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情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150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成功的教育都包含情商培养的因素。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一定要重视情商的培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情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教师是爱的使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我们教师的情感,一切教育都免谈。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所以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成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若把自己变成孩子,就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校园就成了乐园。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但有物质需要,更有精神需要,而满足学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情商培养,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育。关爱与尊重是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面对学生,我们不能以成绩的高低论成败,要一视同仁,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要认真地面对并加以重视。这就在无形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在语文教师这里,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他们都是平等的,他们得到的是理解与尊重。一次书写稍微有点工整的作业、一篇有一点点新鲜感的日记,都是值得表扬的。教师抓住这样的机会,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与敬佩的态度,让其展示在其他同学面前。这样师生之间就少了几分隔阂,多了几分信任。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形成了,学生自然就“亲其师而信其道”了。
  二、用情感激发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有很多是名篇佳作,既有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教师通过对这些课文的朗读、分析,然后挖掘出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来激励学生,与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1.激情朗读。如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让学生听录音,然后师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就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我们调整心态,从容面对,所有困难都在脚下。
  2.创设情境。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学习课文就是对文中人物、情景的再创造,也是对作者体验过的并形成文字的内容的再体验。所以,课堂教学就要针对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在导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这样学生就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诱发学生高昂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林觉民的《与妻书》,我是这样导入的:有一种爱叫牺牲,不是相守;有一种情叫放弃,不是拥有。有一个叫林觉民的非常爱他的妻子,但就是因为爱,他敢于牺牲,这是对妻子的那份真情以及那种“以天下人为念”大爱,正是这种爱,他抛爱妻、舍幼子。你们是怎样想的?说说今天还有这样的人吗?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三、在分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情商有很多因素,其中了解人、理解人,热心助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其核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这是语文课的一大责任。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教育性,利用这些课文让学生体会作品蕴藏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转化的目的。如语文版九年级中的《一厘米》一文,通过“一厘米”引发的一桩小事,折射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学生懂得了要努力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体谅父母,热爱父母。《送东阳马生序》中,学生明白了只要刻苦学习,只要意志坚强,只要吃得苦中苦,就有可能成功。其实每一篇文章都能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人格教育。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写作就是作者对社会、人生、情感的直接表达。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就苦闷,对人生、前途就持消极悲观的态度;有的有一点成绩,就得意自大,这些都是情感不健全的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品质、不折不挠的性格,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颇,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呢?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好好把握这个交流平台,因为它是师生思想感情的双向交流,也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教育以及坚强意志培养的有效渠道。
  总而言之,情商是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长与快乐以及事业的成功等重要的心理要素。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授业”过程中,要抓住时机进行“传道”,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
  参考文献
  [1]苏培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8(27).
  [2]王定波.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基础教育,2006(1).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赏识学生、赞扬学生这些教育理念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已经成了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词了,这些理念的推广对于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善师生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在这些曾经给基础教育带来变化的教育理念由于应用过度,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成为捆绊教师手脚的枷锁,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教师没有掌握好应用的尺度  从哲学当中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凡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不再
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常用的教学技能。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提供了师生彼此情感交流的机会,而且有助于教师动态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提问教学法的意义及原则  1.意义分析  英语教学中,提问教学法在三个方面推动着英语课堂的发展。第一,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因此,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备课,将课堂教学目标通过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作为高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卞之琳一向以“智性”诗人著称,但在其前期的诗歌创作中却明显流露出浓重的悲情意识。本文用人本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批评方法,剖析与阐释这种悲情意识的缘起、文本呈现
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五载,担任班主任十年有余,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什么特别有价值的经验在此炫耀,停留在记忆深处的只有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这份工作的平淡带给自己的充实。在这临近退休之际,只想浅谈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以安慰自己的良知,同时也对社会尽点微薄余力。  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众所周知,没有什么物质的东西比人的生命更珍贵,世间万物皆不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然而,当今社会学生安全事故起因
主题教学倡导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炼出学科内为学生成长所共同关注的生活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的设计,依据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笔者曾观察了一节基于课程标准的主题教学课例,执教老师将该课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如下的几个环节。  环节一:引出主题的视频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视频《人类的起源》,引出课题。  环节二:基于主题的话题热身。因为此次
通过创新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与运行方式,对参与俱乐部的大学生的体质进行干预.在为期一年的实验后发现,参与实验的课外俱乐部会员在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等方