必行。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将眼光投向社会生活实际而不是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来组织开展更多的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和交流。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也就能够更多地进行自我认知、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终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如针对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气象物候”专题,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层次、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进行分组,并确定小组代表、发言人和记录员,在学生广泛地搜集资料之后,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享受成功的愉悦感。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只需在一旁留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讨论交流情况,并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拓宽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领域,丰富其内容,探索更好的实施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实践探索和发现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实施生活化语文教学,开展合作探究,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等。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参加这次由金太阳在定州组织的“燕赵课改联盟”,想到了如何打造好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备好课、备好学生,落实高效课堂,多和学生交流合作,让多媒体辅助我们的实验教学,打造好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155-02  DOI:10.1665
虽然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诵读欣赏”版块在提高学生语言感悟、培养听读能力方面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诵读欣赏”的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是根据试卷上出现的题型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诵读欣赏”的重视力度不够,对此版块往往以背诵为主,开展分析与欣赏的课时不多。有些开展“诵读欣赏”的课堂,也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的互动性不够,“诵读欣赏”版块未能发挥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遵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是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有大致下面几种变化:①越来越注重语文的实用性;②语文知识越来越重视传统性和民族性的回归;③越来越注重与现代世界接轨;
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作品数量繁多、题材丰富,学生吟咏记诵古典诗词作品的效果很不理想。为此,我想在此谈谈引导学生吟咏背诵古典诗词的三种技巧,以期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激趣吟咏背诵法  兴趣被普遍认为是人教学古典诗词,我们首先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吟咏、品鉴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理解、鉴赏、品味、吟咏、背诵古典诗词作品的潜在意识。继之,将学生顺利引进古典诗词的吟咏、品鉴、记
文学名著是人类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它经过尘世的磨练、岁月的洗刷,被一代代的读者奉为经典,具有不朽的价值。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正在初步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青少年来讲,文学名著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应用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民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